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途純:被剝奪與被釋放 吳曉波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3179

2月14日,中國的民營企業界收到了一份「情人節禮物」:湖南太子奶集團的創始人李途純被宣佈無罪釋放。

所有的「禮物」都有代價。李途純的代價是:被超期羈押15個月,名譽及身心都遭到摧殘,從太子奶徹底出局,親舅舅自殺。而這樣的結局,被認為是「最好」的。

在李途純之前,曾有很多「前輩」有過極其類似的經歷,比如江蘇鐵本的戴國芳、廣州健力寶的李經緯、廣東三九的趙新先、日照鋼鐵的杜雙華、東星航空的蘭世立,他們中的一些人有過比李途純更為不堪的結局。這份名單是如此之長,以致於讓當代企業史始終無法揮去悲涼的底色。

李途純顯然是一個充滿激情而又錯誤百出的創業家。在他的身上,可以讀出一代人共同的特徵:善抓機遇,敢於賭博,個性張揚,勇大於謀。他的商業故事可以被分成兩段,分別是兩種性質的「大敗局」。

李途純顯然是一個充滿激情而又錯誤百出的創業家。在他的身上,可以讀出一代人共同的特徵:善抓機遇,敢於賭博,個性張揚,勇大於謀。他的商業故事可以被分成兩段,分別是兩種性質的「大敗局」。


從1996年到2009年,是一場被激情擊潰的大敗局。李途純以100萬元起家,於短短數年內便在競爭空前激烈的配製奶市場爭得一席之地,1997 年的中央台「標王」無疑是一個很有寓意性的「高峰」。2006年,太子奶從摩根、英聯、高盛私募7億人民幣,再次為李途純式的冒險注入了新的動力。很多觀 察者把太子奶與伊利、蒙牛相提並論,這其實是一個誤讀,因為,以乳酸菌飲料和配製奶為主業的太子奶的競爭對手從來只是杭州的娃哈哈。在過去的十年裡,缺乏 營養的配製奶被純奶壓迫,並不處在高速成長的通道中。李途純在主業上沒有形成核心的競爭力,卻又同時犯下擴張過速及多元化的致命錯誤。

所有這一切,都僅僅是李途純「自己的錯誤」,我們可以說,如果沒有及時的戰略調整,太子奶確乎很難獲救。然而到了2009年之後,陷入債務困局的李途純卻又成了被獵殺的對象,這是另外一場政商博弈的大敗局。

株洲市政府為了拯救太子奶,組建高科奶業,對之進行「封閉性經營」。接下來的故事是:國有性質的高科奶業被私營化,李途純的股權被強制性稀釋,在慘烈的博弈過程中,拒絕退出的李途純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罪名被捕。這是一個當代版的「狸貓換太子」。

從現有的資料看,這位操盤人名叫文迪波,他的官職是株洲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天元區委常委、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和株洲高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的 計劃大概是這樣:先把李途純排斥出局,讓太子奶恢復生產經營,然後再出手售賣,或賣給戰略投資人,或賣給產業資本,或爭取上市,總之,太子雖瘦,猶可食 之。

但是這只名叫文迪波的「狸貓」太貪心也太無能了:他的私有化計劃被過早曝光,他本人在任公職期間的貪污行為被揭發,而他實際上又缺乏拯救一家危機企業的企業家才幹。2011年8月,他被湖南省紀委「雙規」,這成為太子奶風波路回峰轉的關鍵。

此刻,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會做這樣的猜想:如果這只「狸貓」沒有過早啟動私有化,如果他是一個清廉的官員,如果他確乎有才幹讓太子奶走出困局──哪怕能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那麼,李途純的出局是不是就不會再被質疑?

在我看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

在當今中國,以公權力的名義對私人資本進行剝奪,仍然是一個強大而不容質疑的「傳統」。清代錢大昕在論及政商關係時曾說,政府剝奪商人財產往往有心理上的優勢,因為「吾取諸於商,而非取諸於民也」。

在這個意義上,今日李途純的釋放僅僅是一個僥倖──他的「無罪」恰恰是建立在對手「有罪」的前提之下,對雙方而言,這都是一場「法罪錯位」的殘酷遊戲。在資本歸屬、契約關係及法理上,沒有人還李途純一個公道。

這個被剝奪了的人,在獲得「自由」之後,還要對剝奪者感恩戴德並保持沉默。對於整個企業家階層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屈辱性的妥協。

李途純與太子奶的故事應該還在路上。我希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