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点石成金——财务杠杆的内在原理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expert_article-5598-2739.shtml


  如果说运营杠杆是由一个公司的成本费用结构决定的,那么财务杠杆则是由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决定的,也就是负债与股东权益的比例决定的。      财务杠杆没有统一的定义,我自己的定义是:    
点石成金——财务杠杆的内在原理
   还记得ROA和ROE的公式 吗?    
点石成金——财务杠杆的内在原理
   
点石成金——财务杠杆的内在原理
   其实,ROA和ROE之间是有 联系的,这个联系就是财务杠杆的作用。    
点石成金——财务杠杆的内在原理
   财务杠杆可以成倍放大ROA, 获得高的ROE。如果一个公司没有任何负债,全部为股东权益,则财务杠杆为1。ROE就等于ROA。假如一个财务杠杆为5的公司,ROE就是ROA的5 倍。      换一个角度,从杜邦公式分析ROE,也可以 看出财务杠杆对ROE的乘数倍增效果。    
点石成金——财务杠杆的内在原理
   
点石成金——财务杠杆的内在原理
   在资产周转率不变的情况下,净 利润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ROE就要提高财务杠杆倍数的百分点数,真可谓点石成金。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看净利润的构成,就会发现 财务杠杆是如何提高ROE的。    
点石成金——财务杠杆的内在原理
   EBIT减去利息再减去税就是 净利润。这里的D是负债总额,i是利息率,Tax是税率。当EBIT与债务的比率大于利息率时,净利润就是正的。    
点石成金——财务杠杆的内在原理
   这时候,ROE就可以表示为:    
点石成金——财务杠杆的内在原理
   这里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当无负债 时公司的ROE。后面的部分就是债务的税盾作用以及财务杠杆的综合体现。      与运营杠杆一样,财务杠杆也是一把双刃剑。 当公司亏损时,高财务杠杆也会成倍扩大亏损。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很多投行都运用了高达30倍的财务杠杆。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1%的微利也能被点石成金成 30%的丰厚回报。但是一旦出现亏损,公司立刻陷入破产的境地。因此,金融危机后,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去杠杆化。      作为金融行业的银行,财务杠杆也非常重要。 由于业务的特点,银行本身的财务杠杆就很高。但是,过高的财务杠杆也会带来风险。这也是为什么银行业监管严格,要求资本充足率(也就是财务杠杆的间接体 现)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些“类金融”企业,虽然表面上的带息负债不多,但是流动资金融资很多,财务杠杆也很高。国美、苏宁、格力、联想都是这种情况。这 些企业通过流动资金融资,提高了总体负债,进而提高了财务杠杆水平,提高了RO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13

購併危機公司 整頓成飆股 董氏兄弟靠借殼上市點石成金

2010-04-12  今周刊





繼二○○三年正式合併詮訊後,佳 能市值暴增,表現傲視鴻海、廣達、華碩。

近幾年來,能率集團相繼入股的怡安、上奇、豐聲,都成為飆股,董氏家族點股成金的魔力,究竟從何而 來?

撰文·謝富旭

董炯熙與董炯雄兄弟檔創辦的能率集團,因沒有掛牌上市,股票也沒有流通,讀者可能覺得這個名 字有點陌生。然而,近幾年來,能率入股的上市櫃企業標的一一成為大飆股,董家投資與操盤功力逐漸受到市場注目。

事實上,以代理日本品牌影印 機等辦公設備起家的能率集團,在二○○○年前台灣高科技產業高速起飛的黃金時期,等同於缺席。直到○二年後,能率集團下的主體企業佳能,開始進行轉型,能 率對高科技投資轉趨積極。

後發先至 已成高科技要角儘管起步較晚,能率卻憑著敏銳的產業嗅覺,以及靈活的財務操作,在高科技產業投資上後發先至,讓這個傳產家族再造第二春。

除 了成功地把佳能從辦公室設備代理商轉型成數位相機代工大廠,能率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次投資案,是在○三年借殼入主怡安科技。

怡安科技原本是 老牌紡織廠佳和集團所轉投資的公司,主要生產無線滑鼠與無線搖桿等產品,自一九九九年上櫃後一直處於虧損,成為母公司佳和集團的大包袱。佳和一度延攬網通 界大老亞旭電腦(後被華碩購併)前董事長范志強整頓怡安科,但因產品苦無市場,仍功敗垂成。在能率入股前夕,怡安每股淨值僅剩六元出頭。

佳 和想擺脫怡安科這家賠錢貨,市場上卻乏人問津,卻引起當時想把數位相機機殼廠應華推上市的能率集團興趣。

在對怡安科技進行查核後,能率發現 怡安科除了歷年來的累計虧損須打消外,並無其他財務黑洞,加上股權集中, 經過談判後,以約每股淨值的價位,買下佳和集團手上四成的怡安科技股權。

強 化原企業體質的借殼上市入股怡安科技後,能率一方面進行減資,同時灌入應華的營收與獲利,並把公司改名為應華精密。整頓後第二年即○五年,應華稅後每股純 益跳升至三.二元,○七年更大賺一個股本達十.三元。應華股價從減資重新掛牌的十七元,一路大漲至最高二一一元,如今也有一六○元的水準。以能率目前持有 應華三一%(二.三萬張)持股計算,總市值高達三十八億元。

據估計,能率買下怡安四成股權的成本不到一.五億元,八年間增值二十五倍,董家 的投資功力可能連股神巴菲特也要自歎弗如。

能率集團因資金有限,找尋投資標的時,秉持董氏兄弟鍾情便宜又大碗原則,但又不要讓賣家太過吃 虧,總喜歡以企業當時的每股淨值作價,出手購併。怡安科技楬櫫了這個原則,後來的上奇與豐聲也如法炮製。

有了怡安科技借殼上市的成功經驗, 留意有沒有快倒閉的上市櫃公司消息,就成了執掌能率集團投資兵符的董家第二代董俊毅日後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在怡安轉虧為盈的○五年,機會又 出現了,那就是資訊軟硬體通路商上奇科技。

○四年爆發博達掏空案,博達可轉債違約,導致可轉債市場風聲鶴唳。不久,衛道也宣告可轉債無法履 約,進而連累當時可轉債即將到期的一票中、小型公司,上奇就是其中之一。

由於投資人爭相贖回可轉債,不願轉換成股票,令上奇資金周轉吃緊, 後來在上奇大股東宏碁集團伸出援手下,暫時度過難關,但這也讓宏碁等大股東興起處分上奇持股的念頭。

能率深入了解上奇後,認為上奇的通路事 業有大展身手空間,於是從宏碁與創投名人邰中和手上吃下上奇二五%股權,入股成本也在上奇當時的每股淨值六元上下。

入主上奇後,能率調整策 略,結合集團資源擴展上奇在中國軟硬體代理市場,迅速使上奇轉虧為盈。同時,能率集團也規畫把原有的辦公室設備代理通路事業,與上奇進行整合。因前景深具 想像空間,上奇股價從能率入主減資後重新上市的十三.七元,上漲至迄今的三十元。

另外,營建商夆典科技轉投資的光碟片廠豐聲科技,也是因為 光碟片產業多年不景氣而虧損連年。夆典為了止血,聚焦營建與機電本業,於○八年決定淡出豐聲經營,將股票轉讓給能率集團。能率集團目前持有豐聲一一.六% 股權,是股權最大的單一股東。

入主豐聲後,能率依樣畫葫蘆,將旗下轉投資的粉末冶金廠毅金併入豐聲,協助豐聲轉型。在能率集團的規畫下,豐 聲未來將生產鏡頭光學環,納入能率光學產業供應鏈的一環。豐聲自能率入主後,減資重新掛牌上市,股價從十元一路飆漲至五十四元,身為大股東的能率自是豐聲 股價大漲的最大贏家。

