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碎片--7/16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jbq.html1.國航
國航0票價事件其實並不出乎我的意料
N年前在國航買過票因為網絡支付原因為了同一個訂單付了兩次費。結果來了對賬單才知道。和國航打電話溝通。結果人家竟然不聲不響把錢全退給我鳥。真是NB公司。
另外這家公司應該是國內最安全的公司。邏輯很簡單。所有領導人出去都是國航飛機國航駕駛員。
所以大家懂的。
2.21世紀集團報導顯示銀行在有意提高不良率哈哈
換句話說就是有動力降低利潤。這是真的沒法玩了。有動機降低利潤。這是銀行。只要他們想這樣幹一定可以搞定。今年業績徹底完蛋。
「總行讓我們不良貸款充分暴露」
3.關於財經公關
只有財新雜誌和經濟觀察報就這問題做了報導
其他都沉默鳥
而且還刪貼
大家懂的
現在看看第一財經日報基本每天一家未上市廣告
同時早前香港的紙媒體也是靠刊登prospectus賺錢的
後來港交所規定可以直接用電子文檔公告這樣才導致李澤楷買入信報
很有趣的。
4.巴菲特開始悲觀
上週巴菲特接受CNBC採訪表達了對經濟前景悲觀的看法。這不是啥好消息。
5.稅收的風向
經濟放緩的大前提下,有減稅的呼籲
但是在我看來這是忽悠。
當下名義的稅率全世界範圍內看並不高
核心問題不是稅率
是管制
如果不改變管制那麼所謂的減稅都是假的
地方政府的開銷在那裡,管制也是一種成本。成本剛性如何減稅
權力沒制約減去的稅收會從別的地方加回來。
要警惕房產稅。這是經濟下滑過程中最有可能開徵的稅收針對個人而非企業。
暫時可能會放企業一馬。
長期看房產稅是鐵定的,核心是是squeezed middle.這個冀志罡以前就提出過。
「去年牛津字典的編輯們把「被擠壓的中層」(squeezed middle) 評為年度詞彙,這體現了在金融危機陰影下歐美中產階級普遍的挫折感,他們沒從泡沫盛宴中得到什麼,卻要面對泡沫破裂後的通脹、債務甚至失業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