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豪﹕新股賺錢效應 可再推高恒指
1 :
GS(14)@2017-11-19 15:03:15【明報專訊】上年底我寫了一篇文章,預測恒生指數在2017年有機會上升到28,000點,文章題為「恒生指數28,000點不是夢」(可在網上輕易找到)。幸運地,當時的推測正確,年初至今,我們的基金及管理的帳戶長時間以滿倉的狀態操作,雖然對冲的部分造成一些虧損,但整體的觀點及策略正確,也為投資者帶來不錯的回報。
估中美元走勢 投資事半功倍
在那篇文章,我作了三個推測。 首先,就是預測美元在2016年12月加息後會見頂回落,看對美元的走勢,對整個strategy formation最為重要,因為從歷史數據或非常實際的理由,我們也知道,太強勢的美元對全球股票及商品價格均是不利的。相反,歷史上多個牛市也是在弱美元中而形成。如果在判斷美元走勢有明顯錯誤,往下的推測就難以正確。
前兩晚,我和一家美資大行的分析師晚飯,談到我寫那篇文章以及對美元的判斷。無疑,在當時客觀的條件及數據分析上,難以解釋為何會有美元看跌的觀點,歸根究柢,就是真正有效利用逆向思維。因為當時各大投行的分析師也認為,美聯儲局會在2017年繼續加息,導致息差拉闊,吸引資金流入美元,致使美元上升。理論上如此,但實際上,在2015至2016年美元的強勢上升,已反映了加息的預期,所以年初至今美元指數下跌近8%。
睇對金價 買金股背馳無癮
基於預期美元下跌的判斷,當時第二個判斷就是商品價格及黃金價會因美元下跌而上升。 金價觸及1100美元的底後,逐步反彈。雖然有了正確的判斷,但不代表我們能從中獲利,因為當時錯誤買入了金礦股如招金(1818)和紫金(2899),金礦股的股價和金價背道而馳,不單止不能獲利,反而略有虧損收場,令我和團隊十分無癮。
另外,原油價格在上半年顯著下跌,這是符合我們在年初的預期,所以在當時我們選擇沽空原油價格。銅和其他金屬受到美元下跌及需求回暖影響而顯著上升,所以第二個觀點算是中規中矩,也算是對了。
第三個判斷當然是對中港股票恒生指數的判斷。 正確判斷的背後,我們用了很多不同的方法及工具作分析,以往很多分析師會依賴長期估值的分析 ,但我們更傾向用指數量化及資金流向分析。
今年恒生指數的低位就是年初的21,500點,在正常的波幅下,年高低位約為6000至8000點,以上限8000點計算,高位則就在29,500點。 在2016年底,我考慮到估值低,企業盈利反彈,更重要是看到雙引擎的資金持續流入港股,我們有信心判斷今年恒指的高位會在28000點以上。
歷史上3月多為調整開始
反過來看,到了29,500點,整年的波幅就已經有8000點,當然什麼也可能發生,波幅可否是9000點,甚至10,000點? 也有可能的,但如果我有恒生指數的好倉,我就會選擇鎖定大部分的利潤,等待顯著的回調才再次入市。
除了指數年高低位的分析,我們另一套分析工具告訴我們有趣的結論,以目前來看,這次的升市可能會走到農曆年後,也就是2018年2月,歷史上3月多數是調整的開始。
而從最近熱爆的IPO形成了賺錢效應,開始帶動散戶入市。在這情况下,資金流入也會持續多兩三個月,剛剛好就是2018年的1月至2月。 我估計在那時候,恒生指數應該會接近歷史高位的32,000點了。
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77&issue=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