從怡安科技、上奇與豐聲的三個購併案可歸納出,能率集團趁著上市櫃公司經營瀕臨崩潰之際,掌握危機入市原則出手進行購 併。為了不引起市場波動,增加收購困擾與難度,能率不喜歡從市場公開收購或搞惡意購併這一套,而是盡可能與大股東先進行充分溝通,讓整樁購併案更順利、更 單純化。

﹁借殼上市﹂之所以惡名昭彰,是由於早些年台灣某些股市大戶行借殼上市之名,行掏空公司之實,引起投資人反感。

然 而,能率的借殼上市卻反其道而行,在入主被借殼企業後,反把能率集團下獲利優秀的事業體灌入被借殼企業,一方面達到快速上市目的,省下一筆可觀的申請上市 費用以及時間與人力,同時讓原有企業的散戶股東獲得解套、甚至是獲利的機會,達到雙贏。

借台日交流 挖掘潛力企業能率集團總裁董炯熙謙言,他不懂高科技產業,因此,進行購併時對原有企業的經營團隊總是禮遇有加,並對其自主權給予充分尊重。

詮 訊出身的佳能總經理曾明仁即指出,佳能購併詮訊後,新老闆董炯熙不但連佳能都交給他全權經營,後來能率陸續購併的致伸與明基數位相機部門,均是由他所提 出,並獲老闆充分支持而成案。﹁他除了春節過完開工時帶領主管拜拜,發發紅包外,幾乎很少進佳能,通常都是我到台北市能率總部向他報告佳能情況!﹂曾明仁 說。

董炯熙體認到,佳能一年約五百億元營收,未來難與一線電子專業代工廠(EMS)競爭;因此,於○七年七月時,決定放棄佳能經營權,將大 部分持股轉讓予華碩,引進華碩入股佳能,雙方成為盟友(能率對佳能持股目前僅剩○.四%)。

由於當時華碩與佳能換股比為一比一.七一,佳能 原本就處於折價,加上華碩股價當時逼近一百元,把佳能股票轉換成華碩股票的能率集團,因華碩股價近二年來表現不理想(目前有五十六元),帳面虧損慘重,反 而是能率這幾年來最﹁失敗﹂的一筆投資。

﹁童子賢每次看到我都連聲說,歹勢,股價跌這多;我一直安慰他說,我對華碩長期發展有信心。﹂董炯 熙甚至表示,等和碩自華碩正式獨立後,還要加碼和碩,以示對佳能盟友的支持。

董炯熙近來熱中於台日商務交流協進會的籌辦,並擔任副理事長一 職。董炯熙希望藉這個平台加強台、日雙方的技術交流,並協助台灣企業引進日本先進技術共同研發。他表示,台、日技術交流的過程中,或許會發掘到一些深具潛 力的中小型精密工業投資標的,未來能率集團甚至考慮入股投資。

這位投資大亨,未來會在台股中搜尋怎樣的殼?製造何種飆股,值得拭目以待。

飆 股製造機

能率集團點股成金

時間投資標的成就股價表現2002年佳能購併詮訊 佳能成功轉型成數位相機全球第一大代工廠佳能股價從26元漲至53元2003年能率入主怡安科技注入數位相機機殼廠應華營收,怡安改名應華 應華股價從17元漲至160元2005年能率入股上奇協助上奇拓展中國市場通路,中國營收已占上奇4成上奇股價從11元漲至30元2007年 能率轉讓佳能持股予華碩,取得後者約1%股權為佳能找到富爸爸,強化佳能在成本與客戶拓展的實力 華碩從2年多前近100元價位重挫至56元,但佳能股價依然持穩2008年能率入主豐聲割捨光碟片市場,毅金併入豐聲,轉型為光學零組件廠 豐聲股價從10元漲至54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01

「磚頭出口」- 香港新經濟, 點石成金!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024672

我貓王對香港的政治不太感興趣,之前我自認為親人士,今我發現自己的歸屬感不知到哪裡?我們這些窮書生,在香港已沒 有發展的土壤了,該往哪裡走?不如返國內退休去及做義工,國內的地方政府說他們已累積了相當的財富,不需要外地支援了!換言之,需要支援的是我們這群土生 土長的「港燦」。

三年前我貓王寫過一篇文章名叫《曾俊華比董建華更敗家???》,我可能罵錯 了人,這位洪門弟子根本聰明絕項,根據比熊彼持(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新經濟理論謂,當經濟了無生氣的時候,它必須要新元素加入,才可以擊出新浪花,這就是十年前財經人士常掛在口邊的所謂「新經 濟」。「新經濟」就是新行業、新技術、新管理等,朋友告訴我這兩年香港出現了一個新行業,這個行業史無前例,並且多得官商的高度合作才可以促成!那就是 「磚頭出口」行業!嘩!嘩!香港地少,哪裡提供土壤生產磚頭?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財技搞得出色!只要磚頭運進港,這裡的磚頭即時被點石成金!磚頭點 了成黃金,就可以高價換為現金!這樣的新經濟真正利害,它為政府庫房不知帶來多少收入,它提供了3%GDP增長,4%的就業率!填補了其他行業萎縮的空 隙!偉大!

「磚頭出口」這個行業偉大之處!它不僅為香港的經濟數據提供了增長點,它亦為漸漸 落後的香港企業提供可貴的資金!須知道現在香港的品牌風魔全國!無奈,地產發展這大型項所需的資金龐大!港企難以與央企、國企相競爭,而國內發展又機會多 的是,港企需要的是資金! - 資金、資金、又是資金,有了資金就可以在這高增長的商業樂土裡打滾,打併賺戰、發展新項目!憑藉著「磚頭出口」的新工業,只要港企在本地變出更多的磚頭, 高價出售後就有豐厚收入的資金,有更多的資金回巢,自然可以在國內變更多的磚頭!這簡直是一個魔法的新工業!「磚頭出口」這個業務為這裡的企業打下百年的 基業!香港是培養精英之地,本地的大學亦為國內訓練了不少精英,這些精英已不優沒有出路了!

我 貓王這個老頭,早年申請理工大學的MBA課程失敗了,失意非常!事實我們這等「港燦」已不適合時宜,怎可能為香港未來創富,香港的學院不歡迎你!無可奈何 也得接受現實,「新經濟」需要新人類、新思維;營商如是、房地產如是、炒股如是!我落後,我無能!看!我們土生土長的「港燦」已變成小數民族;中國的小數 民族老是住在偏遠的地區,香港實在生活迫人,也許我們小數民族可以往哪裡走?我貓王我以往哪裡跑?跑到國內的小城教人彈flamingo吉他?或跑南美教 普通話?嗚呼的幻想!生活多享往啊?肯定一句,除小量積蓄以外,走的時候不會帶走一點香港留給我的東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13

