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零售跌7.5% 勝預期業界料下半年情況改善
1 :
GS(14)@2016-06-01 11:27:16■港元強,有利降低食材進口價,商家有條件推出更多優惠。 張柏基攝
【本報訊】4月份本港零售總額跌7.5%,連跌14個月,較3月份收窄逾兩個百分點,是三個月來最小跌幅。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透露,五.一假期銷情「喜出望外」,加上接連減價促銷,料5月份零售數字跌幅少於5%,惟估計跌勢要待明年才有望見底。記者:江靖然
本港4月份零售總額按年跌7.5%至352億元,跌幅較3月份跌9.8%收窄,略勝市場預期跌一成。鄭偉雄在電話會議中表示,4月份跌幅收窄「係好事」,但他形容,高單位數跌幅反映零售業放緩仍然嚴重。
商家轉售中低價產品
他指出,上月訪港旅客人數跌幅減至2.1%,但零售市道未見明顯好轉,本地消費則由近月開始有轉弱趨勢,相信與旅客消費模式改變,以及股市樓市波動影響本港市民消費情緒有關。惟受惠五.一黃金周及減價活動,鄭偉雄指有零售商表示銷情「喜出望外」,預料5月份零售銷售跌幅將少於5%,6月份亦會錄較低跌幅,「估計上半年跌8%左右,下半年情況會再好啲」。鄭偉雄續稱,業界較以往提早一至兩星期減價,估計減價潮會延續至7月暑假檔期,「8月份好多人出外旅遊,本地消費會減少,相信零售商之後會選擇減少庫存,或者直接調整正價」,又指部份商家已停止買貴貨,轉而出售中低價產品。他表示,零售業界普遍覺得生意難重返數年前高峯,部份因此選擇關閉門店,或是採取自然流失及減少招聘節省成本,目前未見有裁員潮。
業界料增推廣優惠
相比其他零售商需要減少人手,叙福樓集團執董兼稻苗學會會長黃傑龍指,飲食業普遍仍面對人手不足問題,又指旗下食肆的淡季生意雖然轉弱,但新年及母親節生意與去年同期相若,「市民仍然有消費力,會諗多咗到底要點樣使」。他續稱港元強勢除吸引市民到外地旅遊,亦有利食肆降低原材料成本,相信業界會繼續推出更多推廣優惠。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亦指出,零售商生意回落,除了因為訪港旅客減少,亦是因為本地消費者購物習慣改變所致,「喺網上購物選擇更多,價錢又可能平啲」。他又表示,美國加息周期持續使港元走強,促使部份市民選擇外遊購物,「香港經濟唔係真係咁差,只是每逢長假期,部份市民寧願去外地使錢,多過留喺香港」。他認為,本港零售市道還需兩至三年調整期,但由於去年基數較低,料零售銷售總額有望於第四季由負轉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1/1963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