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熟能生「財」穩定獲利的私房術 賺1000萬的投資練習

2012-3-5  TWM




你是否曾嘗試,對自己的投資理財勤加練習?

其實,從儲蓄、投資到停損,每一種財務決策都需要練習。

今天就開始練習投資理財,讓你不僅做到熟能生巧,還達到熟能生「財」!

製作人‧張弘昌 撰文‧周岐原、歐陽善玲這是一場史上最長的決賽,坐滿一萬五千名觀眾的球場內,不時傳來陣陣驚歎。耗費五小時又五十三分鐘後,喬克維奇(Novak Djokovic)終於打敗納達爾(Rafael Nadal),拿下今年度澳洲網球公開賽男子單打冠軍。比賽結束時,已經接近凌晨兩點。喬克維奇和納達爾球風不同,然而這兩位巨星有一項共同特色,就是他 們各自有嚴謹的練習習慣。

知而不行

半數民眾缺乏投資練習習慣「身為網球選手,你每天就是得拚命訓練,」喬克維奇曾在一場記者會中,分享自己的心得:「這樣你才有把握,自己也許可以參與重要 比賽,甚至站在決賽場上。」頂尖球員所說的「拚命」,究竟達到什麼程度?納達爾的回答更具體。他回答球迷提問時說:「這(練習時間)得依賽程而定。球季 前,我每天練習七、八個小時;開賽後,如果當天沒有比賽,練習時間就加倍。」喬克維奇和納達爾,分別排名男子網壇世界第一和第二,從他們的話不難了解,練 習,和成功有關。

其實,練習更和財富有關。今年澳洲公開賽的冠軍可獨得二三○萬澳幣(約七三一六萬新台幣),是歷年來最高的獎金。連同這筆錢落袋,二十四歲的喬克維奇入行 以來,已獲得三五二五萬美元職業獎金(約十.四九億新台幣);至於二十五歲的納達爾,職業獎金更達四三八二萬美元(約十三.○四億新台幣)。可見持續、專 注地練習專業,有助於增加財富。

熟能生巧,練習可以提升專業,但若將練習用在投資理財行為上,是否可達到類似成效,熟能生「財」?從《今周刊》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網進行的「投資理財練習 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少有趣的結果。

在這份接近三千人次的問卷裡,超過九七%受訪者肯定,培養投資理財的練習習慣,確實有助於改善理財技巧,進而提升家庭的資產水準。顯見無論資產多寡,民眾 普遍認同,投資理財是一種可以改善的行為。

但是,被進一步問到目前執行情況,卻有二○%受訪者指出,投資理財習慣是最近一年內才開始執行;另外,也有二九%受訪者坦承,並未養成任何投資理財習慣。

從調查結果來看,對於練習改善投資理財的效果,有接近半數民眾,明顯處於「知而不行」、缺乏練習的狀態。換句話說,理財觀念一百分,執行力卻只有五十分的 民眾,比例接近一半!

「投資、理財都需要練習,即使記帳也是一種練習,只要長久執行,數字感就跑出來了。」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說。他強調,初期的投資損益並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透過練習操作,投資人可以了解自身的風險承受度,避免不知情下承擔過大的投資風險,也避免錯誤決策。

追高殺低

投資人群聚效應難以改變

單憑衝動與直覺投資理財,可能造成的後果,在黃先生身上顯露無遺。春節期間,和好久不見的同學聚會,在眾人分享新年投資計畫時,惟獨他沉默不語。「老實 說,我的錢都套在基金了,就算看到便宜的好標的,我也沒錢買進」,黃先生終於說出實情。對將滿四十歲、育有二子的他而言,無論是加碼攤平,或忍痛停損,似 乎都不是最穩當的解決之道,進退兩難的感覺,實在難受。

原來,平時沒有研究投資習慣的黃先生,因為眼見股市熱絡,將可用資金全數投入,買進不少台股基金。直到去年台股重挫、跌破七千點,他收到對帳單才猛然發 現,自己原來全買在指數高點。如果及時「止血」,或許不至於嚴重套牢,但時間一久,黃先生漸漸懶於理會這筆投資,被問及處理方式時,他的答案令人擔心: 「再看看吧,也不知道何時解套,乾脆先不管。」讓黃先生備感困擾的第一個原因,是盲目跟隨熱潮。再者,沒有做好資產配置與停損也是主因。投資人如果持續練 習、努力避開這兩個陷阱,肯定能讓財富更上一層樓。

