📖 ZKIZ Archives


「我做一輩子機殼,還不如賣雞排」

2012-7-23  TCW




「你說賣雞排比賣機殼好賺,是!」

「你說全球第二大廠還賺不到錢的產業,到底有什麼意義?其實我也在想。」

奐鑫集團董事暨總經理徐鉦鑑幾乎陷入一個自問自答的困境。奐鑫每年產出三千萬台筆電塑膠機殼,是全球第二大供應商。員工數沒有鴻海多,但也有一萬八千人;知名度沒有康師傅大,但是惠普(HP)、戴爾(Dell)這些大廠都得靠它供貨。

但現實是,除了前年小額獲利外,奐鑫已經從二○○八年一路虧損至今,累計虧損幾乎吃光了○四年到○七年的獲利總額,等於做了八年白工。如果總體市場不好 轉、奐鑫內部沒有大動作變革,徐鉦鑑心裡清楚,現在的虧損只是開始,弄不好,將一路虧到一五年。而現在他只得將部分心力投入去賣雞排,換取一絲絲轉機。

我哥那時就不甘賣啊!差七年就差好多了

從成功企業教案來看,要就做第一,起碼要第二,才能活得很好,但這個定律,在製造業的台商圈已徹底打破;全球第二都只能坐困愁城吃老本,其他第三名以外的台商,還能有多少在水面上呼吸的機會?徐鉦鑑這一記警鐘,直教人頭皮發麻。以下是他的第一手告白:

(台語)我是很早就要收了,我哥哥不甘收,我們在最好的時候,很多人來找我們,要把我們整個買去,應該是在○五年左右,我哥就不甘賣啊!

因為我一個理念就是,拿到現金才是贏家啦!價錢不一定說好到哪裡去,但起碼那時候你拿到現金,你能夠妥善的投資,我相信比現在好多了。○二、○三年,○五 年那時候最多人想來買我們的廠。差七年就差好多了,不要說什麼,當時如果賣一賣,拿去買房子,就已經賺了兩、三倍了。過去了啦!那已經是來不及了。哥哥也 覺得說,這是大家辛苦做下來的公司,希望好好把它做下去,但中國的變化比台灣大又快。你做為一個經營者,不能很自私的說,現在不賺錢,我就把它關掉。

退場機制,坦白講還是會有,就是把一些工廠合併,把一些閒置的土地拿來做房地產開發。

你要說不做,也要下很大的決心,所以不容易啦!應該很多人(指台商)也有這種問題。我們比較幸運,找到「超級雞車」(編按:台中發跡的雞排店,在台灣有多 年歷史,去年與奐鑫老闆合資,到中國發展),從財報來看是不錯,今年聽說會賺人民幣一千五百萬元,當然,比奐鑫賺得還多。我們大概投了新台幣四千萬元,去 年加今年就回收了。連鎖後台的成本高,如果開店回收更快。

說這個很羞愧,人家在講主業我在講食品

我有的店二、三十平方公尺,一天可以做人民幣一萬元,一個月就可以人民幣三十萬元,你知道它淨利率有多少?一個月差不多人民幣七、八萬元。它比我們(奐鑫)還賺你知道嗎?還收現金、又沒庫存,我們還要放帳五個月。

說這個很羞愧,人家都在講主業,我在講食品,人家會認為你不務正業。

整個製造業在中國,薪水漲雖然給我們很大的壓力,但是最可怕的是「五金」(多項社會福利費用),大概是薪水的四二%到四六%,全世界哪有這麼好的福利?台 灣的全民健保、勞保加一加,差不多要一五%。中國工資漲、周邊費用漲,匯率升值,再加上稅負優惠減少,工人也不容易請。我相信很快,整個中國會碰到一個很 大的瓶頸。

台商大部分是做出口、製造業的,這會是非常大、非常大的威脅。

如果廣達搬回台灣,我們就可以跟著回去

雖然去年毛利率差不多二三%,我們(奐鑫)也是虧錢,機殼就是地方要大、廠房要大,電要用大,設備有的又很貴,我投很多錢耶!我講一個數字啦!單單我這公司(上海廠)一年折舊就要新台幣七億元(占營收四.七%)。

製造業,辛苦行業,歹做(台語)!我民國六十九年開始(奐鑫成立),三十多年了。每一個人都後悔啦!誰不後悔。其實最成功的,是在最好的時候把工廠賣掉拿 現金。你看所有工廠,真的叫他拿現金出來,有錢嗎?不一定。都在土地、廠房、設備、庫存裡!製造業絕對是越來越辛苦。

光看工資的話,事實上一三、一四年就可以搬回台灣(成本比較省)啦! 我們沒辦法自己回台灣,因為我們是做零件的,要跟廣達、仁寶這些ODM(委託設計製造)的工廠近,距離只能在一小時車程內。

其實我覺得搬回台灣是最好的,如果廣達他們回去,我們就可以跟著回去,台灣真的是好地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