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廖鎮漢赤裸告白豪門接班人生

2011-11-14  TCW

 


這是企業家第二代在身分框架與做 自我間找出路的故事。故事主角,是微風實業執行常務董事廖鎮漢。

今年,微風廣場成立屆滿十週年,整體營業額將突破百億元,年初以來,微風先是買下網購名品阿舍乾麵八成股權,再宣布進軍百貨一級戰區的台北信義計畫區;緊 接著,更拿下義大利時尚服飾品牌Giuliano Fujiwara六成股權;十一月,微風台北車站一樓與地下一樓商場即將開幕。

微風廣場,不但不再只是一家精品百貨,更跳脫出傳統百貨業的框架,「微風的確有很多創新做法,走出自己定位,是別人學不來的,」在百貨業界有超過二十年經 驗的京站時尚廣場總經理柯愫吟說。

微風不按常理出牌的背後,靈魂人物,就是廖鎮漢。「不是只掛個頭銜的第二代,比一般專業經理人還投入,」柯愫吟說。喜事國際時尚集團執行長馮亞敏也說: 「他過了當年開創微風遭受抵制的這一關,真的很拚、也很敢衝。」

坦白說,廖鎮漢給公眾的感覺有時候會很跳tone。當其他大老闆在尾牙裡,都是正經八百的宣示明年目標時,他出現在媒體鏡頭上的畫面,常是滿臉醉意,「我 這一天就是要娛樂員工,為何還要裝個樣子?做什麼要像什麼。」

聽來很我行我素。就像他幾次接受媒體訪問,常回答的一段話:「別人覺得我做得好,我就真的做得好嗎?別人覺得我做得不好,我就真的做得不好嗎?」「我本來 就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自己有沒有看對比較重要。」「我做事是要做給自己看,不是要做給別人看。」

廖鎮漢「忠於自我」的性格,是他領導微風時必須的特質,畢竟,微風一開始做精品百貨的定位就很創新。他一手主導VIP封館的微風之夜,前一、兩年舉辦都遭 到批評聲浪,第三年甚至停辦。但若沒有他堅持繼續再辦,今年不會有一晚新台幣十二億元的驚人業績。

他的出生,是富家少爺享最多資源,卻也背負上一代框架

這也與他年少就看遍眾人質疑的眼光有關。他一直記得十六年前的一幕:當年,他,二十四歲。有一次,陳水扁當台北市長期間,在市政府召開都市計畫的圓桌會 議,但當他到台北市政府要參加會議,才走到會議室門口,就被警衛擋住,原來,警衛看太年輕,認為他走錯路。

「很多人、很多事情,只看表面!」

但廖鎮漢堅持做自己,你可能認為,那是因為他身為企業家第二代,擁有最多資源才能如此,但答案可能正好相反。

名書法家的兒女有兩種,一種是賣上一代的作品賺錢,一輩子就可以吃喝不盡;另一種則是,不想活在父母的庇蔭之下,離開家族事業,進入另外一個領域。「但其 實,還有一種:跟父母學書法,讓自己也變成名書法家,」廖鎮漢說。

廖鎮漢的父親廖偉志出生於基隆的望族,他自行創業,從事五金製造和進出口貿易,累積了雄厚財力,個性作風強勢。二○○四年,廖偉志接受《商業周刊》訪問時 表示,自己是築夢、兒子廖鎮漢負責圓夢。但如果遇到父子意見相左?當時廖偉志霸氣的回答:「當然我說了算,他哪敢不聽我的!」「我是微風唯一的發言人!」

有時候,對一個企業家第二代而言,父親做事的方式,也是個牢不可破的框架。因為父親成功過,所以,很容易想把他的成功模式,套在自己身上。

「以前老一輩的,習慣用霸氣、強迫的方式,我覺得沒有不好,他們也是因此而成功。」而父親與廖鎮漢的互動,也是操控性強,接近軍令式的管理。

他的成長,活在軍令下就算在談生意,父親找也要馬上到

一次,廖鎮漢和朋友在打高爾夫球,才打到第二洞,廖偉志一通電話來,就說要立刻見他。「可是這(球局)是我call的,而且和生意有關,」廖鎮漢回答。 「那你生意可以不要做!」這是廖偉志回他的話。

又一次,廖鎮漢約朋友吃飯,父親來電,「我馬上說:『我當主人。』」結果仍是一句:「我不管,你現在給我過來!」廖鎮漢只好硬著頭皮離開,「所以我後來就 很少約朋友吃飯。」

但廖鎮漢的選擇,不是直接承襲父親江山,也不是完全脫離父親事業,就像郭台銘的兒子郭守正,就選擇去做文化創意事業。廖鎮漢回憶,十八年前,父親要他接手 大陸已經營三十年、有三千多位員工的工廠,但他拒絕:「沒有必要因為我姓廖,是他的小孩,就幫我卡一個位置在那邊。」 他選擇第三條路,用家族的資源,自我實現夢想。