早在上個世紀,被稱為「資本主義救星」的經濟學家凱因斯就曾觀察,認為個人經常有模仿群體選擇的「羊群效應」;《漫步華爾街》作者墨基爾也在《穩健理財十 守則》書中提到,「和群眾在一起,人們往往覺得比較安全」。到了後金融海嘯時代,這種特徵依然存在,類似黃先生的案例從未絕跡。

「結果和我過去的經驗並無差異,投資人還是追高殺低。」從事理財顧問多年的安睿證券投顧總經理劉凱平就分析。那麼,投資人該怎麼強化心理、突破這種陷阱? 墨基爾的建議簡單又直接:「別理會股市的傳統智慧和一窩蜂的群眾行為,他們通常是錯的。」此外,黃先生缺乏停損觀念,也是造成當前窘境的主因。香港知名股 市作家曹仁超曾在著作《論勢》中形容,散戶面對抉擇時,有九成以上表現得畏畏縮縮,寧願逃避危險也不做決定。檢視調查結果,同樣可以印證這個現象:無法在 關鍵時做出決策的投資人,並不是只有黃先生一個人。越缺乏投資理財練習的受訪者,越無法落實停損!

觀念錯誤

多數做不到確實停損

《今周刊》發現,能夠確實停損者,在所有受訪者當中只占四八.六%;如果再將受訪者依不同習慣劃分,無理財習慣的民眾,高達八六.五%無法停損!但將受訪 者依照可投資、可儲蓄收入劃為五等分,能夠停損的比例,卻與收入成正相關。兩者的對比,或許正是造成窮與富落差的真正原因。

「其實,投資理財一點也不複雜,源頭就是收支必須產生結餘,接下來才能談理財。」劉凱平語重心長地說。他的沉重很有道理,因為問卷結果中最令我們意外的現 象,是入不敷出的人遠超過預期!

數據顯示,有近三五%受訪者無法持續收支平衡,更有超過一成受訪者,帳面上始終是入不敷出。這代表,對接近五成受訪者而言,連固定儲蓄都不容易做到,想要 利用儲蓄進一步進行投資、理財,可能性自然更渺茫。

造成入不敷出的主因,可能是開銷過高,必須降低物欲;也有可能是收入不足,要量入為出.無論是哪一種因素,Alice的理財練習經驗都具有參考價值。

Alice年幼時,家裡經營鐘錶店,由於父母從不吝惜為孩子花錢,例如購買昂貴的家庭電影院設備,在她印象中,家裡似乎從來不缺錢。直到父親投資的工廠倒 閉,家庭經濟陷入困境,Alice才驚覺自己的富足,全來自父親勤儉的支持。

勤於記帳 粉領族修補財務漏洞「父親是十分節儉的人,從小見他每天記帳,日後我也培養出記帳習慣。」Alice這個維持多年的習慣,為她抓出了不少隱形的財務漏洞。

例如踏入社會後,最初Alice是擔任駐唱歌手,這份工作月收入甚豐,有時甚至逼近十萬元,對一位二十出頭的女孩而言,如果沒有規律記帳,很可能因為不清 楚花費流向,讓資產在不知不覺中流失。

後來Alice投入壽險業,當時熱中參與社交活動的她,加入了多個高爾夫球隊,然而從下場比賽、球具到服裝,高爾夫運動的開銷不在少數。

有一次,當Alice檢視記帳本時,意外發現高爾夫竟成為最主要支出來源,這個結果讓她震撼不已。為了控制過高的消費,Alice減少參賽,也格外注意自 己在高爾夫活動的支出,在每日自我督促下,高爾夫占Alice支出的比例已經大大下降。

現在的Alice,自己創業成立公關活動公司,在台灣、日本兩地接洽演出,日子過得忙碌又充實。她不好意思地承認,在金融海嘯及去年歐債危 機高峰期,自己的台股部位都有受傷,因此接下來,Alice最主要的練習課題,就是「不斷訓練自己,漲要敢抱,跌要捨得賣!」經過許多跌跌撞撞的嘗 試,Alice摸索出最得心應手、適合自己的理財模式。相形之下,Sunny採用簡單又清楚的途徑練習投資,同樣為她創造理財的成就感,過程也值得借鏡。

