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胡孟青:中資估值低 有眼不識泰山?

1 : GS(14)@2016-10-11 07:50:00

【明報專訊】投資者有眼不識泰山致中資股估值偏低?繼萬達之後,恆大集團(3333)透過入股內地深深房 ,變相將整個內地地產業務借殼上市。兩家公司之舉動,擺明就是對旗下本港上市平台估值一直偏低以行動表達不滿,皆因在高地價、高樓價下,內房公司豈能容忍完全不對稱的低估值?

看看恆大,目前在港的股價對帳面值大約是1.3倍左右,用A股內房低平均2.12倍帳面值,再加潛在引入投資者籌集多300億元人民幣,恆大地產業務在內地的估值就有2,000億元左右,是本港的3倍。以一家負債比率極高、部分估算高達6倍、一直沿用高槓桿製造高銷售收益的房企,估值就是它們的一切。

恆大借殼A股 未必有助提升估值

話得說回來,恆大這宗交易的如意算盤能不能打得響,仍然需要過監管機構的一關。首先,恆大集團扣除地產業務之外,剩餘包括足球、保險、互聯網等項目能否構成持續經營業務,仍然是未知之數。其次,恆大一直埋怨價值被低估,折讓太大,但一旦完成交易後,恆大集團只是間接持有最值錢的內地地產業務,估值雖然獲提高了,但能否抵消攤薄效應及控股公司的折讓因素,實屬成疑。

大行批盈利保證是意氣之爭

建議交易文件中,恆大變相為未來3年提供盈利預測,保證三年合共獲利888億元,撇除合規與否,正如麥格理所說,明顯就是意氣之爭。機構投資者看淡、分析員有保留,我就倒不如話不投機半句多。與其接受外資為首機構大戶諸多批評,倒不如更好地去享受A股投資者對高估值、高人氣溢價的熱情。

近年,內地企業對在港及海外物業投資熱情持續、內地投資者對港股為首的境外投資興趣日濃,本應會有更多內地企業願意來港上市,現實卻偏偏相反,在估值之不合心意的主調充斥下,內地投資者一邊廂走出去,惟另一邊廂卻相繼有大企業想跑回來,何其諷刺。

早前,中國證監會某前高官大談港股被邊緣化,論點核心正正是港股未能留住一批又一批內地企業。老實說,如果因為成交低迷,投資者有眼不識泰山,它們是有理有據,但現在的問題是,中資股在港估值偏低,絕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整體問題,以此邏輯推斷的話,難道在港的內地企業都要全數私有化、回歸A股?

投資者往外跑 大企業想跑回來

兩地市場融合,除資金融通之外,就是讓外資及內地企業更認識對方的一套審視標準,然而,磨合需時,如果單單因為香港市場未能滿足內地企業的估值需求,只怪有緣無份,就讓它們去吧!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14&issue=201610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4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