一九九五年,廖偉志與黑松公司合組三僑實業,共同開發微風廣場,跨入百貨業,「這是一個從頭開始的事業,做得起來、做不起來都不知道。」廖鎮漢說。但他要 的,是一種成就感。「如果我的能力可以爬到喜馬拉雅山,但是我只爬到玉山,就不爬了,我以後就會遺憾,我就是不要遺憾這件事。」

與父親共事不易,廖鎮漢常「身不由己」。舉例來說,幾年前,有次廖偉志帶朋友在自家百貨內某精品品牌買領帶,因為店面人員服務不周,朋友很生氣,讓他感覺 很沒面子,於是把廖鎮漢和一群幹部叫來罵一頓,然後請品牌經理離職,並發下指令,要該品牌撤櫃,廖鎮漢心裡明知這做法不恰當,他和父親溝通許久,但「他很 tough(強硬),這件事他已成決策,沒有人可以改變。」

不過廖鎮漢並非順著照辦,後來,他另外再找個位置給該品牌,幫對方找台階下。他若完全妥協,接受指令,最後,對微風管理其他品牌,將會造成很大影響。

對廖鎮漢來說,身分框架似乎變得是中性的,他接受好處與壞處,但面對可以迴旋的地方,他從不放棄做出改變。逐漸的,他獲得父親的信任與更多的放手。

最明顯的例子,是「微風台北車站」,廖鎮漢認為,自己和父親的關係產生改變,應該是從這裡開始。

他的突破,取得父親信任入主台北車站賣場,加碼一倍招商

當時,他看到國外很多成功改造火車站的案例,於是標下台北車站二樓占地三千坪的賣場經營權,著手改造。起初,廖偉志不贊成,「我一直跟他說,這是未來趨 勢,並不是說別人做不起來,我們就不能做。後來他就決定讓我去磨練一下。」

結果,一開始招商不順,只有三成,甚至比當年微風廣場更慘。「我有算過,若不加碼投資,失敗機率七○%,如果加一倍,成功機率有七○%,剛好相反。」於 是,在他的堅持下,整體預算從二億五千萬元追加到五億元,「在家族事業就是一次的機會,火車站若沒做好,大概我的事業就停在這裡,直到把它做好為止。」

廖鎮漢坦承,當時的確有一點像是賭注,父親到最後才點頭支持,「可能是他也對我稍微比較放心了。」

如今,「微風台北車站」一年貢獻約十億元營業額,獲得業界正面評價,微風也因此再拿下一樓與地下一樓經營權。現在,廖鎮漢也不會再接到像當年那樣有如軍令 般的來電,「這其實都是過程,」他說。

慢慢的,廖鎮漢把自己的成績單做出來,城邦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在他自己的專欄裡曾經這樣形容廖鎮漢:「這是個有想法,也有執行力的人,和我認識的許多富 二代、富三代大不相同。我喜歡他『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信念,我更欽佩他勇於一試的膽識……,因此他永遠要與既有的經驗對抗。」

「與其花時間抱怨,不如努力想辦法改變。」這是廖鎮漢的人生觀,他說,自己不會讓自己沉浸在負面的情緒當中太久,「針對哀怨這件事,有人花一星期,我可能 只有兩分鐘,因為再哀怨下去,狀況也不會變好,重要的是,要去想怎麼變好。」

廖鎮漢還有很多夢想要實現,明年將整合旗下的微風股份(掌管與代理時尚、服飾品牌)以及微風國際(自營美食品牌),為興櫃做準備,接著,微風更將進軍中國 市場。廖鎮漢說,如果中期的微風是「挑戰不可能」,那麼,現在的微風,「整個舞台出來了,可以大膽一點,做自己。」「其實以前就要做自己,但要顧慮比較 多,公司內外的看法、金融機構……。」

他的未來,找到完美平衡在實現自我想法中,不忘父親意見

當然,廖鎮漢也仍繼續努力在父親期許與自我實現間,找到更完美的平衡方式。 有一段問答很有趣。我們問廖鎮漢,「『別人覺得我做得不好,我就真的做得不好嗎?』這段話裡的『別人』,有沒有包括父親?」廖鎮漢沉默了五秒,「這很難回 答……,」在記者不斷追問下,終於擠出一句話:「父親的意見很重要……。」

或許,他最常說的「做自己」,有時候也是在面對父親不同意見時,最想提醒自己的事。但,廖鎮漢從沒放棄實現自我的想法。起碼至今,這位富二代真的交出漂亮 的事業成績單:微風每年的營收成長率都有兩位數成長,第十年就創造出上百億元年營收,每股稅後盈餘達五元。

做自己確實不容易,但面對限制,就算當下無法立刻打破,但也不是無條件妥協,只要動念改變,新的路就會在眼前展開。這,就是廖鎮漢告訴我們的故事。

【延伸閱讀】

「世上邁步向前的人,都是那些積極尋找適當環境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們就自己創造。」──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蕭伯納「如果我們沒有勇氣去嘗試,人生會變成什 麼樣子?」──荷蘭畫家梵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