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胡孟青﹕強國神力抗衡聯匯魔咒?

1 : GS(14)@2017-07-03 22:49:22

【明報專訊】港元匯價持續弱勢,連續多天徘徊於7.8以下的貼近弱方兌換水平,跟以往每逢年中,資金需求每每推高港匯現象有明顯分別。目前,港美息差的確已較之前擴闊,1個月及3個月期拆息的息差大概介乎80及50點子(1厘等如100點子),會否加劇套息活動,外界仍然眾說紛紜。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球哥發現,自有聯繫匯率以來,每當港元跌近或跌穿7.8,經濟與樓市多數冇運行,部分市場人士亦感到市場現階段有如溫水煮蛙的狀况,似正等待着駱駝背上最後一根稻草。惟港匯弱勢的同時,離岸人民幣卻持續走強,會否是來自在港中資為首資金,有所重新調配,實在需要留意。始終,本港資金流動性多與少,關鍵已不再是過往以歐美為首的外資資金,而是內地效應,年內在港累積滾存的新增港元存款,亦絕大多數是來自中資機構頭寸。

本港沒有貨幣政策可言,利率走勢亦因為市場機制被扭曲,不再對美國馬首是瞻,導致息差因素左右極大,港美拆息之外,不妨多留意本港銀行最近提供的美元定存利率吧!強國就要證明給全世界其能人所不能之神力,單手托得起香港,抵禦聯匯魔咒,大前提當然是祖國經濟也要堅持屹立不倒。

正當美國數據近乎全線走樣之際,聯儲局一眾委員,不分鷹鴿,全部都明示會繼續加息及縮表。同一時間,英倫銀行長卡尼,以至跟伯南克份屬超級寬鬆政策支持者的歐央行行長德拉吉,亦異口同聲提過可能收水,即使歐央行之後澄清,但從匯價走勢看,市場似乎已出現了鐘擺,開始相信央行終於認真了。

各國央行打默契波 寬鬆政策成效存疑

主要央行明顯在打默契波,到底是純粹要抗衡市場預期、抑或在政策調子上起了明顯變化,似乎極有可能是後者居多。正如歐美很多評論都已有所提及,寬鬆政策對推升經濟額外作用成疑,反對聲音愈來愈多,以美股為首估值已觸動了市場神經,只要通脹及就業並不出現大幅回落,央行的短期政策核心,就是要嚴防資產泡沫惡化。其實,早前個別二線聯儲局委員已經說得相當坦白:加息繼續、縮表按計劃進行,直到資產市場出現震盪為止。

6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從個別機構數字反映,原來股票、債券兩者均罕有地同時出現走資,規模更為年內最大。基金年中鎖定利潤,無可厚非,而觀乎不同行業股份的表現,部份投資者亦已經再次重投金融股,賭什麼?無非就是買債息短線觸底後反彈而已。

嚴控內地美元債務走資 槓桿再現

美元走弱,讓內地鬆一口氣,再觀乎人民幣近期的中間價開價,當局又再將人民幣重新釘回籃子。大和早前一份報告說得好,在強調去槓桿的同時,其實內地的美元債務卻因為嚴控走資,而出現再槓桿。可能,內地當局嚴查企業境外收購,以及限制企業海外發債,就是要針對這個原因了。法規嚴,但市場是乖巧的,為避過限制,企業於是改發364日期債券。如果十九大前一切維穩的話,市場既可以假設短期繼續有安全網依靠,但外圍臨界點逼近,A股安全不代表港股一樣,尤其是撇除中資股的話,港股並不廉宜,看看大媽資金流,停一停,想一想吧。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690&issue=201707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