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經評論:保險公司有價有市

1 : GS(14)@2017-05-18 01:09:37

香港人壽9億美元天價賣給內地先鋒系,市賬率高達10倍,料明年close deal,對保險業人士而言,價格是不可思議,筆者沒有市場消息,但現時北水買港保險公司已是趨勢,以現時保險公司估值,單單牌價已是天價,不少壽險公司均有潛力放售。壽險公司價值大致分為3項,首先是有效價值(In-Force Block),即未來盈利折現值扣除現時資本開支;其次是分銷渠道,例如合作銀行越多,銷售效率越高;最後是保險公司牌價。有保險公司財務總監稱,以香港人壽為例,由於出售後才會訂立分銷協議,故此目前作價僅反映有效價值及牌價。明顯香港人壽對比本港一眾壽險公司,保費規模不具優勢,去年市佔率排行第11名,但確有一定資金流,故此可以估計有一半代價是收購保單,另一部份是因應牌照完整性而購買,即接近4億美元。現時國內資金來港買保險公司,不是看好本地潛力,最重要的是可以成為吸收美元資金的vehicle,不過牌照難求,保監處部份upfront條款辣,反之若果有現成賣盤、保險人員仍然stay on board、保證到過往銀保渠道仍然有效等,自然有內地資金願意落叠。癲價背後是因為本地保險公司供應不多,雖然壽險公司近60間,但是七除八扣,近半沒有實際業務運作;外資保險公司亦可以率先扣起,因為歐美沒有增長,所以亞洲業務傾向不放上架出售。其次是擁有保險公司的外資銀行,希望從保險公司銷售賺取非利息收入,而壽險現時佔資本比重不多,以往《巴塞爾條約III》出現後,產險計算資本較重,故此出現早年滙控(005)賣產險,保留壽險情況。故此,本港可出售的壽險公司,僅餘下家族企業,似乎東亞銀行(023)有能力效法大新出售旗下東亞人壽,並將重心放在銀保銷售。東亞人壽去年標準化保費僅香港人壽一半,姑且估計值4億美元(31.2億港元),而大新人壽新股東泰禾投資與大新銀行(2356)簽署獨家分銷協議,代價為26億元,東亞銀行網點更多,相信計及有效價值及牌價,總代價可達60億元以上。至於市佔率甚高的中銀人壽亦可趁機分拆上市,助中銀香港(2388)釋放價值;富衛上市則勢在必行,只是視乎何種形式;老牌公司先施(244)離奇地擁有一間人壽險公司,不過沒有實際運作,但牌價尚值錢;最後是蘇黎世人壽,裁減代理後一直不振,趁業務尚有價值,亦具出售潛力。記者:周家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7/200235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1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