點石成金 基金經理的私人教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892

集東方哲學、神經科學、體育訓練方法和統計軟件為一體的交易訓練,在金融投資圈里悄然興起。交易員轉做訓練師,幫助基金經理擺脫投資情緒,更加嚴格地執行投資紀律。這種趨勢,在主動型對沖基金的業績連續五年跑輸指數以後尤為明顯。Howard、GLG 等對沖基金和德銀資管都坦誠在給自己的基金經理或者交易員做交易培訓。數據統計分析軟件在挑選基金經理,分析基金經理投資風格和性格優勢、缺陷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當基金經理在犯同樣的錯誤時能夠予以警告。神經科學的應用則體現在對投資者的潛意識分析,避免幼時養成的不良習慣或心理陰影影響投資決策。基金經理的“私人教練”,給他們動力和壓力,幫助他們擺脫投資情緒,更嚴格地執行自己在清單上所列出的投資紀律。Graham Davidson是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倫敦分部的外匯交易員, 他的情緒正前所未有地低落著。做外匯交易15年,無論在悉尼、紐約還是倫敦,他總是能賺錢。直到2011年冬,好運似乎不再眷顧他了,他所有的交易都是虧損的。他開始帶著自我懷疑做決策,抱著猶豫的心態做交易。他剛一平倉,市場就反轉,把他甩的很遠。“我的交易策略靠譜嗎?我應該持倉多久?”,他每天被腦海里類似的問題困擾著。他只好尋求同事幫助,同事把交易訓練師推薦給了他。幾十年前,訓練師或者說教練,從體育場走進了高管的決策室,但在金融領域的滲透卻止步不前。不過這種情況在主動型交易基金業績連續五年跑輸指數之後出現了改變。盡管很多資產管理公司拒絕透露是否做交易訓練,但是包括Howard資產管理公司、GLG Partners、Tudor投資公司以及億萬富翁Steve Cohen管理的SAC資本顧問公司,還有德意誌銀行的資產管理部門等都坦誠在給自己的基金經理或者交易員做交易培訓。交易訓練集東方哲學、神經科學、體育訓練方法為一體,旨在為客戶提高投資收益。與此,借助數據分析來幫助訓練師做交易訓練的軟件公司也方興未艾。它們稱能幫助投資者以及投資訓練員發掘人性中潛在的優勢和劣勢。Essential Analytics就是這樣一家公司,由Clare Flynn Levy 去年在倫敦成立。現年40歲的Levy曾是Avocet資本管理公司的財富經理和德意誌銀行的資產經理。她辦公室的墻上投射著一組組的數字矩陣圖案。“這些就是能使你“點球成金”的數據了”, 她說。《點球成金》是邁克爾·劉易斯的書名,該書是關於美國職業棒球聯盟隊奧克蘭運動家隊總經理Billy Beane的職業生涯的。通過數據找尋那些有潛力但是卻被別的隊伍忽略的運動員,Beane組建的隊伍可以匹敵資金更雄厚的對手。Levy說,她大部分的客戶只關註利潤和損失,因為這是他們獎金多少的決定因素。但是利潤和損失並不能很好地衡量一個交易者或者基金經理的能力,因為運氣的成分也很高。而她的軟件統計的數據則更富於啟發性。例如,其中的一個核心數據就是“命中率”,也就是投資者正確預測市場或投資標的走向占所有預測的比重。另一個就是“回報率”,成功投資的收益除以失敗投資的虧損。Levy所說的數據軟件優點大致可以概括為:發現投資風格:可以分析出基金經理是擅長短期還是長期投資,擅長大市值還是小市值股票,擅長做多還是沽空。提示虧損習慣:它能提示會令基金經理虧損的習慣,例如在貼水的時候過早平倉等。克服投資缺點:通過發出警告的方式,避免客戶重蹈覆轍,重新調整戰略。GLG是英仕曼集團旗下大型對沖基金,管理著280億美元的資產。其旗下的歐洲多空型對沖基金,在2009到2013年間的平均回報率達9.5%,該基金就在用Essentia公司的軟件。現在和GLG合作的是Lawrence Evans。在做交易訓練員之前,Evans是華爾街著名投行所羅門兄弟的交易員。他讓基金經理們列清單,把自己認為成功投資所需要的要素都寫上,然後照著這些要素去考察自己,是不是把最大的倉位投在了最有可能成功的投資標的上。Evans認為:列清單是件很平常的事,就像寫日記一樣簡單。但是它很管用。除了列清單,有的教練還會對客戶做心理分析。紐約的Denise Shue,也是從交易員改做交易培訓師的。她認為自童年時期便植根於投資者身上的潛意識對投資者如何做出市場反映有很大影響。她就曾幫助過固執地堅守自己的倉位只為了證明自己有多聰明的投資者。和體育競技場上的運動員一樣,許多基金經理或者投資者對此類的心理分析和訓練也抱著懷疑的態度。New Frontier Advisors資產管理公司的CEO Richard Michaud 就說:有些投資心理訓練不僅是不靠譜的投資實踐,甚至連心理學都算不上。心理訓練可能會使得基金經理產生自我懷疑,而且也不利於投資者實踐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投資組合理論註重分散風險和所承擔的風險與收益之間的平衡,這才是資產管理中最重要的原則!來自紐約的交易培訓師Doug Hirschhorn對此有著自己的看法:你雇傭我的目的又不是讓你自我感覺良好或者取悅你。就像私人教練一樣,我的作用是給投資者提供外生的動機並在必要時進行問責,使投資者能夠拋開投資情緒,更加嚴於投資紀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01

沒人做的檢測生意 宜特卻能點石成金 蘋果、戴爾都不可或缺的「晶片電子醫院」

2015-09-21  TWM

提供晶片與系統檢測驗證的宜特科技,已有「電子業醫院」美名,如今不只是台積電、聯發科等半導體公司需要它,戴爾、聯想到蘋果不能沒有它,現在連營收規模大五十倍的德國大廠,都已親自上門求親。

當電子業景氣急凍,裁員、無薪假消息頻傳,卻有科技公司連續在七月與八月創下營收新高紀錄,它是電子產品檢測驗證公司──宜特科技。

很難想像,宜特二十一年前成立時,台灣根本沒有人想做這一行,二十一年過去,宜特不但成為台積電、日月光等半導體大廠離不開的技術奧援,更是品牌大廠戴爾、蘋果品質把關不能缺少的關鍵夥伴,如今可說是亞洲最知名的IC與系統可靠度檢測驗證公司。

「我的方向就是『人家越不想做的,我就越要做。』」說話的是宜特董事長兼總經理余維斌。憶起一九九四年創立宜特的過程,他笑說自己真的是「一股勇氣」。

當年在工研院工作的余維斌,因為出差歐美,意外嗅到一門台灣沒有做過的特殊生意商機—— 當晶片的醫師。也就是要在IC設計公司試產晶片後,幫忙進行檢測,並提供電路修改服務。除了找出病灶,更要進行治療,就像一家專為晶片而生的電子醫院。

電腦巨擘找上門

接戴爾單成轉骨契機

而就如同日月光先進半導體系統創新研發中心處長林悅農所說,因為小量檢測訂單,一般封測廠不自己做,加上驗證機台價格昂貴,廠商多不會自行建置,成了宜特切入利基。

不過,這條路在一開始並不好走,「一周接個一、兩件(案子),每一件的費用大概是一至兩萬元。」然而余維斌當初光是買下全台灣第一台晶片檢測與電路修改機台,就花了九五○萬元,要回本都很困難。

面對訂單不可預期的市場,只能有單就接,咬牙苦撐。「剛開始人家也不相信你會做,但當他發現你提供的技術服務還不錯,就會口耳相傳。」靠著客戶口碑推薦,宜特逐漸從一周一、兩次的接單,一路累積到上千名客戶數。然而,真正讓宜特「轉骨」成為一家國際級的晶片檢測驗證公司的契機,要回溯到○二年。

當時,宜特還是一家沒有公開發行的小規模公司,卻因為幾份電腦供應鏈廠商提供的宜特檢測報告,引起電腦大廠戴爾的興趣。「以我們當時的規模,要接下戴爾這樣的客戶其實很吃力。」宜特總業務處副總鄭俊彥直言,從戴爾找上門一探宜特究竟,到戴爾認可其能力,要求旗下供應商必須送來宜特驗證的過程,就是一段為時將近一年的考驗。

這段時間,宜特不僅要達到戴爾對於品質檢測驗證的要求,正確地理解戴爾對於標準與規格的需求,同時要重新建置內部系統,檢測驗證等服務都要精準符合預期的時間。

但辛苦是值得的。通過戴爾的認可後,宜特一舉將業務從半導體晶片檢測驗證擴大至系統可靠度業務,讓宜特迎來一波快速成長。從營收數字來看,○二年一.八億元,○三年與○四年分別跳增至二.六五億元與四.三億元。

