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封殺 港勢成ICO集資重鎮 用途狹窄隨時一文不值 業界籲小心風險
1 :
GS(14)@2017-10-08 21:55:35【明報專訊】虛擬經濟日益發達,其中「首次代幣發行」(ICO)更快速崛起,並在今年夏天席捲全球。有統計顯示,目前全球共有153個ICO融資項目,今年ICO集資額近23.45億美元(約181.98億港元,見圖),較去年全年勁升23.33倍。有發行ICO的負責人指香港監管環境寬鬆,在中國封殺ICO之下,香港將成為ICO發行集中地之一。但投資者須要留意,ICO發行的代幣只可在發行人的平台上使用,一旦平台經營不善而倒閉,投資者買入的代幣將變成一文不值。
明報記者 李哲毅
根據ICO數據網站CoinSchedule統計顯示,由年初至今為止約9個月期間,全球ICO的數量或集資額增長迅速,目前全球共有153個ICO項目,較去年全年的ICO總數升近2.3倍,已籌集近23.45億美元,遠遠超越去年全年的46宗及9638.99萬美元(約5.52億港元)的集資額。值得留意的是,平均每個ICO項目可籌得1532.88萬美元(約1.2億港元),遠高於企業到港交所創業板掛牌所得的資金,可見這種新世代的融資方法,無論在市場規模及吸金力均以驚人速度增長。
港創企ICO 5日籌14億
目前全球最大的ICO項目是來自美國三藩市的初創企業Protocol Labs,在2014年創立,主力從事網絡私隱保安,今年8月7日集團為旗下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數據儲存業務進行ICO,發行代幣Filecoin,這次ICO在今年9月7日結束,不足一個月時間已籌得約2.57億美元(約20.05億港元),成為歷年ICO集資之冠。本港亦有初創企業推出ICO,從事區塊鏈技術的Block.one推出EOS代幣,ICO推出後5日已經籌得1.85億美元(約14.43億港元),打入了歷年ICO集資規模的第三位。
集資對象遍全球 易吸金
香港初創企業Bitspark亦即將推出ICO,發售代幣Zephyr Token,以集資發展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匯款平台。創辦人George Harrap表示,ICO融資比起傳統方式更靈活,他解釋,ICO主要成本是網絡系統搭建費用,整個ICO過程包括集資系統、售賣平台、宣傳推廣均是在網上進行,免除大量人力及財務費用,降低了創科企業融資門檻。Harrap表示,有別於傳統上市集資,ICO的集資對象是全球各地的投資者及用家,亦更易吸納大量資金。
代幣不涉股權 類似「預售門票」
Harrap續稱,ICO可以吸引投資者在購買代幣後,繼續使用平台,刺激項目保持增長。他解釋,代幣不涉及股權,而是類似「預售門票」,或者是Kickstarter上的眾籌項目,投資者有機會得到實物獎勵(平台上的使用權),當項目成功推出,而且用戶愈來愈多的時候,服務需求增加,將帶動代幣升值,投資者便可以在第三方交易平台套現,賺取回報。
雖然數碼代幣回報可觀,但Harrap提醒,由於代幣只適用於特定項目,若ICO項目開發失敗,代幣便會一文不值,投資者需充分留意相關風險。值得留意是,傳統IPO上市集資前須發布詳細的招股書,列出公司商業模式、過去財務表現、及市場研究等,但ICO項目只設有簡單白皮書,沒有原型產品予投資者參考,且部分ICO創企均在BVI註冊,若出現詐騙,投資者難以追討損失,故風險較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332&issue=2017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