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為什麼中國少有蓋茨式夫婦——新書《荷爾蒙經濟學》前言 東方愚

http://www.dongfangyu.org/?p=4707

 

《荷爾蒙經濟學:中國企業家擇偶與婚姻的秘密》,東方愚 著,2012年2月出版,磨鐵圖書出品

 

本書通過對100對企業家夫婦的調查和研究,用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將其分為七大類型,又分別從每一類當中挑選了四個不同風格的樣本,儘可能還原不同類型的中國企業家們擇偶與婚姻之「大片」,從更立體的層面瞭解企業家,探尋婚姻對於企業家個人成長、性格塑造的影響。

 


 65折搶購:

          

(一)

比爾·蓋茨和喬布斯有什麼共同點?

你可能會脫口而出:第一,他們是同齡人,均於1955年出生; 第二,他們都創建了一個龐大的IT產業帝國,比爾·蓋茨憑藉微軟曾長期「霸佔」著「世界首富」之寶座,而喬布斯的蘋果公司現在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第三,他們都在不到60歲的時候退休了。

你瞧,還有一個對兩人來說都至關重要的共同點給忽略了,那就是——他們都找了一個好老婆。

2011年蓋茨來中國訪問時,楊瀾問了他一個問題,你一生中最聰明的決定是創建了微軟,還是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慈善家?

比爾·蓋茨的回答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覺得有些意外:「兩者都不是,找到了合適的人結婚才是!」

蓋茨不是在哄妻子梅琳達開心,這是真情流露,內心的聲音。

對於喬布斯來說,和勞倫娜的結婚是他完成性格嬗變過程中的潤滑劑。他創業的前十年,性格狂躁甚至有些暴戾,對創業夥伴的不仁不義,在對自己的親人上 亦如是——不接受自己的私生女,甚至以自己沒有生育能力為幌子,和前女友劃清界限。這種作法令人髮指;而喬布斯也遭到了「報應」,被驅逐出了蘋果公司。 1991年,即喬布斯二次創業六年後,也是他重回蘋果公司的六年前,他和勞倫娜結為連理。他終於明白,親人是是永遠不能割捨的牽掛,家庭才是最樸實無華的 心靈棲息地。

「軍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把蓋茨和喬布斯的成功歸功於女人的力量顯然不妥,但是可以說,從女性荷爾蒙中的獲益良多,促使他們告別性格或人格缺陷,從而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蓋茨夫婦很早就常常出雙入對,而一向「金屋藏嬌」的喬布斯在幾年前的蘋果公司新品發佈會上,破天荒地把太太給帶來了。

事實上,並不是因為蓋茨和喬布斯成為巨富、全球知名的企業家了,我們推開他的家門,「驚訝」地發現擁有一位「賢內助」是多麼重要的成功元素;恰恰相 反,他們和普羅大眾一樣,沒有三頭六臂,或者退一步來說,他們是生物族群中普通的一分子,雌雄之間的感應與吸引、幫助與促進是應有之義。

對中國企業家們更是如此。

(二)

中國的商業文明是斷裂的,1956年的時候,私營經濟在整個中國一夜之間消失了,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才重新破土。對於第一批掘金的商人們來說, 他們沒有什麼可以傳承,甚至身邊沒有任何榜樣可以借鑑,所謂摸著石頭過河,一對小夫妻,一個小作坊,生意跌跌撞撞就開始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家文 化」原本就舉足輕重。國學大師錢穆說,「中國文化,全部都是在家庭文化上築起的。」

當這些商人經過30年或20年,在中國商業舞台皆具有一席之地,成為明星企業家或經理人時,如果我們僅僅從商業本身去追溯其成功基因,而沒有關注或很少關注「家文化」,我認為這同樣是一種「斷裂」。

劉永好兄弟當年從賣鵪鶉蛋開始創業時,妻子李巍的能力在他之上,如果把其家族企業成立時,夫人們被「勸退回家」理解為中國文化中男耕女織之傳統觀念 使然的話,當李巍後來按捺不住自己創業的衝動,並創辦了一系列企業時,她這種脾性會讓劉永好內心產生什麼樣的潛移默化的變化,這種變化又會如何影響劉永好 的脾性,從而使得他在新希望的永續經營和金融投資上有條不紊,且不時以退為進?

再如,「學歷門」事件的發生,使得唐駿被人們重新認識——儘管他的能力甚佳,但其實從日本留學到美國創業,再到進入微軟,不久後回到中國,直至加盟 盛大,最後又轉戰新華都,他的每一次轉身都是因為遭遇了不快,然而他習慣性把這些轉身渲染的很是華麗。那麼,他的這一自戀般的性格之源泉來自哪裡呢?或與 自小出身貧寒、時有自卑有關,但想一想,他的妻子孫春藍也是很出眾,且每一次都會給唐駿一些忠告,為什麼唐駿無一聽得進去呢?與他們結婚20年,但因「錯 位」分居兩地就超過10年的情形有無關聯呢?