宜特的實力,就連競爭對手閎康的內部主管都不免佩服:「宜特可靠度驗證可說是沒有競爭對手,閎康也投入這項業務多年,仍難以追上宜特。」檢測業內人士也直言,「設備只要有錢就能買,但精準檢測,甚至提供電路修改服務,要靠人才和經驗,不是競爭對手一、兩年可以追上的。」正因如此,宜特不僅在電腦供應鏈扮演不能缺少的角色,到了手機時代,就連對品質要求最嚴格的蘋果供應商也紛紛找上宜特。一位半導體分析師透露:「宜特的可靠度、測試能力很強,蘋果的各種晶片,它幾乎都有能力檢測。」

攜手德凱結親家

提前布局車聯網晶片市場

現在宜特不但樹立同業難以追上的門檻,還吸引一家去年營收是宜特五十倍,並且是德國最大汽車檢測公司德凱︵DEKRA︶找上宜特談收購事宜。

「兩年前,德凱來敲門時,我們還不是很清楚這家公司,當然也沒有賣掉公司的打算。」鄭俊彥透露。就在宜特內部商議的半年時間內,德凱又繼續尋找其他標的,晃了一圈,發現並沒有比宜特更好的標的,雙方才繼續談這門親事。

向來對於公司未來布局有明確方向的余維斌內心清楚,宜特要能在未來幾年保持爆發性成長與競爭優勢,必須跟上趨勢,率先布局,而車聯網就是他眼中閃亮的未來。「以後一輛車上可能會有一千個晶片。」余維斌笑說,這就是宜特的機會。

所以,最後余維斌決定以「嫁女兒」的方式,將原本占宜特營收約兩成的車用檢測的業務單位切出去,與德凱合資成立名為德凱宜特的公司,並且讓德凱占股五一%,具有公司主導權。而持股比重四九%的宜特未來雖然只認列德凱宜特的獲利,但可望因為德凱接下更多車用IC的檢測驗證訂單。

余維斌的策略是:「我要找全世界在這一領域最大的公司,過去,我不知道要花幾年才能打入賓士,但這些大車廠都與德凱有多年合作關係,所以一旦宜特與德凱成親,宜特可能就很快打進了。」余維斌讓當年沒人想做的生意,在二十年後成了全球電子品牌與供應商都離不開的黃金事業。但他不滿足,接下來,還要跨大步搶進車聯網市場。

宜特科技小檔案

成立時間:1994年

負責人:余維斌(中)

資本額:4.65億元

主要業務:電子產品驗證服務主要客戶:蘋果、日月光、

台積電、戴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14

【財技】蘇州首富陳建華“點石成金”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798&summary=

【財技】蘇州首富陳建華“點石成金”

2017年3月14日,停牌129天的恒力股份(600346)在爭議聲中複牌。不出外界所料,股票開盤後連續兩個交易日迎來一字漲停。


在此前的2017年1月25日,恒力股份披露資產重組預案稱,擬作價83.11億元購買實際控制人範紅衛、恒能投資合計持有的恒力投資100%股權(主要資產是恒力石化);作價31.99億元購買恒能投資、恒峰投資合計持有的恒力煉化100%股權,同時擬募集配套不超過115億元,全部用於恒力煉化項目建設。


不過,由於標的資產恒力投資此前兩個年度分別虧損9.99億元、5.08億元,加之恒力股份實際控制人曾承諾“在恒力石化年度經審計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正且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條件下,願將恒力石化整體註入上市公司”,上述重組預案立即引來交易所及資本市場的強烈關註。


上交所三輪問詢過後,2017年3月13日,恒力股份在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以99.15%的“同意票”審議通過了《關於實際控制人不違反前次承諾》議案。這使其上述資產重組計劃得以順利通行。


一場備受關註的重大資產重組,將行事低調的恒力股份實際控制人陳建華、範衛紅夫婦推上風口浪尖,陳氏夫婦的創富經歷也成為輿論關註的話題。


以2017年3月15日10.26元/股的股價折算,恒力股份當日總市值達到290.36億元,陳建華、範衛紅夫婦通過恒力集團持有該公司53.14%股份,該筆股份市值已達到154.3億元。事實上,恒力股份業務收入僅為恒力集團的10%,若算上恒力集團旗下90家未上市公司資產,陳氏夫婦財富勢必會超過200億元。


新財富500富人榜顯示,2015年之前,陳氏夫婦財富僅在100億元規模徘徊。這意味著,伴隨著恒力股份的借殼上市,陳建華家族財富增值已超過百億元,財富量級再上臺階。


泥匠出身的陳建華通過經營廢品收購積累了第一桶金。本世紀初期,完成原始積累的陳建華加速南征北戰,旗下產業遍及蘇遼等地,構建起以化工化纖為主業的多元化生意版圖,打造出營業規模高達2000多億元的恒力集團。


不過,由於傳統化工化纖產業產能過剩及日漸疲軟,恒力集團遲遲難以進入資本市場,這使也陳氏夫婦創富生涯一度遭遇瓶頸。不過,縱使資本市場監管趨嚴,陳建華在傳統化工行業“點石成金”的夢想終得如願以償,實現了自身財富的逆勢暴漲。


陳建華是如何在傳統行業“點石成金”,實現連環暴富的呢?解開陳建華家庭的財富之謎,我們先從陳建華的創業開始說起。

 

發跡蘇南,財富十年兩級跳


蘇州市吳江區的盛澤鎮地處江蘇省最南端,自古以“日出萬匹、衣被天下”聞名於世。明清之時,吳江已是絲綢紡織重鎮,與臨近的蘇州、杭州、湖州並稱中國四大“綢都”。


如今的盛澤鎮依然鐘靈毓秀,頭頂“中國第一大鎮”的光環,富庶不減明清。該鎮不僅培育了如恒力股份(600346)、南極電商(002127)、東方市場(000301)、德爾未來(002631)等A股上市公司,更誕生了“蘇州首富”陳建華。


經營廢絲生意,逆襲“百萬富翁”


關於陳建華的起家史,媒體雖已掘地三尺,但由於陳建華處事頗為低調、加之年代久遠,諸多細節難以考證。其家鄉流傳的版本多是陳建華早年做泥瓦匠、收廢品的碎片傳說。


公開資料顯示,陳建華1971年出生於蘇州市吳江區南麻鎮中旺村。1984年,由於家里無力承擔學費,舞勺之年的陳建華無奈輟學,落為建築工地上的泥瓦匠。不過,由於一次事故摔傷,陳建華此後無力繼續在建築行業謀生,轉行以收廢品為業。


陳建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稱,“騎著自行車到盛澤,到浙江嘉興那邊去收,一天收一兩百斤,每天能掙二、三十塊錢。”陳氏早年的合作夥伴也證實,“一開始搭夥收廢紙板,後來收廢絲……”。據傳,經營收廢絲生意,陳建華已賺到了200萬元。1990年代初期的百萬財富堪稱巨額。這意味著,20歲出頭的陳建華已是令人艷羨的“百萬富翁”。


收購鄉鎮企業,華麗轉身民營企業家


1994年5月,蘇州市吳江區的“南麻鎮辦集體織造廠”對外出售,陳建華以生意上的積蓄加之部分舉債,以369萬元的價格收購該工廠,後將其更名為“吳江化纖織造廠”。


恒力集團官網寫道,“1994年5月,年僅24歲的陳建華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以369萬元購入鎮辦企業原吳江化纖織造廠,開始了實業平臺的創業歷程”。取得吳江化纖織造廠,被認為是恒力集團的創業起點。


被“民營企業家”身份的陳建華接手之後,員工覺得吳江化纖織造廠前途未蔔,隊伍一度動蕩、員工紛紛離職。不過,陳建華通過整改欠薪、三角債及內部腐敗等管理問題,並舉債購置1200錠網絡車,在設備及場地方面大舉擴張,企業經營狀況很快扶搖直上。


