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財富管理盧彩雲:港股波動無礙樓市需求
1 :
GS(14)@2018-08-16 05:46:43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9164&issue=20180816
【明報專訊】恒指於1月29日創歷史新高33,484點後,過去6個多月反覆下跌,昨日收報27,323點,期內勁跌6161點或18.4%,由於騰訊(0700)在昨日港股收市後公布的業績未如理想,港股今日有可能受累低開,若恒指跌穿26,787點,由高位計跌幅便超過兩成,技術上出現熊市,對本港樓市有何影響呢?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主席及主管暨瑞銀香港區主管盧彩雲接受訪問時表示,即使港股近月轉趨波動、反覆下跌,惟本港樓市來自金融業及內地富豪的購買力仍然相當殷切;她建議,港府應該增加土地供應穩定樓市。另外,她亦看好深圳樓市的中長線前景。
料中央維穩 人幣暫喘定
雖然樓價在高位徘徊,惟本港龍頭發展商新地(0016)昨日宣布旗下南昌站上蓋匯璽II以現樓形式重推,5號價單涉及119伙,扣除最高20%即供優惠,平均折實實呎23,893元,折實入場費627.92萬元起;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形容,是次匯璽II推出售價為「時光倒流價」,因為項目對上一張4號價單折實實呎26,366元。另外,地政總署昨晚公布,於上周五接獲10份標書的油塘高超道住宅地,以33億元批予內房保利置業(0119),以最高可建樓面356,504方呎計,折合每方呎樓面地價9,257元,較市場預期下限1萬元還要低。發展商減價賣樓,加上官地低價成交,市場正觀望樓市有否轉勢下跌的迹象。
免資金外流 中國須穩匯價
瑞銀財富管理盧彩雲在本周二接受訪問時表示,人民幣匯價於4月中旬以來已下跌近一成,是觸發港股期內下跌的原因之一,而她相信,人民幣匯價在現水平應暫可喘定,「上月6日中美開始就對方入口340億美元產品互徵關稅,跟着內地亦爆發藥廠的假疫苗事件,這是嚴重的企業管治問題,突然間浮現了這麼多問題,影響市場信心,故近日人民幣跌勢加快;但我覺得跌至此一低位後,中國政府會用盡一切方法穩定人民幣匯價,因為貨幣匯價穩定是十分重要的,一旦貨幣匯價不穩,便會觸發資金外流(進一步衝擊資產價格及經濟表現),所以我看不到人民幣匯價有進一步大跌的可能。當然,目前市場有很多不明朗因素,例如中美貿易戰的發展,以及土耳其的情况會否惡化並觸發另一輪新興市場波動,這是投資者需要密切注視的」。
盧彩雲的同事、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一帆在上月中接受《Money Monday》訪問時曾表示,中美貿易糾紛目前仍然是投資亞洲股市的最大風險,故市場波動持續,投資者亦要有股市可能大幅下跌的心理準備,建議買入價外期權對冲股市下跌潛在風險;胡又說,自從人民銀行於去年5月26日在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後,人民幣匯價較難預測,記者當時已分析人民幣已跌穿兌一籃子貿易貨幣的「人民幣CFETS指數」的上升軌,籲讀者留意人民幣會否進一步轉弱。訪問見報以來,恒指及人民幣離岸價分別下跌4.2%及3.5%,可見胡一帆測市準確,故盧彩雲上述對港股及人民幣分析,亦值得讀者重視。
樓市需求殷切 增供應始穩樓價
至於港股近月波動對樓價的影響,盧彩雲則認為,近年來自各方面買港樓的需求強勁,惟港府卻一直遲遲未有增加供應,導致樓價飈升至脫離大部分港人購買力的水平,因此若目前投資氣氛轉弱能暫時壓抑樓市升勢,港府接着大幅增加土地供應,令樓價長遠趨於穩定,可符合本港社會總體利益。
「本港樓價去到此一水平,已經處於高位,真的需要穩定下來,近月政府亦有很多不同政策穩定樓市。即使短期港股出現波動,但我覺得置業需求仍然殷切,不論我周圍的(瑞銀)同事及客戶均有興趣買樓,部分是內地資金,香港人結婚及生育下一代後亦需要置業,當然關鍵要看港府如何騰出更多住宅土地供應,希望港府在此方面可以配合,令樓市穩定下來」。
另外,盧彩雲亦看好與本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樓市長遠前景,「你看深圳經濟發展真的很快,因為當地人口很年輕,而且深圳已成為中國的矽谷,孕育出騰訊及華為等大型科技公司,而經濟增長自然就會帶來置業需求,故我不擔心深圳樓市出現泡沫。你也留意到近日深圳政府推出很多政策希望穩定樓市,目標是推動樓市中長線穩健發展」。
科技金融帶動 深圳樓價看俏
她又透露,瑞銀已在深圳設有合資公司,原因是看好深圳的金融業發展,「深圳經濟高速發展,與我們香港有很多合作,我們目前也重視深港合作」。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8-08-16 05:46:57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069&issue=20180816
Share
【明報專訊】瑞銀財富管理今年1月推出全球首隻100%可持續策略基金,主要投資於符合環保、社會責任及企業管治(ESG)較高要求的企業所發行的股票及債券,以及綠色債券與世界銀行債券。
上述可持續策略基金4月始在亞太區推出,目前在亞太區的基金管理規模(AUM)已增至接近2億瑞士法郎(約16億港元),而本港客戶是認購主力。盧彩雲解釋:「在波動的市况下,我們的基金仍有不錯的淨流入,因為我們的投資者重視長期表現,而在現市况下亦不想自行投資,便把錢交給我們的專業團隊管理,而投資標的均是符合ESG要求、企企理理的好公司,所以基金至今銷售表現不錯。」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