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近期投地大減 轉戰「買殼」增土儲
1 :
GS(14)@2018-05-25 12:12:37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321&issue=20180525
【明報專訊】中資近期競投官地興趣大減,或與內地收緊內房走資投地有關。不過,中資仍積極物色香港物業市場的發展機會,最常見是透過「買殼」入股投得官地的公司。如碧桂園(2007)去年9月以24.41億元向宏安地產(1243)購入馬鞍山白石耀沙路地盤60%權益,當時折合每方呎樓面地價達1.05萬元,遠高於宏安去年6月以市傳約26.3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6787 元向中城建及亞洲聯合基建(0711)(前稱俊和)購入該幅地皮,每方呎樓面地價3個月內大升55%,惹來市場關注。
分析:現時中資在港仍屬細規模發展
另內房龍頭中國恒大(3333)透過股權轉讓、於今年1月以約66億元向恒地(0012)購入屯門管翠路住宅用地,首度進軍本港住宅市場。屢傳財困的海航系則透過出售於2016年至2017年間投得的3幅啟德官地,合共套現223億元以解財困。過去地政總署對於官地以「賣殼」方式易手,曾回應指地段的地契條款有一般的業權轉讓限制條款,有關業權轉讓限制條款並不適用於作為業權人的公司股東及股權變動。
對於今次佳源與本地投資者合作,普縉集團企業發展部總監(估值及物業管理)張聖典表示,合作可增協同效應。至於中資是否改變在港的發展策略,張表示目前評論言之尚早,因為中資財雄勢大,部分內房每年銷售高達5000億元人民幣,現時在港的發展僅屬細規模,亦未必所有中資會改變在港的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