“重點發展前道(網絡、整經),以銷售原料外發織機加工方式發展生產,從100臺發展到600多臺,家庭型織機戶遍及江、浙臨近7個鄉鎮。”數據顯示,1995年,吳江化纖織造廠盈利已逾千萬元;1996年,該廠的盈利進一步增至2700多萬元。


綜上可見,陳建華用約莫10年從“輟學生”華麗變身為蘇南首位“民營企業家”,完成了從不名一文到百萬富翁,再晉級“千萬富翁”三級連跳。


由於產權關系不明晰、企業激勵不足等問題,早年的鄉鎮企業被私人收編的現象在蘇南地區甚為普遍。如今大名鼎鼎的“蘇南模式”的企業,如沙鋼股份(002075)、紅豆集團(600400)等企業均始於該模式。


一方面,鄉鎮企業通常以類似國企MBO等手法,將其變身為原企業的創辦人等管理層控制或所有。不過,無論是沙鋼股份掌門人沈文榮,還是紅豆集團的現任老板周海江,無不是由鄉鎮企業原來的高層管理者轉身而來。與“蘇南模式”多數企業家不同的是,陳建華原是與“南麻鎮辦集體織造廠”毫無關聯的“外人”。南麻鎮辦集體織造廠出售之時,該鎮相關領導並不願意將其售予私人,況且陳建華還是一位年僅24歲的“年輕小夥”。但是,陳建華最終還是順利拿下了該工廠。這足見陳建華天賦異稟,並非等閑。


另一方面,受制於國企或集體企業的時代背景,同時代的人,如同期的蘇南企業家沈文榮、周海江等人,甚至於同時代的柳傳誌、郭廣昌、陳東升等人,他們並無太多的個人財富。但彼時的陳建華可謂財大氣粗,贏在高起點上了。

   

問鼎首富,南征北戰多元擴張


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的陳建華,加速了產業版圖的擴張。本世紀初期開始,陳建華在吳江化纖織造廠基礎上,大力擴張和升級了原有的化纖生意。恒力集團官網顯示,“2002年11月,江蘇恒力化纖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另外一份資料顯示,2002年11月,一家名為“允春集團”的香港公司獨資成立了“江蘇恒力化纖有限公司”(下稱“恒力化纖”),註冊資本5000美元。次月,吳江化纖廠從允春集團手中受讓恒力化纖的75%股權。2003年11月,允春集團所持恒力公司的25%股權,轉讓至陳建華妻子範衛紅以及其大舅哥範福興旗下公司德誠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德誠利”)。


由於起初為香港公司的獨資企業,恒力化纖於2002年11月取得了外資企業的身份,並由此獲得政府部門的財稅政策優惠。這其中,“允春集團”不乏也是陳建華旗下公司的可能。經過2007年8月、2009年11月等多番股權變更,上述恒力化纖最終變身為陳建華旗下的恒力集團子公司,該公司也成為恒力集團旗下最重要的資產之一。


此後數年,恒力集團的跨區域、跨產業擴張可謂突飛猛進,不僅從蘇州走向江蘇,更北上遼寧,業務領域還從化纖領域延伸至石化、房地產等領域。


2007年8月,恒力集團將旗下的工業園遷移至江蘇宿遷。2009年10月,在恒力(宿遷)工業園二期項目開工儀式上,該項目被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評價為“全省南北轉移規模最大、速度最快、檔次最高”項目。2010年1月,恒力集團進軍石化產業,在大連長興島建設恒力石化產業園,260億元的巨額投資一度引發各方關註。


此外,陳建華還采用外延式的並購,迅速堆積旗下的生意版圖。2004年5月,陳建華收購了蘇州吳江同里湖度假村股份有限公司,進軍酒店行業。2006年4月,恒力集團收購了蘇州蘇盛熱電有限公司,進入熱電行業。


歸結起來,10余年的南征北戰,恒力集團從紡織化工主業,擴展至紡織織布、蒸汽熱點、金融服務、酒店、房地產等眾多行業,旗下控股14家企業,業務遍及蘇州、大連、宿遷、南通、營口等地,陳建華的商業帝國頗為龐大。其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恒力集團2016年實現總營收2516億元,屬於國內最大的滌綸長絲生產商。


隨著生意規模的膨脹,陳建華的個人財富也隨之水漲船高。2011年新財富500富人榜顯示,年僅39歲的陳建華以145億元身家問鼎“蘇州首富”寶座,排名全國48位。


不過,由於恒力集團旗下主營業務乃是圍繞化工業務產業鏈上下遊的擴張,屬於傳統的化工產業,這使之旗下資產呈現兩個明顯特點。


其一,旗下產業經營的投入大、資產回報率低,呈現“粗放型”特征。財報數據顯示,2012年-2014年,恒力集團的凈資產回報率最高僅有4.86%,凈資產最高不過85.45億元,凈利潤最高4.15億元(表1)。從總資產與凈資產對比可見,恒力集團經營的“負債驅動”特點非常明顯,更多呈現出“低質量擴張”的特征。


其二,業務增速緩慢,甚至處於下滑態勢。表1所示,恒力集團2013年、2014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7.26%、7.39%,僅近似於同期國內GDP增速;2014年的總資產指標較之前一年度下滑-3.9%。



總的來說,雖說恒力集團的總營業收入規模高達2000多億元,但由於身處傳統產業,企業盈利能力較低,恒力集團的產業布局及內生造血能力,使陳建華遲遲無緣資本市場。


本世紀初以來,中國經濟勢如破竹,眾多行業民營企業在A股市場或海外市場完成IPO,創業者身家也實現幾何級數增長。2012年,恒力集團也計劃將旗下資產進行IPO、開啟上市輔導,但2013年恒力股份沖刺A股IPO折戟。


由於轉戰A股不力,陳建華的個人財富始終在百億規模徘徊不前。新財富500位富人榜顯示,陳建華2013-2016年的財富分別為110億元、115億元、100億元和100億元,相應的名次分別為第66位、92名、144名和277名,相對排名連年滑落。在第二輪創富階段,“贏在起點”的陳建華不斷被同時代成長起來的創業者甩在後面。

   

轉戰A股,非市場化取“殼”


資本市場的“點石成金”效應,陳建華已然明了。將實體資產嫁接到資本市場,完成旗下資產證券化,陳建華期盼已久。沖刺IPO失敗之後,陳建華將登陸資本市場的希望寄托於借殼上市。取得上市“殼”資源,也成為陳建華夫婦新一輪創富的轉折。


2015年8月20日,大橡樹(600346)公告稱,經大連國資委批準之後,該公司原控股股東大連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連國投”)以5.84元/股的價格,將其所持的2億股大橡樹股份轉讓至恒力集團,交易總價為11.7億元。交易完成後,恒力集團以29.98%持股比成為大橡樹新任第一大股東。這意味著,恒力集團正式取得“殼資源”,陳建華的資產證券化計劃完成了最關鍵一步。


輕而易舉取得的“殼”


為什麽稱之為“最關鍵一步”?不妨看看當時A股市場的借殼行情。2008年至2013年間,上市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案例較少,而到了2014年至2015年,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呈火爆增長。Wind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5年,借殼方並購對價均值從26.1億元增長到近8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0%。僅2015年,A股市場發生了以借殼為目的的重大資產重組77起,涉及交易總金額高達4061億元,占全部資產重組案例交易金額的21.75%。


這其中來自幾個因素的影響:漫長的IPO排隊、“中概股”回歸浪潮、戰略新興板及註冊制延遲,以及私募基金和類金融機構借殼的暫停等。大量擬登陸資本市場的企業把目光投向了借殼上市。可以說,2015年,A股市場的借殼、炒殼的生意異常火爆,中小市值個股屢屢被爆炒,“殼”資源價格高企,可謂“一殼難求”。


市值較小、債務清晰、運營能力差的“殼”頗受市場追捧。也正是“殼”資源的緊俏,被借殼方對於借殼方也變得越來越挑剔。在借殼雙方的談判中,出讓殼資源方身處主動,而借殼方往往處於被動地位。眾多企業苦於借殼無門,數年被拒於A股市場門外。


