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讀書好×果籽】兩年後的回望:雨傘見聞錄

1 : GS(14)@2016-09-30 08:09:38

雨傘運動之後,有不少有心人自資出版有關書籍,到完成後可能已經是佔領清場後一年,當他們拿着新書興高采烈去書店時,卻遇上了冷淡反應,「雨傘書,冇人要喎。」一場震撼全世界的公民佔領運動,為何短短一年之間,會變成出版「票房毒藥」?


雨傘毒藥

2015年是充滿憤怒的一年,佔領清場後本土激進派抬頭,清算大台,學聯受到各方攻擊,大學發起退聯行動,三子雙學飽受批評,社會上充滿失敗、沮喪及憤怒情緒。這時候任何關於雨傘運動的東西,大家都不想再接觸,這也解釋了為何出現了「雨傘書冇人要」的局面。兩年來政府沒有主動撫平社會矛盾,反而步步進逼,挑動更激烈的衝突,派李國章入香港大學搞事,終於在2016年農曆新年初一爆發旺角騷亂。「雨傘運動失敗」似乎已經成為結論,今後只有勇武鬥爭,但掟磚之後又如何呢?是否要升級為武裝鬥爭?但又不是,原來激進青年選擇走入建制參選去也。社會紛擾、同路人互相攻伐,網路上叫人「落地獄」之聲不絕,任何關心香港民主前景的市民,焦慮有之、厭倦有之,為何雨傘運動之後,會變成這樣?一場香港發生的佔領運動,對獨裁的共產政權會發生甚麼影響?廿多年前發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佔領運動,學生、平民流血犧牲,共產黨依然坐穩江山。在他們眼中,沒有向民意負責這概念,一切只為了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香港決不能影響他們紅色江山。因此由一開始,佔領運動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大家也不會期望有甚麼短期成果,甚至撤回八三一決定,重啟政改。雨傘運動的初衷,是為了政改,但這七十九天佔領,真正彰顯的是香港人守望相助的團結精神!為何大家好像忘記了。


記憶載體


兩年後的九月廿八日,我打開了朋友送來的《雨傘見聞錄》,這是一本精裝的畫冊,記錄了由九月廿七日開始,每日發生的事件,是完整的圖像記錄。在金鐘佔領區我認識了兩位朋友:Benedict及Firenze,他們出版一份叫《夏慤村聲》的刊物,在佔領區內免費派發,雜誌是人手編寫,記錄了當時佔領區內種種細節,例如區內營幕調查,記錄帳幕數目、分佈及外形,也有佔領區各式人物訪談,Benedict認為佔領區應該有自己的出版社。十二月清場之後,我遇見過他們在連儂牆下派新一期的《夏慤村聲》。之後沒有再見過,直至今年七月,我想採訪關於丘世文《周日牀上》再度出版事宜,發現出版人竟然就是他。這時才知道兩年來《夏慤村聲》依然在出版,去年底先後出了三本別冊,包括《雨傘見聞錄》、《夏慤佔領圖》及《雨傘尋人圖》。《雨傘見聞錄》是一個佔領區普通市民Simon Chow的畫作,他每天都在自己畫簿上不停地畫,用率直及單純的黑白線條,獨特的視覺去記錄這場運動,畫作背後有一種要「爆」的衝動。這不是專業插畫家作品,而是普通人的視覺記錄。至於《夏慤佔領圖》是一幅記錄2014年香港市民佔領夏慤道一帶的「清明上河圖」,西至香港大會堂,東至「光明磊落」,於不同時段在夏慤村出現過的小人物事情被歸納在同時空;從左至右慢慢細閱這地圖,讀者可以重新漫遊這個自發、自治、互助互勉,僅僅存在過75日的烏托邦式社區。回憶是需要承載的物體,這些雨傘運動的視覺紀錄,將開啟記憶之門,穿過憤怒、失敗、沮喪、回到當日那個自發自助,互愛互勉的社區,尋回初衷,面對將來。



夏慤佔領圖

記得當日這些場面嗎?

記得當日這些場面嗎?


記得當日這些場面嗎?

撰文:劉細良編輯:劉曉丹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30/197857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7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