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海員之家重建酒店 招50年經營權 4財團入意向 物業估值55億

1 : GS(14)@2017-09-01 09:21:48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392&issue=20170831
【明報專訊】挾中環美利道、啟德商業地高價售出的利好消息,核心區商用地皮成財團目標。由海員俱樂部持有的尖沙嘴中間道「海員之家」重建項目,正低調招標,惟項目發展掣肘較多,中標發展商只獲50年酒店營運權,業權仍歸海員俱樂部所有;因此,估值只較年初招收意向書時的估值52億元略高6%;以最新估值逾55億元、項目可建34萬方呎樓面計,折合每方呎樓面價約1.6萬元,預計10月31日截標。

明報記者 甘潔瑩

「海員之家」重建計劃始於1990年代,因物業設施當時已顯陳舊過時,故一直有意重建,惟當時遭海員反對,一直未能啟動重建大計。經歷逾20年後,項目終決定重建,今年3月邀請發展商遞交發展意向書,據悉最少接獲4份意向書,包括郭炳湘旗下帝國集團、遠展(0035)、富豪酒店(0078)和麗展(0488)等,市傳恒基(0012)及信置(0083)亦有提交意向書,惟消息未獲證實。資料顯示,海員之家重建項目今年4月,獲當局批建1座40層高酒店(另2層地庫),總樓面逾34.6萬方呎,中標發展商需負責物業重建,獲50年酒店營運權,惟業權仍歸海員俱樂部;另5萬方呎樓面需留予海員俱樂部作教堂及會所,即酒店樓面30萬方呎。

海員俱樂部:未落實補地價

海員俱樂部近日已向有份遞交意向書的發展商,邀請他們入標。據悉,發展商主要就4部分出價,包括補地價金額、提供資金予海員俱樂部興建會所、物業管理費開支,以及相關營運成本開支等,其中補地價金額曾於意向書內提及,涉金額約8500萬元,惟目前標書卻指,海員俱樂部正與政府磋商補地價,有關金額開標時才落實。另發展商需向海員俱樂部遞交有關會所設計圖。據了解,海員俱樂部較為重視項目將來的會所設計,而發展商出價非唯一重要考慮因素。

業界:未擁業權 不能享受升值

遠展地產部發展總經理朱寶林回應稱,項目發展比較多掣肘,中標發展商僅可獲得50年的酒店營運權,未能擁有業權外,也未能享有物業升值的好處,未能賺資產增值回報,或多或少減少入標意欲。富豪酒店執行董事官范統表示,在物業管理上,此項目未能做到統一,意思是同一幢物業,有部分樓面不屬中標者管理(會所),或會帶來不便。
2 : GS(14)@2017-09-01 09:22:26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764&issue=20170831
【明報專訊】19世紀中葉香港割讓予英國後,開埠成為自由貿易港,令香港成為華南的重要航運中心,而作為招待各國海員上岸後住宿的「海員之家」,亦應運而生。位處中間道的海員俱樂部雖然於1967年落成,50年歷史不算特別長,惟海員俱樂部本身和內附的聖彼得教堂,歷史卻可追溯至19世紀中期。

廣告

據歷史記載,海員俱樂部在香港已有過百年的歷史,第一代海員之家,早於開埠初期設在港島西區,1863年由渣甸等多家洋行合力興建,供抵港的海員短暫住宿,其英文名稱為Sailors' Home。

教堂可供天主教基督教共用

海員之家亦為到港船隻上岸休息的海員們提供多種服務,同時也是香港海員的重要聯絡組織。

經過多次搬遷,現時位處中間道的海員俱樂部,於1967年落成。至於內設的聖彼得堂,可供天主教和基督教徒共同使用;教堂的設立,源於19世紀渣甸洋行與聖公會,在設立海員之家時亦興建聖彼得教堂,讓海員有崇拜場所,而教堂內現時除有一般宗教擺設外,亦有不少以前在船上使用的裝備如銅鐘,繩索等,為教堂增添一份航海味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5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