這意味著,在彼時的借殼環境下,借殼上市通常頗為艱難,能否順利買殼成為上市的關鍵節點。如上文所述,身處傳統的化纖行業的恒力集團,雖說已是行業龍頭企業,但恒力集團有限的盈利能力,加之IPO排隊及嚴審,此類企業的IPO過會率通常較低。


從另一個角度說,隨著化工行業向來競爭激烈,行業中的企業如榮盛石化(002493)、恒逸石化(000703)、桐昆股份(601233)均已先後登陸A股市場,紛紛加大產業鏈布局力度。恒力集團也急需資金強化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也就是說,借殼上市既是恒力集團或旗下資產實現上市的必經之路,也是強化市場競爭的“不得已”之舉。如此局勢,恒力集團的議價能力勢必很薄弱,被借殼方實際控制人大連國投對於借殼方恒力集團的頗為挑剔或在情理之中。


不過,兩項細節表明,恒力集團的買殼之路易頗為順利。一是,神速的買殼動作。自2015年6月30日大橡樹公告控股股東擬轉讓公司股份公開征集受讓方起,到2015 年 8月20日恒力集團正式上位,與我們通常想象的“談判拉鋸戰”不同,這個股份受讓的談判及交易耗時僅短短50天時間。


二是,受讓價格的驟降。2015年6月30日,大橡樹公告控股股東擬協議轉讓公司股份公開征集受讓方,彼時股份轉讓的基準定價為13.44元/股。“該項股份轉讓價的定價依據源自國資委相關的國有股份轉讓規定,依據公告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不過,恒力集團2015 年 8月20日最終的受讓價格為5.84元/股。定價依據則是“本次股份轉讓綜合考慮大橡樹的實際價值,並參照大橡樹股票近期二級市場交易價格等因素”。可見,恒力集團最終受讓股份價格低於基準定價的56.55%。


在火爆的借殼行情之下,恒力集團又以折價56.55%的價格抄底,奪得上市公司“殼資源”。這一結果顯然難以用市場化的邏輯來理解。那麽,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是怎樣“砸中”恒力集團的呢?


逆勢重金投資東北


一家發端於江蘇的民營企業,輕易取得大連國資委旗下炙手可熱的“殼資源”,這種“老鼠掉到米缸里”的故事,在外界看來像似個謎團。分析恒力集團在東北的投資情況,或有助於揭開謎底。


2010年1月,恒力集團與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約,擬投資260億元在該島建設石化產業基地。而恒力集團2012年度的營業收入為211.59億元,照此推斷其2010年的營業收入應不足200億元。這意味著,該項投資規模額度至少是當年全司營業收入的130%,恒力集團投資大連的力度可見一斑。


項目推進的過程更堪稱神速。資料顯示,大連市長興島管委會招商僅有6天,時任恒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便前往考察,並於2周之後簽署上述投資協議。之後,恒力集團1個季度時間完成奠基,半年時間完成全部采購,7個月安裝完畢設備、2年時間填滿了3平方公里的海面……恒力集團以驚人的速度建成了全球產能最大的PTA工廠。


恒力集團在官網中寫道,“2010年,恒力集團跨出江蘇,北上遼寧,投資建設恒力石化(大連長興島)產業園。三條PTA生產線的建成投產,使產業園成長為全球規模最大的PTA生產基地,這是一個石化王國恢弘畫卷的起筆”、“恒力集團的又一個鴻篇巨制……拉開帷幕”。


數據顯示,繼2010年之後,恒力集團此後再度投資340億元。2015年底,恒力集團稱用2年半時間,實現上述項目年產值2300億元。截至2016年,恒力集團先後在大連成立恒力石化、大連恒漢、恒利投資等8家公司。其中,恒力煉化項目總投資740億元,投產產值已過1000億元。


不過,與恒力集團火熱的投資動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北的經濟環境普遍被認為不適合民營企業的生長。自2003年“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計劃”啟動以來,眾多的國企被政府巨量的投資救活,東北地區的國企力量頗為顯赫。時間推移至2013年,隨著上一輪“振興計劃”的結束,昔日高速增長的東北經濟逐漸顯現低迷疲軟,東北地區的傳統產業過剩現象頗為明顯。


數據顯示,2015年東北三省GDP增速位居全國倒數後5位,處在全國4大經濟板塊中總體指標之最後位置。2015年以來,東北三省的經濟指標及GDP增速仍處於全國後列,尤其遼寧省以1.9%居全國倒數第一。


在東北以國企經濟占主體的市場環境里,民營企業很大程度上成為國有企業的配套、乃至依附或者寄生,通常在產業鏈中位於下遊。這對精明的蘇南民營企業家而言,東北的營商環境難稱如意,並不適宜大規模投資。2009年7月,吉林省最大的鋼鐵企業通化鋼鐵集團,由於股權調整引發群體性事件,該公司老總被工人打死。“通鋼事件”之後,不少民營企業家“用腳投票”撤離東北。


蘇州的民營企業家,如金螳螂(002081)董事長朱興良、沙鋼股份董事長沈文榮、波司登集團(03998.HK)董事長高德康、亨通光電(600487)董事局主席崔根良、東山精密(002384)董事長袁富根等人,無不對東北的招商引資皆敬而遠之,唯獨恒力集團陳建華逆勢投資。在“恒力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官網新聞上,恒力集團開篇醒目地指出,“這是國家煉油行業對民營企業放開的第一個大型現代化項目……”在外界看來,陳建華與眾不同的投資思維,頗為蹊蹺。


獲得饋贈的“禮物”?


連續兩次重組被否決的“大橡樹”,被恒力集團精準“抄底”,陳建華究竟是如何輕易取得“殼”公司?這是否與其巨額投資大連有關?為理清二者之間的關系,我們再看看“殼”公司大橡樹的狀況。


大橡樹1999年3月成立於大連,2001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該公司屬於中國橡膠塑料機械行業的主導廠和出口基地,是該行業內唯一的國家一級計量單位。該公司原是大連國資委控制,其通過旗下的大連國投持股41.53%股份。


Wind數據顯示,大橡樹營業收入自2013年開始出現持續下滑,2014年開始出現-1.91億元虧損,2015年該公司凈利潤虧損進一步擴大至-2.43億元。並且,公司總資產增長近乎停滯,資產負債率持續保持在74.92%以上的高位。總的來說,大橡樹早在2014年之時,該公司江河日下,急需外力相助以圖經營扭虧。



為了保“殼”,大橡樹曾在2014年密集停牌、謀劃資產重組。2014年7月,大橡樹公告稱,公司擬與一家名為“卓越鴻昌”的福建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大致方案是,由大橡樹以“發行股份+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卓越鴻昌100%股權,並向控股股東大連國投及其子公司在內的10名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但4個月後,上述資產重組方案被大連國資委叫停。“並購卓越鴻昌項目與大連市國有產業布局的關聯度不完全相符,原則上不同意該資產重組項目”。


2015年5月,大橡樹又公告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但再次以流產告終。2015年6月,大連市國資委表示“你公司本次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收購之資產與大連市國有產業布局不符,原則上不同意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


繼2次重組“被叫停”之後,2015 年6月30日,大橡樹控股股東大連國投則拋出協議轉讓公司股份的方案。受讓公告列出對受讓方的一系列條件,包括“……最近三年(2012 年至2014 年)已經在大連轄區內建設投資總額不少於100億元,並承諾未來3年內在大連市轄區投資建設投資總額不少於200億元人民幣的生產基地”、“……實際控制人具有石油化工產業、港航物流產業等方面的經驗,符合大連市轄區產業發展方向”、“……受讓方 2014 年度經審計的合並報表總資產應不少於200億元人民幣,凈資產應不少於50億元人民幣”等。


