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突擊入股」終結之後:本土PE憑什麼打天下?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8/yNMDcyXzQwMjcyNA.html

「我們之前做的工作都是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一位知名人民幣基金合夥人私下表示。

的確,過去兩年的全民PE熱潮中,PE投資看起來是件非常簡單的工作:找到準備或者快要上市的企業,投資它並取得部分股權,等企業上市後股權價值漲十幾倍甚至幾十倍。一夜之間,PE從業者從原來的高端而又神秘,變成一群像買賣白菜一樣投企業然後賭過會的「貿易家」。

過 去半年,這種搶pre-IPO項目的熱潮在慢慢退散,首當其衝的是,「突擊入股」現象日漸減少。整個人民幣基金市場,但凡叫得上名字的本土基金都在喊「到 前端去」。而以前習慣於從一二級市場中獲取利差的投資者們,能跟手中有了人民幣的外資基金,在真正的「私募股權投資」上一較長短嗎?

漸漸消失的「突擊入股」

龍 年開春,證監會公佈了480多家排隊IPO的企業的名單。投中集團根據名單,統計了PE和VC機構入股這些企業的情形。見下圖可知,一共發生了300多筆 基金入股企業,其中投資時間的高發期是2010年,2011年入股的僅有7筆投向創業板擬上市企業以及16筆投向主板擬上市企業。

這其中有多少筆「突擊入股」呢?公開資料顯示,機構或個人投資擬上市企業的時間,符合以下條件時為「突擊入股」:創業板擬上市企業為證監會受理日前半年之內,主板擬上市企業則為招股書刊登日前一年以內。

以此規定來看,所有機構入股創業板擬上市企業,都不是「突擊入股」;而投資機構入股主板擬上市企業中,就算未來有「突擊入股」,也在極少數。

遺 憾的是,投中集團未能統計個人入股的情形。但幾位券商投行部人士都告訴記者,去年夏天,監管部門在保薦人培訓會議上,公開表示企業要儘量避免「突擊入 股」。此外,監管部門對自然人入股擬上市公司,審核非常嚴格,尤其是涉及突擊入股的,「會裡要求自然人入股的,要證明出資來源是否真實和合法,並附上此自 然人最近五年工作經歷等。」

上行下效。上海一位保薦人告訴記者:「一般如果企業不是特別缺錢,我們都會建議不要突擊入股,尤其是不要個人突擊入股。因為這可能會拉長監管部門審核的時間,為企業上市帶來更多變數。」

一家深圳券商投行部人士則分析:「就算監管部門不打擊,突擊入股也會減少。因為2009年創業板才推出來,一瞬間的財富效應,很多人去做PE,到處去找要上市的企業投資。現在,好一點的企業都有機構投了,哪裡還輪得到一般的機構去做pre-IPO。」

上述深圳券商投行部人士表示:「以前會有做投資的朋友問我有什麼好的公司可讓他們投,現在反過來,我做的項目中,有30%是我做投資的朋友介紹過來的。他們有的已經投進去了,給我們承銷;也有考慮投的時候,就告訴我,順便讓我幫忙看看,這個企業上市的前景如何。」

綜上可知,曾備受爭議的「突擊入股」,在未來這批待上市企業中,可謂蹤跡罕有。

IPO門口的「野蠻人」面臨轉型

在IPO門口,突擊入股的機構中,有一支強大的隊伍是券商直投。

為此,一家券商直投公司高管厲勝(化名)辯解:「大家總是抨擊券商『保薦+直投』模式是關聯交易,這完全是誤區。實際上是我們站在IPO門口,創業板突然開閘,我們比較容易進球。但這種快錢,也就能賺這一波。」

投 身直投部門之前,厲勝一直在券商投行部,浸淫A股十來年。在他看來,這一波快錢背後有諸多原因:以前中國新股發行時是被壓價的,所以新股上市後必 漲;2009年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後,新股定價已經市場化了很多,說白了就是價格很高,但當時的投資者還是延續了過往的打新思路,一概追捧之,所以那段時間 一二級市場仍有巨大差價。做pre-IPO投資的人,賺的就是這個差價。

於是乎,2010年、2011年爭搶pre-IPO項目到一定熱度。「以前很多機構去找項目時,不問行業,不怎麼看企業基本面,一開口都是問,券商進場了嗎?慢慢的這種項目搶不到了,開始盯著地方上市辦,進入地方上市計劃前幾名的公司,創投機構會爽快投了。」

隨著去年創業板、中小板股票普跌,新股亦頻繁破發,高市盈率發行成為歷史。另一頭,一級市場過去湧進無數錢,高價爭搶項目,時至今日,一二級市場之間的差價縮小到一定程度,創投機構已經再難用pre-IPO項目養活自己。

這 個過程中,厲勝發現遊戲規則變了。他的券商直投同行像他一樣,開始專注於行業,如高端製造、消費等領域;認真琢磨創始人團隊——實際控制人能力如何,是否 能帶領企業一直成長?厲勝說他會從多種渠道,比如企業的供應商、客戶、當地的行業協會,多角度去瞭解創始人,而且他有一些偏好,比如他更喜歡投高學歷的企 業家,而不是一些初中畢業就出來做生意的。

厲勝認為,未來的券商直投會逐漸面目清晰,各自有專注、擅長的行業。被記者問到,外資基金一開始就有專注的行業,並且在這行業中深耕多年,如何與之競爭時,厲勝回答:「一開始我們這方面沒法跟外資基金比,但我們對資本市場的瞭解更為深刻。」

記者曾採訪多位券商直投人士,或是從券商出來自己做基金的人士,大多提到自己的優勢是「對資本市場的瞭解深刻」。也就是說,當pre-IPO生意不再,人民幣基金去投資更早時期的公司,它們用來對抗外資基金的利器,仍然是「對資本市場更瞭解」。

這一利器有效嗎?未來,本土基金如何挖掘新的盈利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