聽起來有些八卦?其實,剛開始醞釀《荷爾蒙經濟學》這一選題時,我是這樣定位的:雖然我在本書中會寫到許多富豪夫妻之間的故事,甚至有一些是獨家披 露,但我的初衷絕非僅僅去滿足讀者的好奇心和偷窺欲。我想做的,是從女性荷爾蒙的角度,來觀察一個群體誕生、生長和興衰的生態當中的那些個規律——特別是 足以顛覆我們先前觀念與邏輯的規律。
(三)

我曾對 「婚姻經濟學」這一概念有點厭惡,因為經濟學上有一個「理性經濟人」的基本前提,即假設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每個人都是理性的,一切行為的目標,都是希望實現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我們怎能以如此功利的眼光來看待婚姻呢?

那個時候我還很年輕,覺得「愛情至上」。直到後來我讀到美國經濟學家加里·貝克爾(Cary Becker)《家庭論》(A Treatise on The Family)一書,開始改變看法。

貝克爾的這本書其實應該叫做《家庭經濟學》或者《婚姻經濟學》,他把婚姻關係視為一種市場關係,運用經濟學工具,對戀愛、結婚生子、離婚等行為一一做出分析和解釋。

他說,從戀愛到婚姻的過程,就是一個尋找目標市場、考察對方需求、溝通商品交換條件和簽訂契約的過程,而婚姻的本義,也可以理解為人們為了降低交易費用、實現規模經濟的一種組合形式;他同時還用經濟學模型分析了家庭中男女分工、對孩子的不同需求甚至一夫多妻等話題。

我在2006年讀完貝克爾這本書後就成了「貝粉」。老貝是個「大嘴巴」,在美國惹的爭議不少。他放言「對石油企業征暴利稅是愚蠢之舉」,還曾說「微軟的低價競爭策略是其提高消費者剩餘的良心體現」,後又稱「夫妻都有工作影響婚姻價值」,言外之意是娶職業女性要當心!

但我喜歡貝克爾的特立獨行,因為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和分析方法,你聽了之後會覺得無從反駁,甚至被他說服。當然,加速我認同貝克爾「婚姻經濟家」理 論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大中城市的房價,開始像脫韁的野馬一樣瘋狂起來。我周圍許多要結婚的人的行為和表情、模式與路線,幾乎完全像 貝克爾在《家庭論》描述的那樣。我不知道應該佩服老貝的「先見之明」,還是感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背後整個社會正在失去和變異的一些情愫。

現在我發現,5年來我那些結婚的朋友們,個個都成為了理財專家,而離婚的朋友們當中,有幾個轉行做了企業兼併和重組顧問的工作。
(四)

這幾年我在《南方週末》任職,專注於財富現象研究和企業家報導。2009年打算寫《荷爾蒙經濟學》一書後,在接下來的每一次採訪中,面對眼前的企業 家,我總會不失時機、不失禮貌地問一些關於其婚姻的問題:妻子的角色、性格,兩個的相處之道,子女的教育方法等。一個人在政商關係方面可以陽奉陰違,但在 夫妻關係上不至於常戴面具;一位商人,如果他的家庭破碎了,或遭遇過婚姻變故,同樣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在商業上的風格。

採訪張茵時,她以強調與現任丈夫劉名中在生活和事業上的「黃金搭檔」,來回答我對她第一次婚姻的好奇;採訪曹德旺時,他直言因為感情出軌而覺得對妻子陳風英有所歉疚,於是一度將福耀玻璃的法人代表改為妻子;採訪李東生時,他與現任妻子魏雪的恩愛就在眼前。。。。。。

當然,並不是每位企業家都願意「打開窗戶說亮話」,同樣,並非我感興趣的每個樣本我都能採訪到。所以更多的工作,其實是外圍的採訪,企業家的朋友、 同學、下屬,或是其妻子或丈夫的朋友等,這個過程——或許可以稱之為「旅程」——是非常有趣的,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些外圍的朋友們,等於與我 一道,在做企業家與其內人的樣本研究:史玉柱為什麼會與董春蘭離婚?尹明善夫人外交有著怎樣的故事?吳亞軍為什麼讓蔡奎辭去龍湖地產副董事長一職?潘石屹 與張欣的婚姻兩度幾近破裂分別事出何因?李兆會到底是如何認識車曉的?