符合上述苛刻受讓條件的企業鳳毛麟角。這在外界看來,上述受讓條件似為恒力集團量身定做。果不其然,2015年7月下旬,恒力集團最終受讓上述股份,並順利獲得大連市國資委的“放行”。


一系列的過程巧合不免讓人認為,大橡樹像是大連市方面饋贈予恒力集團的“禮物”。


也就是說,恒力集團買殼的邏輯或在於,恒力集團以巨額的投資換取當地政府對其企業上市的支持。2013年沖刺IPO戰敗,陳建華唯有將目光轉向借殼上市。正是基於前期對大連的巨量投資,恒力集團打通了借殼上市的通道。這為陳建華家族敲開A股大門、實現旗下資產證券化以及新一輪暴富埋下了伏筆。

 

點石成金:環環相扣的資產證券化


恒力集團入主之時表示,“恒力集團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後,將擇機向上市公司註入優質資產”。隨著受讓完成大橡塑29.98%股權,恒力集團向上市平臺註入資產、順勢完成恒力股份的借殼乃是水到渠成之事。


註入優質資產:一石三鳥的借殼上市


2015年8月底,大橡樹對外公布了資產重組方案,恒力集團將旗下的“恒力股份”註入上市平臺。該項重組交易大致包括資產置換和募集配套資金兩項。


一是資產置換。先後剝離原大橡塑名下的全部資產及負債,並以7.2億元出售給大連國投旗下新成立的一家全資子公司。大橡塑再進行註入資產,以4.82元/股的價格定向增發19億股股份購買恒力股份85%的股權,以現金支付方式購買江蘇和高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和高投資”)所持有的恒力股份14.99%的股權。兩項作價合計108.09億元,收購恒力股份99.99%的股權。


二是募集資金。大橡樹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募集16億元資金,該筆募集資金用於支付購買資產的現金對價及補充流動資金。


交易完成後,恒力股份成為大橡塑旗下控股子公司,恒力集團則是大橡塑控股股東,大橡塑隨即更名為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圖1)。



經過前期的IPO沖刺“錘煉”,恒力股份無疑是恒力集團旗下最為優質資產之一。自2012年以來,恒力股份雖說資產負債率連年攀升,但連續3年以上利潤為正值,符合借殼上市的基本條件(表3)。優先註入旗下優質資產“恒力股份”,確保了借殼審批“放行”、確保了恒力集團資產證券化首戰告捷。



表面上看,恒力股份的借殼交易方案形式頗為老套。但仔細推敲不難發現,該借殼方案設計頗為老辣,至少“一箭三雕”。


其一,巧妙組合使用“股權對價+現金支付”,促成借殼上市“無本萬利”。Wind數據顯示,恒力股份借殼上市的市盈率僅14.19倍,尚不及方案發布當日中國化纖行業平均靜態市盈率的1/10。從投入/產出分析來看,恒力集團早前為取得大橡塑29.98%股權耗資11.7億元,但借殼交易募集的配套資金高達16億元。雖說聲稱“該筆募集資金用於支付購買資產的現金對價及補充流動資金”,但事實上該筆14.99%股份折合即為16億元,這筆資金均用於支付和高投資所持有的全部恒力股份的現金對價。


和高投資由陳建華、範紅衛夫婦100%所有。也即是說,配套募集的16億元資金最終流入了陳建華、範紅衛夫婦囊中。這意味著,與購買大橡塑的11.7億元出資相比,陳建華夫婦還賺到了4.3億元。表面上看,恒力集團花費了11.7億元才拿下大橡塑的控股權,但數月之後即可變道收回,並且小賺一筆。從某種意義上說,陳建華夫婦將所持恒力股份股權獲得一定程度的套現,取得“無本萬利”的效果。


其二,恒力股份完成借殼上市,陳建華夫婦的股權財富也水漲船高。Wind數據顯示,2016年3月至5月,恒力集團減持了5.19%流通股份,陳建華夫婦對恒力股份的持股比例從取得大橡樹之時的58.33%降至資產註入之後的53.14%。股票複牌之後,恒力股份股價最高沖上10.26元/股,陳建華夫婦所持上市公司53.14%股份市值達到154.3億元。該筆股份市值已遠超陳建華夫婦前期創業所得財富之和。


其三,陳建華夫婦與其一致行動人絕對控制了上市公司。按照恒力集團2015年2000多億元的營收規模折算,恒力股份營業收入尚不及恒力集團的10%。首批註入的恒力股份資產規模適中,既確保了大股東對股東大會的控制力,也為集團下一步的資產證券化留足了空間。交易過後,恒力集團與其一致行動人和高投資、德誠利、海來得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海來得”)合計持股比例達到81.84%。也就是說,恒力股份的二級市場流通股份比例僅有18.16%。這意味著,陳建華家族全面控制了上市公司股東會,為集團下一步的資產註入上市公司奠定了堅實的股東大會贊成票基礎,呈“環環相扣”之勢。


總結起來,陳建華夫婦在上述借殼交易至少取得三項收獲:一是完成了旗下資產的借殼上市,控制了一家A股上市公司;二是買殼大橡樹投入的11.7億元借助借殼上市實現全部回本,順便還獲得4.3億元利潤;三是獲得市值150多億元的巨額股權財富。


恒力集團的後續資產證券化,在恒力股份2017年1月25日啟動的第二批資產重組得以印證。


註入虧損資產:順理成章的資產證券化


截至2016年11月,包括註入標的資產過戶、增發股份辦理及配套融資在內的事項均已完成,股票簡稱也變更為“恒力股份”。這意味著,恒力股份借殼上市完美收官。


但是很快,2017年1月25日,恒力股份又發布了新一批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作價115億元收購實際控制人及關聯方持有的“恒力投資”100%股權和“恒力煉化”100%股權,並擬定增募集115億元配套資金用於推進“恒力煉化”的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涉及金額合計230億元。


受2017年2月17日證監會出臺“再融資新規”的影響,恒力股份隨後對原擬鎖價發行實現百億融資的方案進行了修訂,重組方案募集配套資金隨後減少至4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恒力投資”100%股權由範紅衛、恒能投資持有;“恒力煉化”100%股權由恒能投資、恒峰投資持有。“恒力煉化”近兩個會計年度分別虧損5844.06萬元和106.21萬元。“恒力投資”同期分別虧損10億元、5.08億元。其中,“恒力投資”的主要子公司“恒力石化”分別虧損9.25億元、5.66億元。


事實上,恒力股份2016年借殼上市之時,陳建華夫婦曾承諾,“將在恒力石化年度經審計扣非凈利潤為正且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條件下,整體註入上市公司”。毋庸置疑,上述收購標的陷入持續巨額虧損,提前註入上市公司,明顯有違上述“承諾”。


該項重大資產重組方案,迅速引發了證券監管層及資本市場的高度關註。上交所對其問詢三次,直截了當地指出“如股東大會表決結果認為違反,應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對於外界對註入巨虧資產的各種質疑,恒力股份解釋為“減少關聯交易”、“完善上遊產業鏈”,並聲稱“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每年生產對二甲苯450萬噸”、“減少進口依存度”,將延伸“芳烴—PTA—聚酯—民用絲及工業絲”的產業鏈藍圖。


與借殼上市完成時隔僅有82天,恒力股份迫不及待地拋出“註入虧損資產”的資產重組方案,其底氣大致源於兩個方面。


一是,註入虧損資產的重組方案,有力規避了“借殼審批”。時下在監管趨嚴,借殼審批無疑是資產重組勝敗的關鍵因素之一。不過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借殼上市的認定條件包括:上市公司的控制權發生變更、上市公司向收購人及其關聯人購買的資產總額占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前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並財務會計報告期末資產總額的比例達到100%以上兩項條件。顯然,上述資產重組並未導致控制權變更,不構成借殼上市,已繞開了監管部門審批。


二是,恒力股份的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僅需經過公司股東會審議通過即可生效,省去了流程複雜、繁瑣耗時的監管部門審批。


2017年3月13日,恒力股份在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566位股東和代理人出席的會議。參會中小股東以 99.15%“同意票”審議通過了《關於實際控制人不違反前次承諾》議案,這使這宗備受爭議的資產重組計劃得以順利通行。


如前文所述,2016年恒力股份完成借殼上市之後,陳建華夫婦及其一致行動人已控制了上市公司股東大會81.84%的投票權。雖說恒力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和高投資、德誠利、海來得作為關聯方回避了上述議案的投票,但在大股東主導的“產業鏈故事”以及重組股價上漲的利好預期之下,持股僅18.16%股份的中小股東選擇了追隨大股東步伐。


根據交易方案,恒力股份115億元購買恒力投資 100%股權、恒力煉化 100%股權,均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倘若上述資產重組最終完成,陳建華夫婦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最多可能增至87%。在重組複牌的利好刺激之下,陳建華夫婦財富勢必再創新高。

 

資產證券化盛宴?


