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外股市在5月再次經歷了去年八九月的慘痛,H股在一個月內就下跌了將近13%,6月仍反彈無力。雖然4月有一個小小的回春,市場的信心在一系列的壞消息的打擊下,再次被砸了下去。
歐債危機惡化,希臘對歐元體欲離不離,同時危機向更大的經濟體西班牙蔓延。更讓人擔心的是美國經濟第三次在一季度見頂。
中國經濟本身的問題也惡化得遠遠快於大部分投資者的想像。在四五月的經濟數據出來以前,不光是投資者,絕大部分的政府官員都認為中國經濟的放緩 是外部環境惡劣加上內部政策調控的結果,以為只要政策一放鬆,經濟自然會回到上升的軌道。很多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何時見底,一直抱有非常不切實際的幻想。 但是,過去兩月所有的實際情況,使得大家不得不重新認識問題的嚴重性。
當然現在可以看到政府的部分救市政策。但可惜缺乏新意, 效果難料。特別是市場對於再次放寬銀行信貸的標準,從某種程度上重啟對政府平台的貸款,資金再次流向「鐵公基」,甚不買賬。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為中國的經 濟不再是政府手中的鬆緊帶,能夠那麼收放自如。政府的措施只能是在某種程度擋一擋下滑勢頭,而不能改變下滑趨勢。市場對於政府能力的擔心,並不侷限於中 國,對美國的QE Ⅲ、歐洲各政府作出的努力,都表現出極大懷疑。市場的焦灼從政府出不出政策,移向了出了政策又如何的擔心。
從銀行界瞭解到的情況也令人繼續保持警惕的立場。銀行對這次政策的重新啟動,明顯透出遲疑不決的態度。 一來,2009年天量貸款帶來的後遺症仍在帶來巨大的問題,銀行遠不到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地步,對於哪怕是減低程度的再來一次,心中有著無數的不安。更何 況,即使想做,能力也有限。存款的流失,貸存率的高企,壞賬勢頭的冒出,都讓銀行心有餘而力不足。
更何況,讓銀行頗為緊張的另一情況,是開始面臨利率市場化時代的到來。最近的這次降息,除了對政府扶助經濟的意願發出了一個信號,但更重要的是 我們看到銀行到了回饋的階段。在過去經濟好的時候,銀行很是風光了一段,但現在必須和大家同甘共苦,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幫助經濟復甦。
我們認為這次的減息只是開始,在七八月再來一次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方式和這次沒有不同,馬上可以預料的就是對銀行今明兩年盈利的大幅度下調。 再加上過去兩年壞賬一路雙降的路走到了盡頭,接踵而來的大概率事件是壞賬雙升,在這種情況下,銀行股的行情實在讓人擔心。而銀行板塊佔了指數這麼大的比 重,它們的有限上漲幅度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場的上升空間。
銀行在自己利潤空間面臨壓縮的情況下,再要義無反顧地去放貸給非常擔心出壞賬的一些項目,也是困難和不情願的。所以,我們認為銀行會在猶豫中觀望,而經濟及股市也會在這種猶豫中徘徊,甚至繼續下滑。
再者,即使市場在對政策進一步放鬆的期望下,如果外圍相對穩定,找到一定支持,但接踵而來的中期業績會使投資者愈發謹慎。照目前研究看,未來一段時間預警的公司將頻現,且不會是集中在某些行業,而是跨行業的。
到目前為止,即使市場對中期的期望已降低,但來自公司的預警往往比估計更差。譬如之前大家認為水泥行業盈利的下跌應在50%左右,但現在看來 50%根本擋不住,虧損者也大有人在。更糟糕的是直至6月底,仍看不出幾時會轉好。這種情況,不侷限於週期性行業,在很多相對比較穩定的行業也會發生。總 體而言,企業利潤的下調仍然沒有到尾聲。
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夏天的股市看來頗為難熬,在希望和失望中掙扎,也是可以預期和理解的。■
作者為禾其投資合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