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論:平衡組合換馬良機
1 :
GS(14)@2017-10-29 23:58:44港股自從上周四淡友一次離奇的沽盤後,表現反覆。無論以技術指標,還是從基本因素看,港股反覆上升之勢,不似會因為過去幾日市況轉弱而逆轉。不過,大市由年初至今畢竟已累積了頗大升幅,短期內先行整固,甚至出現較深的調整,並非沒有可能。港股自9月初至今,大部份時間在28200點附近上落,本月初的一輪升勢,暫時被上周期的淡倉所瓦解。中短線後市展望,大市繼續在現水平附近反覆徘徊的機會率正在上升。較早前,有分析指過往多次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閉幕之後,港股大多會上升。該會議每五年舉行一次,但中資股對港股具舉足輕重的影響,都不過是過去十年間的事。換言之,會議閉幕後港股的表現紀錄,至今頂多只有2-3屆的紀錄可參考。投資者如果單純地接收相關資訊,很容易被誤導。按筆者過往不太令人愉快的個人經驗推算,大部份企圖透過分析政治陰謀論進行的投資部署,大部份皆以輸錢收場。當然,這很可能只是筆者政治分析技巧未精。做人最重要是有自知之明,這些錢,我自問就沒有能力賺,惟有留給那些「中國通」賺好了。
放眼海外降低風險
雖然港股年初至今表現亮麗,近年筆者旗下管理的主打基金,仍然按原來的計劃,逐步將投資國際化。由於港股年初至今跑贏絕大部份外圍股市,現時正好是部署將部份港股倉位,換馬至其他海外市場的大好機會。以上做法,當然並不表示本欄看淡港股後市,只是從投資組合管理的角度衡量,一個地域上更平衡的投資組合,其短期價格風險將較一個單一市場的投資組合為低。最近幾個月,筆者便一直在思考,假如我是看好鋰電池的上游原料,現在是否仍然有足夠安全的投資對象?如果單純以中港兩地的上市股份畫地為牢,則目前勉強仍然值得持有的股份,恐怕就只得間接持有若干鋰電礦產的中化化肥(297),以及其中一家持有最多鈷礦資源的洛陽鉬業(3993)。然而,兩者年初至今累積升幅已非常可觀,未必是當下最具投資價值的股份。不過,假如投資者有足夠的國際視野,澳洲及南韓其實亦有其他鋰電池相關的投資目標可供選擇,按彭博綜合未來一兩年的盈利預測,澳洲及南韓相關的投資目標,估值看來較中港兩地同類股份的估值更合理。(作者客戶持有中化化肥及洛陽鉬業股份)林少陽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5/2019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