資本市場的“造富效應”十分驚人。借殼“大橡樹”一戰,陳建華夫婦點開了實業資產通往資本市場的“命門”。從傳統實業轉戰A股市場短短2年間,陳建華家族財富實現連環暴漲,賺到盆滿缽溢,充分嘗到了資產證券化的甜頭。


不足三個月拋出兩份資產重組,恒力集團借力資產證券化“點石成金”的戰略思路已基本坐實。兩度資產註入上市公司之後,陳建華家族對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有望從81.84%進一步增至87%,恒力集團對上市公司股東大會的控制權將進一步增強。這或意味著,恒力集團資產證券化戰略實施已經暢通無阻。


眼下,恒力集團旗下的傳統產業資產依然有2000億元之巨。或可預見,大股東後續的資產註入動作還將源源不斷,陳建華夫婦“點石成金”的造富遊戲有望再度上演。造富遊戲惠及恒力股份各利益相關方,看似皆大歡喜。不過,虧損資產持續註入上市公司,無疑給資本市場及證券監管者出了一道難題。(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45

周末一樂:點石成金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pka.html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

   30多年以來,在大多數年份里,到了高考沖刺階段,老S就會接受親朋好友之托,義務輔導一兩名成績不太好的應屆高考生,給他們“點石成金”。今年將是他最後一次輔導考生,以後不再輔導了,這是因為考慮到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精力不濟。

   老S小學畢業,剛上初中,正值文革鬧得最厲害時期,幾乎沒能讀書;接著就去上山下鄉。後來,鄧公上臺,於1977年恢複高考制度,老S從插隊落戶的山區徒步三十多里地到縣城參加高考。不知何故,他本來報考的是文科,卻被招考辦換成了理科,而這直到他來趕考時才知道。這一突然變更讓他措手不及,結果落榜。

   再後來,老S隨知青回城大潮,結束十年上山下鄉生涯。回城後,老S考慮到家境困難,選擇了帶薪學習的業余大學,並輕松考入。由於他自由散漫,經常不去上學,校方無奈之下把他給除名了。

   這樣,老S直到現在還只有小學文憑,而輔導的卻都是些成績不太好的高考生。然神奇的是,這些考生經他點化,大都發揮超常,少數也都達到預期效果,無一不進大學,有一個還考入了重點大學。

   有個初中生,平時貪玩,讀書不認真,成績一直處於下遊水平,老師認為他升高中無望了。可經老S輔導了幾個月,他竟然一舉考入了重點高中。讓人傻了眼!這個學生進入高中後,仍然貪玩,成績很快便掉到了班級墊底層,老師認為他很難考進大學。高考前夕,老S強化訓練了他數月,結果他考入了一所不錯的二本大學。大家嘖嘖稱奇!

   神奇吧?老S怎有這般點石成金的魔力?聽他說來似乎很簡單:

   因為我國搞的是應試教育,追求分數,所以,要準確地判斷出,考生失分的主要薄弱環節在哪里,哪些方面具有沖刺潛力,然後對癥下藥,因勢利導,重點強化補習這些方面。輔導不必面面俱到,而要想辦法激發考生的潛能,使他們“超常發揮”,這樣分數就有可能大幅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好比投資,若你非要尋找一只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所謂的未來超級大牛股,那是很難如願以償的。若你退而求其次,篩選出幾只好股票,搞一個組合,最終業績則有可能既穩定又可觀。

   老S還非常幽默風趣,今年接受了最後一名考生後,他調侃道:“正因為是‘點石成金’,所以從未有報考名牌大學者前來求教。目前麾下還剩最後一名高考生,若能沖進全國前五十名的大學,我‘一世英名’將塵埃落定。”

   哈哈!衷心希望這名考生不負期望,考出好成績,讓老S完成最後一個“奇跡”,成就“一世英名”。


鏈接閱讀:《師恩難忘》(2015-06-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224

鄺社源:勘探大師擅點石成金

1 : GS(14)@2011-06-18 11:05:3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352230
Oil& You:勘探大師擅點石成金
2011年06月18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886

世說新經:頂級公司擅點石成金

1 : GS(14)@2011-08-20 22:53: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5406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815

荷包傷元氣 婚禮睇吓點石詠莉個唱 由頭喊到尾

1 : GS(14)@2016-10-11 08:11:56

■石詠莉在處女騷入面,獨唱Freeze時代的《金睛火眼》。



石詠莉(Sukie)前晚在九展Star Hall舉行個人演唱會,Sukie台上三度感觸落淚,演唱會尾聲,她在台上感謝鄧健泓(Patrick)救命之恩,還向對方示愛。Sukie處女騷獲得Patrick的好友支持,嘉賓有孫耀威、盧巧音、甄詠珊及蔣志光。



■Freeze成員之一甄詠珊(左)畀面前隊友石詠莉,擔任其個唱嘉賓又唱又跳。

■石詠莉苦練鋼琴一個月,自彈自唱新歌時感觸爆喊。

■背後的男人鄧健泓完騷時上台,拖實未婚妻石詠莉答謝觀眾。


「失敗令我長大」

穿上一襲紅色貼身露背晚裝出場的Sukie,唱出《聽不到的說話》及《結他低泣時》後,有點眼濕濕:「歡迎大家嚟到自己首次個人演唱會。」講完便落淚。接着出場的嘉賓孫耀威爆Patrick見女友喊,即摺一長心形紙巾,叫他交給Sukie。之後,Sukie自彈自唱《聽聽》,又突然喊起來:「好多嘢冇諗清楚,大個之後先知道好多嘢做得唔好,會令到日後失敗,但我唔怕失敗,失敗會令自己長大。」演唱會尾聲,Sukie在台上再喊,她表示要感謝P先生在懸崖邊救她,又出錢出力支持她唱歌,完成她的夢想。Sukie唱出男友名曲《阿四》,現場播放兩人的生活照和婚紗照,螢幕上更出現「我愛你,阿四」,完騷時,鄧健泓走上台跟Sukie手拖手向觀眾謝幕。


「有色眼鏡睇我」

Sukie在騷後接受訪問,提到三度爆喊:「已經盡量忍住,但係每當講到家人同以前嘅經歷就控制唔到自己,又覺得好感動,因為自資做演唱會係一件好難做到嘅事。」被問到之前不想提前組合Freeze時,她說:「因為以前會有好多好難聽嘅聲音,但而家成熟咗,覺得越過咗困難。」問她是否怕被指整容?她說:「唔單止啦,同埋有好多人用有色眼鏡嚟睇自己,以前淨係想努力唱歌。」對於未有與Patrick合唱,Sukie說:「佢太忙,付出已經太大,佢話如果喺度唱,婚禮就冇驚喜。」兩人明年計劃舉行婚禮:「搞今次演唱會已經元氣(金錢)大傷,要好好療傷先,要埋晒數睇吓點先。」採訪:盧妹攝影:仇志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11/197967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5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