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尋出路 齊往前海搶灘
1 :
GS(14)@2015-07-06 16:19:3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6/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舖租人工節節升,加上內地自由行客減,香港零售業可謂「哀鴻遍野」,尋求新出路。今年初前海表示將在年內建成港貨中心,邀請本港零售商進駐,引來各大商家搶灘。其中莎莎(0178)將在港貨中心租用4000至5000方呎的店面,而大昌行稱這是很大的商機,惟「玩法仍不清楚」。
明報記者 魏嘉儀
莎莎主席兼行政總裁郭少明日前對本報稱,莎莎正洽談進入港貨中心的事宜,若順利的話,預計今年可以進駐。他稱港貨中心在保稅區內,由招商局(0144)負責港貨中心的招商,包括與商家商談合作細節。郭少明稱現時對前海仍處於「試水溫」階段,不敢拿太大的舖位,因為現時稅率優惠主要針對日用品,對化妝品的稅率仍較高,表示會觀望政策動向再作進一步部署。
大昌行:商機大 惟政策不清晰
而今年初開始向內地市場推出跨境電商平台「大昌優品」的大昌行(1828),現時網購主攻母嬰產品和護膚品,代理品牌包括美贊臣、安怡、雅詩蘭黛、蘭蔻等,計劃年內在廣州的商業旺區開設跨境電商的體驗店,增加「大昌優品」知名度。
大昌行行政總裁葉滿堂表示,部分產品如奶粉,免稅之後甚至較在香港的售價更低,因為香港舖租很高。他稱「前海是一個很大的商機」,如果港貨中心的概念可以實現,配合上網購模式,「相當於全國都可以享受免稅或減稅的進口貨品,中國市場就開放了」。大昌行已經在前海註冊公司,他稱若港貨中心開業,大昌行亦將進駐,並通過「大昌優品」的網上平台銷售免稅產品,但坦言現時具體的政策仍不清晰,「例如港貨中心在保稅區裏面,消費者能否自由出入購買貨品?又例如港貨中心的模式是否可以推廣至全國,變相大減進口稅?」
華潤萬家直銷中心搶先營運
雖然港貨中心未正式開業,但已有商家開始利用政策優惠在前海做類似生意。華潤萬家日前聯手招商國際,在前海保稅區的海運中心口岸樓開設名為「e萬家」的跨境電商直銷中心,消費者可在現場落單,產品通過保稅區倉庫直接清關後,將郵寄給買家。
招商局持有40%股權的合資公司深圳保宏電子商務綜合服務有限公司進口部總經理馮泉,日前透露招商局和前海合作發展港貨中心,招商局負責招商,但未定招商局在港貨中心會否有股權。他表示,利用保稅區的稅務優勢,跨境電商營運成本可減三成,模式可複製到全國7個保稅區。
2 :
GS(14)@2015-07-06 16:20:0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6/news/ea_eaa2.htm
假貨多成本高 Plukka:暫不拓內地
2015年7月6日
【明報專訊】雖然不少港商憧憬前海的商機,但亦有想開拓中國市場的外資電商明言,稅率並非該市場最重要的門檻,產品質量、營銷費用等因素更阻礙商家進入。
成立於2011年、總部位於香港的珠寶電商平台Plukka,目前逾八成訂單來自美國。Plukka創辦人Joanne Ooi表示,Plukka主打設計特別的珠寶款式,她認為現時香港和內地的大城市逐步都有一批欣賞和注重珠寶款式設計的消費者,有意進一步開拓大中華市場,「但進入中國市場難度很大」。
騰邦拒進港貨中心
Joanne表示,暫時不會考慮在前海或者其他自貿區開拓業務,因為關稅並非她最「害怕」的因素,「中國內地的電子商務,假貨很多,導致大家不相信網購,良莠不齊讓好產品難出頭」,她還表示內地的營銷成本很高,「除非找到在內地有電商經驗的珠寶商當合作伙伴,否則不會貿然進入內地市場」。她稱周大福(1929)、周生生(0116)等均是潛在合作伙伴。
而首家在前海開業的跨境電商騰邦,3月底試業一星期之後因客流太大,備貨不足而停業入貨,其後重開。騰邦跨境電商運營總監余海躍稱內地市場對進口貨品需求巨大,這盤生意容易令市場其他零售商家感到受威脅,因此雖然招商局早前有邀請騰邦進駐港貨中心,但騰邦憂慮政府項目的靈活性不足,或要兼顧多方利益而推遲開業,所以堅持自己經營而無意進入港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