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規律與市場預測 二元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7beb2001010jsc.html
  趨 勢投資成立前提是規律的有效性。以著名的道氏理論為例,格雷厄姆做了1899至1938年40年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例證,10次購入有9次實現了利潤。 但自1938年至1963年的7次購入中,每次的買入價格均比上次賣出的價格高,也就是說如果一直持有的,不僅節省了交易和稅收成本,而且獲益更高。格雷 厄姆的結論是:當規律性的指導意見一旦被參與者廣泛普遍接受,其有效性也逐漸降低。

 

    這 使我想到了科幻小說《三體》中一段精彩的火雞科學家的故事:農場裡有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十一點來給它們喂食。火雞中的一名科學家觀察這個現象,近一 年都沒有例外,於是它聲稱發現了宇宙中偉大的定律:「每天上午十一點,就有食物降臨。」它在感恩節早晨向火雞們公佈了這個定律,但這天上午十一點食物沒有 降臨,農場主進來把它們都捉去殺了

         
    愛爾蘭哲學家大衛.休姆認為人擁有兩種知覺,一種是印象,一種是觀念。印象指的是對於外界實在的直接感受,觀念指的是對印象的回憶。人類認識世界,如果依靠經驗形成的規律,就會成為了「習慣性期待」的奴隸。例如丟出去的石頭總會掉到地上,經驗帶來的規律就是石頭一定會落地。但這並不是事物的本質,本質是地球引力,沒有地球引力的地域,這個規律無效。

 

    當9次在規律上投資成功時,第10次,也許就像那隻火雞科學家預測了下次一定如此的時侯,豈不知屠刀已經架在了脖子上。《三體》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它提到的某些超級文明利用地球人類認知的規律來誘導毀滅人類,這是不是同股票操縱者畫圖的思路很相似?

 

    當股價下跌到一定程度,投資者買入的行為看似一樣,但判斷的依據卻分為兩類,一類是依據企業內在價值,認定當下的股價產生了安全邊際而買入;另一類是根據股價運行的規律預測到這是底部而買入。前者是價格,後者是時機,這就是價值投資和趨勢投資最大的不同。「所謂時機,就是要致力於預測股票市場的行動--當認為將來市場進程是上升時,買入並持有,而當進程是下降時賣出或不買。所謂價格,就是應致力於當報價低於合理價格時買進股票,而當上升到超過該價格時賣出股票。」

 

    格雷厄姆進一步指出:「如果投資者認為他能通過預測和時機賺錢,他就要每天作大量的預測,而他認為經紀人或諮詢人員的預測比他更可靠,他就會經常去諮詢, 而很少自己去思考。他將會發現自己成了一個市場交易商。在持續的牛市,在投機潮中很容易賺錢,他會慢慢對所買證券的質量和價值失去興趣,越來越投入到與市 場作對這一誘人的遊戲中。但實際上「與市場作對」等於與自己作對,因為是他和他的同伴形成了市場。」這可能就是趨勢投資者最終失敗的根源,「你自己在否定自己的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