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研新股通吸北水涉及滙兌風險 吸引力料一般
1 :
GS(14)@2016-01-22 16:03:49■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稱深港通「應該很快」啟動。 張柏基攝
【本報訊】港交所(388)昨公佈2016至18年戰略計劃,主調一片紅,10項主要規劃中,9項以內地或人民幣為重心。除承諾深港通、商品倫港通仍在計劃中,提出「新股通」最搶眼。分析認為新股鎖死資金涉滙兌風險,對內地投資者吸引力一般,且可能重演暴炒股風潮,與監管機構取態背道而馳。記者:黃翹恩 石永樂
港交所昨中午收市時公佈戰略計劃,午後股價隨大市下跌,收報162.5元,跌3.33%,跑輸大市之餘亦創18個月低位。
盼國際企業來港上市
股票業務是港交所主要收入來源,去年度貢獻收益達28%,亦是今次戰略計劃賣點。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指「新股通」的初步構想以滬港通模式,國際企業來港掛牌,內地投資者可在招股時在一級市場認購,相反國際投資者亦可投資內地新股。至於深港通,李小加稱「應該很快」啟動。集團監管事務總監及上市主管戴林瀚(David Graham)承認香港過去吸引國際公司來港上市並不算成功,冀國際公司透過「新股通」接觸內地龐大流動性,增香港吸引力。新股通並無時間表,未談及實行細節,亦未就此與兩地證監會討論。中央證券董事總經理鍾絳虹認同新股市場冷淡,倘靠內地投資者谷大需求,可改善定價及估值,有助吸引國際企業來港。但她指內地客擔心滙兌風險,「隔一晚都覺得危險」,而香港抽新股需鎖死資金約兩周,內地客未必受落。她提議可用「雙幣雙股」解決。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夥人歐振興同意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新股通「有好過冇」,但需考慮是否涵蓋所有新股、接納所有投資者參與。齊魯國際融資董事甄文星表示,「新股通」表面上有利交易所爭取更多公司來港上市,問題是外國公司是否真的吸引內地投資者,國際上再出名的企業,只要在中港地區無業務或欠人氣,投資者一樣不熱衷,「納指七雄」在港表現是例子。
稱聚焦中國才國際化
去年李小加指日均千億交投是「新常態」,又多次力撐A股,惟今非昔比,昨日拒絕估計後市成交量。現時市況是否適合制定如此傾重內地戰略?港交所文件自問自答,稱香港「只有聚焦中國,才能真正國際化;我們只有國際化,才能更好地為中國創造價值」。李現場回應「我不喜歡干預,他們(內地)也不喜歡,只能希望他們干預少一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22/1946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