六年級中段班的Sunny,對於金錢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本幼稚園時期的存摺。

雖然生長在小康家庭,但在金融業工作的母親影響下,Sunny從小受到的財務教育,就是以儲蓄為根本,出手投資之前,必須先學會存錢。「當存摺上的數字變 多,本金逐漸厚實,投資才能無後顧之憂。」Sunny笑說:「我想,應該可以用穩健踏實來形容自己吧!」落實儲蓄 三十歲小資成功買屋Sunny回憶,除了每逢過年將紅包存起來,母親還以身教代替言教,灌輸自己對金錢負責的態度。例如每次母女購物,母親會將貨物依使用 者分開,如果屬於自己使用,母親便會要求Sunny繳出款項,將家用和個人使用區隔得清清楚楚。

從小開始的理財練習,其實讓Sunny很不適應。

「一開始當然會抱怨媽媽太嚴苛,直到發現友人年近三十仍積欠卡債,才恍然大悟,原來媽媽一再強調的個人信用真的很重要!」Sunny點頭說:「對錢負責的 智慧,是媽媽給我最好的禮物。」母親的儉約和勤於儲蓄,讓Sunny潛移默化,也不斷透過設定目標來規律儲蓄,短短數年,Sunny帳上便已經存到一百萬 元。但真正改變她的,是向父母的置產觀念看齊、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

Sunny的父母親擁有三棟房子,Sunny從小就認為,家庭財務能維持這樣的成果,和父母及時將資金投入房地產有關,因此她也一直希望自行置產。在多方 比較一年多之後,Sunny終於買下一戶位在新北市永和的房子,目前每月攤還的房貸約為三萬元。

有了房子之後,Sunny雖然能儲蓄的金額不多,但是投資模式變得更簡單,除了固定償還房貸,只有定期定額投資一檔基金。「我想起賈伯斯的一句話:要勇於 對不需要的事說不,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Sunny直截了當地說:「自己這樣理財的模式應該可行,所以等房貸還清之後,有機會我還會繼續投資房地 產。」這些歷程不同的故事,都說明一個事實,無論是網球天王或尋常上班族,練習,都是極為重要的課題。透過練習,運動員可以洞悉自己的弱點,一般人也能透 過投資練習,掌握財務規律,進而朝累積財富邁進。

即使當前景氣亮出兩顆藍燈,前景混沌不明,即使每個月只能存下不到五千元用來投資,立刻行動,展開屬於自己的練習,仍然是向成功接近的第一步。你是否做好 準備,用投資練習來改造自己的財富?

練習過第一關—— 散戶常犯的10大錯誤

一味重押

投資報酬率有多高,有九成取決於資產配置,考慮標的前,先想想如何分散資產和時點。

聽信小道消息

標榜「穩定高收入」或「快速回本」的商品,十之八九無法達到宣傳般報酬率,永遠記得風險和報酬成正比的原則。

忽略費用

購買費用較低的基金,長期表現有機會更好。連購買保險、貸款或信用卡服務,也該選擇費用最低的業者。

不適合的投資策略

實際投資策略與投資組合,應隨風險承受度與家庭收支調整,無法接受積極投資帶來的大漲大跌,就該調整成自己能接受的投資策略。

過度恐慌

太保守、什麼也不敢投資,往往會讓資金被通膨打敗。

明星就是保證

同一經理人無法長期打敗指數,與其選擇明星操盤手管理的基金,不如買進指數基金。

搶買新股

圈購熱門股票的額度早被法人鎖定,根本輪不到散戶,所以不必跟著一窩蜂。

輕視儲蓄

平均壽命不斷延長,為了累積退休的老本,千萬別忽視規律儲蓄的力量。

追逐流行

市場最熱門的商品,往往也是日後崩盤的重災區,請想想投資理由是充滿情緒的看好,或是充分考慮的決策。

砍在最低點

散戶應該設定適合自己的停損點,避免被急跌的市場情緒牽著走,受到最大虧損,又在後來的反彈中缺席。

資料來源:《聰明投資金律》、《穩健理財十守則》三大名師教你投資理財不再翻船!

安睿投顧總經理

劉凱平

心法1:

做到收支結餘

檢視財務狀況,應該持續做到收支結餘,開支太多就要降低物欲,收入不高則必須量入為出,接下來才有能力投資、理財。

中山大學副教授

鄭義

心法2:

停損很重要

如果資產沒有完整配置,又集中投資單一市場,就要做好停損。價格下跌五成,必須上漲一倍才能彌補虧損,在單一市場中,不停損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世新大學副教授

郭迺鋒

心法3:

從今天開始嘗試練習

行動就是關鍵,無論金額多寡,一定要盡早開始練習、邁出第一步,否則無法確認自己可承受的風險,以及自己的投資屬性,讓資產累積成長的機會也就變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