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聰:商品美元齊走強 復甦先兆
1 :
GS(14)@2016-10-24 05:54:20【明報專訊】上周股市繼續牛皮,焦點落在匯市和長債息之上,連續兩周崩盤式下跌的英鎊終於止跌,但歐洲央行議息後歐元向下突破,美匯指數高見98.81,收98.63,距極重要的100大關僅一步之遙,由8月份低位至今已升達5%。美元強勢,但處於高位的商品抗跌力仍強,油價創15個月高位後,回落幅度也不大,金價守住1250美元關口亦見反彈,受中國政策影響的黑色系商品持續走高。美元強商品亦強,若持續便是經濟復甦的先兆,至少表面看如是。
本欄幾周前曾指出,全球股市處於一個非常重要的待變格局,若整固完成再上,隨時出現很強勁的大升浪,否則在全球央行超寬鬆貨幣政策之下,高處不勝寒的股市終於撐不住,一旦被市場主流確認,下跌風險會非常巨大。從圖表看,美股月線圖MACD大雙頂背馳,上不了就很危險,但假如有力再上,卻又會出現「雙牛」的牛氣沖天信號。
結果,基金還是很擔憂,根據美銀美林基金經理調查數字,9月份現金水平升至5.5%,是非常高的水平,但10月份更達到5.8%,是15年來新高,對上一次達此水平已是2001年時的「911」恐襲。但基金如此積極減持,全球股市沽壓也不算大,長債息升勢較凌厲,但到了脫歐前水平也見停滯不前,德法債息更在議息會議後急回。究竟是什麼資金提供支持,這一點已不重要,重點是基金持有如此多現金,若市場始終跌不落,或遲或早要重投市場。
大型科技股大勢所趨 反覆向上
另一個有利的發展是商品價格與美元同步走強。回看過去5年,商品價格大部分時間跟美元是蹺蹺板遊戲,美元跌便商品價格升,反之亦然,而美元跌往往亦是中國刺激經濟的時間,令商品價格波幅也會擴大。但今次兩者同步上升,強美元壓制不了商品,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基本供求因素的重要性,壓倒了匯價因素。
當然,商品是受到中國行政干預,供求被嚴重扭曲所致,但以煤炭、焦炭來看,中央也無意太快改變政策,放寬產量也只有大型國企受惠,高盛估計,人為扭曲的力量會持續至2020年。鑑於煤價走勢很人為,煤股表現仍落後於煤價,差距就是有關的政策風險,由此可見,市場當前仍然很理性、很審慎。
近期美股科技股有點反覆,Google出現了第一個「沽售」建議,亞馬遜也由高位844美元回落至上周最低的810美元,幅度達4%,但整體勢頭還是向上,例如Google便曾突破800美元大關,facebook也升破130美元再創新高,微軟績優也重返科網時創出的60美元水平。大型科技股始終是大趨勢所在,或許估值是昂貴,但只有增長空間、可憧憬的空間依然存在,仍會是大漲小回局面。
本周會小幅加風險,沽出500股中電(0002)、1000股海螺(0914),買入4000股神華(1088)。
明報記者
[張兆聰 穩增長百萬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18&issue=201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