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關注「靠父幹上車」憂家庭抵禦能力減 分析:辣招造成
1 :
GS(14)@2017-10-09 03:30:37■金管局總裁陳德霖
【本報訊】金管局再關注「父幹上車」,明言會導致家庭層面的「抵禦收入衝擊能力」較以前脆弱,加上聯儲局縮表及加息下,本港樓市前景仍極不明朗。分析認為,加劇靠父幹上車的根源終歸是辣招太多,惟相信當局未敢鬆綁,靠父幹的趨勢只會持續。記者:陳洛嘉
金管局《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指出,根據市場觀察,最近出現的家庭融資渠道值得關注,有些年輕置業人士的置業所需資金,部份是來自於父母的物業進行再按揭或加按的資金。當局續指,雖然未能取得相關的物業成交數據,但考慮到樓價高企,以及無按揭的自住居所住戶所佔比例較高,這種由父母提供財務支持的方法或已變得更加普遍。金管局認為,由於物業經銀行加按須遵守現時宏觀審慎監管措施下的按揭條件,因此對銀行業的系統性風險影響應該有限。然而,從整體家庭層面而言,他們抵禦收入衝擊的能力會較以前脆弱,尤其是置業能力較弱的買家。
■近年不少新盤的年輕買家,均是靠「慈父」的幫助上車。 資料圖片
樓價與收入比率偏高
金管局引用數據指出對家庭負擔能力的憂慮,如樓價與收入比率於第二季為16.6,高於1997年的高峯值14.6。收入槓桿比率亦達到75.5%,遠高於約50%的長期平均值。資深地產分析員林一鳴坦言,政府多年來連番推出辣招,刺激市場出現「明明供唔起,但都因為怕蝕底而上車」的反效果,「根本係第一步行錯,導致靠父幹上車現象出現,要補救都冇咩可能。」事實上,金管局5月曾出招降低多重按揭申請的貸款成數,理論上令未供斷物業的「慈父」助子女上車更難。但林一鳴直言,一般家庭十多年前買下物業,樓價已經翻倍,加上按揭已供滿一大半,透過加按套現買新樓難度不高,辣招對打擊靠父幹上車全無影響。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同樣指出,很多「慈父」的物業已接近供完,所以5月份的辣招效果不大,最主要是兒子取得「慈父」兩成貸款,再申請地產商八成半按揭買樓,既不影響「慈父」信貸,亦沒有跨越金管局底線,才是關鍵所在。
樓市前景「極不明朗」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亦認同,以往推出多項辣招大大減低可敍造按揭成數,加重年輕人首期壓力,才會出現今日靠父幹上車現象。若然當局再加辣,相信情況只會更嚴重。至於對未來樓市展望,金管局指住宅物業市場前景「極不明朗」,一改3月出相同報告時「很不明朗」說法。而隨着房屋供應逐漸增加,當局認為或能抑制樓價升幅,加上聯儲局縮減資產負債表及進一步加息,日後或對樓市構成影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9/20167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