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龍淵子﹕2018年消費降級

1 : GS(14)@2018-03-19 05:04:24

【明報專訊】去年底,不少朋友問龍淵子看好什麼板塊,龍淵子喜歡保險、銀行、地產、原材料、醫藥及油股。朋友推薦舊消費品股,尤其是傳統的食物飲料,龍淵子坦白說不太看得起。可明顯這是錯的,最少目前為止是錯的,最近啤酒、牛奶股表現都不錯,龍淵子本來覺得經濟轉好,人不會喝更多牛奶呀!啤酒嘛?不是說個性化消費?不是說消費升級?可現在通脹起來,這些傳統食物飲料還真的漲價了……

消費降級是相對於消費升級來說的,龍淵子發現消費升級本身有一些特點:

(1)時間更重要:買一個便宜的更耗費時間的東西,還是買一個貴一點但更節省時間的東西?在消費升級時代,消費者往往會選擇後者,洗碗機,電動牙刷,高鐵都體現了這種趨勢,在收入愈來愈高的今天,時間會愈來愈值錢。

(2)體驗更重要:曾經消費者購物的最主要需求是解決剛需,衣食住行都是如此,但在今天,吃一頓飯的體驗遠比吃飽重要,住一晚酒店的體驗遠比睡覺重要。消費體驗作為消費的重要一環,將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降愈來愈成為消費者做購買決策的依據。

(3)態度更重要:衣服能遮蔽身體即可,車僅作為代步工具,這是過去態度。如今,穿衣需要體現自己的品味,開車需要體現自己的個性,消費者對於品牌態度的需求愈來愈大於對產品功能的需求。

拼多多 消費降級表表者

那麼相對的,消費降級的特點就是,(一定程度上)降低效率,降低體驗,降低個性、品味、態度,最高程度上實現物美價廉。到底哪些品牌的主流化,體現消費降級這一趨勢呢?首選是拼多多,大家都知道淘寶,拼多多就是低線城市的淘寶。

去年,拼多多被稱為新崛起的電商巨頭,其日訂單量曾被稱一度超過京東。拼多多上的產品與淘寶和京東上的產品普遍有什麼差別,那就是便宜。除了產品和運營因素,拼多多的成功應該說離不開它低價策略。與此相應,拼多多更加吸引三線以下城市的用戶,數據顯示。由於採用低價策略,拼多多並無法保證平台產品的質量,因此在口碑表現上並不好,這一定程度上制約未來走向。不過不管怎麼說,拼多多靠着低價(並不高質)佔據市場,獲得成功,這是消費降級的體現,它的這種策略在未來一段時間,依然具有較大的市場,尤其是三線以下城市的市場。

名創優品共享經濟 滿足最基本需求

還有名創優品這是一家低級優衣庫品牌。近一兩年,你逛商場,可能會看到下面這樣一家店,它的LOGO是日式風格,有點山寨優衣庫的影子,它就是名創優品,號稱「不到3年時間已開近2000家店,年銷售規模近100億」。名創主要售賣的是生活類小商品,比如化妝品、小飾品、零食、箱包、生活用品、電子產品等等。

共享和二手經濟也是降級消費的表現,展現更低成本的使用價值。

共享經濟和二手經濟近幾年在中國實現爆發式增長,滴滴、共享單車佈滿街頭,轉轉、鹹魚等平台大量湧現,一定程度上它們針對的是那些消費降級的人。

綜合來說,消費降低的背後是心態降級。消費降級其實有兩種表現:其一是對於低線城市裏收入不高的消費者,他們不大會購買那種價格高的大品牌產品,他們的購物態度大部分為實用主義,比如在拼多多上買一雙幾十元錢的鞋,而非到商場買一雙上千的鞋。其二是對於一二線城市裏收入不低的消費者,在經歷了收入飈升和物質極度豐富之後,他們對大部分商品的態度轉變為夠用就好,這有點像日本的低欲望社會。這使得他們理性消費,不再對品牌趨之若鶩,而是轉向那些雖然沒什麼品牌,但已然夠用且質量不差的商品,比如所謂無LOGO的衣服品牌——無印良品,以及上面說到的網易嚴選,以及便利店而非星巴克咖啡等。

「宅」「喪」社會心態 助長消極消費

消費降級的選擇某方面受到當下社會文化影響,在這個多元化社會,「宅」、「喪」等一些消極的社會心態讓這些人的欲望愈來愈淡,從而不太關注商品的附加值或它的個性,品位、態度對他們來說宅在家裏用很低的成本就可以維持自己的生活,消費心態的降級,已經轉向了一種低欲望需求,好在這並不是主流的社會文化心態。

消費升級是近幾年的事,消費降級一直就存在,只不過在這個詞出現之前它的名字是「省吃儉用」。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是社會的一體兩面,他們就像處於兩個平行世界,互不干擾,暫時互不影響。消費降級就是被忽視的一面,我們都期待升級而不期待降級,但很多時候,現實中發生的卻是那些我們不期待的事。

[龍淵子 清源茶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35&issue=201803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0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