當樣本積累的越來越多時(本書的樣本共100對夫婦,見本書末的附表),我發現或許可以東施效顰一把,也用經濟學的方法,來做些分析了。

舉兩個不盡恰當的例子。如果一位商人在事業小有所成後才考慮婚嫁,那麼他在選擇對象的時候,就可能形成一個「不完全競爭市場」,因為大方的買家會影響「市場價格」,當然即使如此他也未必能找到最好的「產品」。

一位商人在多元化過程中投資興建了一所民辦高校,從此學校裡有姿色的女學生就成為了這位商人和朋友們緊盯的獵物,那麼,如果女學生們樂意,他的朋友們便是經濟學上的「搭便車」者,因為產生了正向的「外部性」……

顯然,與貝克爾不同的是,我採集這些的婚姻樣本全是富人樣本,而且是中國富人,所以它從一開始有著濃厚的東方文化的味道,同時在讀者看來更具「功利」色彩。

(五)

根據企業家的不同類型,我把這些樣本分為了七大類、明星企業家及妻子、特立獨行的夫婦、青年才俊與佳麗、職業經理人與夫人、「女主外、男主內」型、 危局時的夫妻檔,以及離婚與再婚者們,然後我又分別從每一類當中挑選了四個不同風格的樣本,儘可能還原不同類型的中國企業家們擇偶與婚姻之「大片」。

這七類樣本,分別對應了七條經濟學原理,它們構成了「荷爾蒙經濟學」的分析體系:

 

1、帕累托最優原則

「帕累托最優」是博弈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以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的名字命名,指資源分配的一種狀態:在不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情況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處境變得更好。說白了就是「心滿意足」了——你還能怎麼樣?!

 

2、風險偏好理論

風險偏好是指為了實現目標,投資者在承擔不確定的風險時所持的態度。風險愛好者喜歡刺激,主動追求風險,「收益率」雖然時高時低,但認為給自己帶來 的效用是最大的;風險迴避者在預期「收益率」相同時,喜歡低風險的資產,而對於具有同樣風險的資產,則偏愛具有高預期收益率的資產;風險中立者既不迴避風 險,也不主動追求,他們只管走自己的路,不管風險大小如何。

 

 3、凡勃倫效應

一種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走俏。美國制度經濟學家凡勃倫最先注意到這一現象,它反映了人們進行炫耀性消費的心理願望。

 

4、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一個以資源作為投入的企業,單位資源投入對產品產出的效用是不斷遞減的;簡單來說,投資做一項事情,開始的時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後來,收益值就越小。

 

5、 比較優勢論

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低於在其他國家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的話,則這個國家在生產該種產品上就擁有比較優勢。

 

6、蝴蝶效應

蝴蝶在熱帶搧動一下翅膀,就可能引起異邦的一場颶風。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和「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7、囚徒困境

兩個囚徒之間的一種特殊博弈,雖然彼此合作雙雙說謊可為全體帶來最佳利益(無罪開釋),但在被分開和信息不明的情形下,他們往往彼此出賣,只選擇自認為對自己最有利的作法。

(六)

  在日本企業裡面,如果一個男人處理不好家庭問題的話,基本上難有陞遷的機會。松下幸之助在企業管理對這一點就看重,他認為,「小家」搞不好的人,很難搞好「大家」。

  在美國,十多年前,一位名叫托馬斯的社會學家在調研了1300多位富豪後,寫成了名為《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他的研究表明,婚姻和事業是正相關的,80%的事業成功的人從沒有離過婚,而那些離婚後開創個人事業的,第二次婚姻也平均維持了十年以上。

  對於本書研究過程中的100對中國樣本,婚姻和事業正相關自然也是成立的。但是離過婚,或有私生子,或婚姻名存實亡的,佔到了40%的比例。結過兩次到三次婚的人亦大有人在。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一來,如我在第一章寫到的近「企業家婚姻三段論」一樣,中國始終處在一個社會劇變期,每一次的社會運動,都會引起人們婚戀觀的變 化。二來,中國人雖然注重「家文化」,但是財富的驟增,使得整個社會在衝破傳統倫理上越來越大膽,階層的分化與固化更是加速了這一趨勢。

但不要就此認為《荷爾蒙經濟學》是中國企業家婚姻的「大敗局」,畢竟我的樣本數量有限,更多能夠同時將婚姻和企業經營得有聲有色,但規模並不夠大 ——「小即是美」的中小企業被我們忽略了;另一方面,中國政經形勢混沌和民間仇富現象的愈演愈烈,使得那些能夠原本有著陽光化意願的知名企業家們打消了主 意,又將另一半給「藏」了起來。

更多的原因和花絮不能一一列舉。一言以蔽之,這是一本探討中國商人群體如何令事業和婚姻相得益彰的作品,一部回答為什麼中國少有比爾·蓋茨式夫婦的案例集,沏上一杯茶,且慢慢讀,慢慢批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