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默許升值 人民幣看俏
1 :
GS(14)@2018-01-15 01:50:03【明報專訊】2017年第二季人民幣上下波幅達2%,兌美元偏軟,但至年底美元開始轉弱,以及美國聯儲局加息後,中國人行亦上調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0.05厘,投資者認為這是央行穩定市場的象徵性舉措,而人民幣兌美元亦因此上升。若美國低通脹擔憂繼續令美元承壓,則美元兌人民幣可能有機會走向弱方。花旗發表報告指,即使美國經濟持續復蘇,但隨着歐洲、日本和新興市場經濟從後趕上,花旗維持看淡美元觀點。
明報記者 龍彩霞
招商證券也發表報告指,2018年人民幣匯率將在6.45至6.95的區間內波動,當前的條件下,央行傾向於「阻貶不阻升」,即在匯率有比較大貶值壓力的情况下,出手穩定市場;在匯率有升值壓力的情况下,比較放任匯率的回升。今年,央行需要投放外匯阻止人民幣明顯貶值的可能仍然存在,外匯存款在部分月份會出現千億規模負增長;但央行重新為防止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而買入外匯投放人民幣的可能較小,外匯佔款不會出現持續顯著的正增長。歐美經濟和貨幣政策的方向一致、美國稅改等財政政策將低於最初的預期,決定了美匯指數無法再現曾經「氣勢如虹」的單邊升值,也難以達到103的前期高點。預計2018年美匯指數整體將在90至100的區間內波動。
永隆:下半年政治陰霾 推低美元
展望2018年上半年,美國一方面隨着經濟改善和通脹回升,對貨幣政策和通脹的預期將在得到修復,而歐央行將退出寬鬆並維持政策穩定;另一方面,美國的稅改和基建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初大概率會有實質的進展,而明年上半年意大利大選和西班牙部分地區的獨立公投將給歐元區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預計美匯指數將走強,高點在100左右。
2018年下半年,歐央行有可能在第三季度進一步討論貨幣政策正常化,下半年政治環境的改善也將有助於改善歐洲財政預期,因此預計美匯指數將走弱、歐元將走強。預計2018年美元處於90至100的條件下,預計未來人民幣匯率很可能在6.45至6.95的區間內波動。
永隆銀行發表報告,聖誕節過後美元並未受惠於節前特朗普已簽署1.5萬億美元的稅改法案,該法案意味著美國最近30年以來的大規模稅改正式生效。反觀市場藉着年結前再沒有利好消息出籠而推低美元。美匯指數一度低見12月份最低水平92.08。由於加泰隆尼亞議會選舉結果獨立派取得優勢,西班牙政局可能再起波瀾,以及美國「通俄門」事件及其他一連串政治議題將增添市場不明朗因素。
暫見超買 或可先獲利
2018年開局,投資者要小心市場變化,永隆預計美匯指數仍在92至95附近水平徘徊。同時,人民銀行於聖誕假期後仍維持強勢官方定價策略,人民幣年結前銀根緊絀促使利率抽升,加上美元在節後缺乏利好消息而進一步回落,令人民幣兌美元高見6.50水平。人民幣短短一個月升幅接近2%,技術上已出現超買,投資者可能會伺機獲利。
華僑銀行發表報告,儘管稅改順利在國會中通過,但美元仍以疲態結束了2017年,並助其他貨幣歡樂度過聖誕新年假期。目前而言,投資者對美元情緒十分悲觀,即使美國經濟數據做好,且聯儲局會議紀要透露加息步伐或因稅改推高通脹而加快,但這些因素均無法對美元帶來可持續的反彈動能。美元難以擺脫頹勢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儘管美國經濟向好,但市場普遍認為美國經濟已到達增長周期的後半階段,且特朗普相關的政治風險不斷,同時其他主要國家或地區經濟也持續復蘇,導致美元跑輸其他主要貨幣(如歐元);
第二、全球製造業數據亮麗,推動商品市場大範圍上升,這也增添美元貶值壓力;
第三、市場擔憂稅改加大財政負擔;
第四、部分聯儲局官員擔憂通脹持續低迷,這令市場懷疑該央行會否於今年加息超過3次;
第五、隨着主要央行計劃陸續加入收緊政策的隊伍,美元將逐漸失去息差優勢。
整體而言,華僑銀行分析指出相信強美元時代已終結。去年底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升值。儘管市場呼籲央行干預使人民幣適當貶值,但央行不為所動。比起去年9月央行利用逆周期因子放緩人民幣升勢,央行此次作風似乎意味其對人民幣升值沒有太多異議。若美元繼續走弱,美元兌人民幣或下試6.45。展望今年,由於中國當局把政策重點放在去槓桿上,匯改料暫時「隱退」,因此,人民幣將主要跟隨美元走勢波動。
港銀續搶「人仔」 中信定存利率達4.2厘
另外 ,本港各大銀行搶「人仔」大戰持續,目前出手較進取的是中信銀行,1年人民幣定期存款年利率達4.2厘,但須為新資金,存額10萬元。花旗推出6個月亦達3厘,中銀香港息口則達3.9厘,接近4厘大關,起存額2萬元,年期12個月。
[金融超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44&issue=2018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