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務大佬」的神秘炒股路徑調查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5/2OMzA3XzM3NzM2OA.html

作為神秘的投資者,財務公司在二級市場上歷來錦衣夜行、處事低調。

但是作為「國家隊」成員和國企資金進入股市的主要渠道之一,財務公司的動向同樣值得關注。隨著上市公司2011年三季報披露結束,財務公司持股路徑也隨之浮出水面。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財務公司現身9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合計持股18.3億股,較今年二季度15.7億股增長16.56%;合計持股市值為96.8億元,較二季度99.81億元縮水3%左右。

可見,在三季度單邊下跌的市場中,財務公司儘管持股量增加不少,但是市值還是受到了股市波動的影響。

增持金融和大消費

中國財務公司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有105家財務公司。值得注意的是,26家財務公司出現在上市公司三季報中。

「財務公司一般有央企、國企和大型民營企業之分,其中央企是最多的,不過他們投資相對於社保基金來說會更靈活一點。」上海一位基金經理昨日告訴記者,財務公司除去二級市場買入以外,更多是「打新股」。

WIND數據顯示,財務公司在三季度增持和新增了38家公司,其中新增了25家,主要來自新材料、金融、消費、工業、電子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五大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增持的13家公司中,金融股和大消費概念股(包括消費和醫療保健)成為主要增持對象。

兵器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兵器財務)是增持最多的財務公司,達到9家公司,其中在今年三季度增持了西南合成(000788.SZ)、浙江眾成(002522.SZ)和太安堂(002433.SZ),增持數分別為30.23萬股、30萬股和22.3631萬股。

除去浙江眾成屬於新材料行業以外,其餘兩隻股票均來自大消費。

從 新增的6家公司來看,兵器財務在今年三季度新增了海虹控股(*000503.SZ)、*ST偏轉(000697.SZ)、禾盛新材 (002290.SZ)、福安藥業(300194.SZ)、江中藥業(600750.SH)和光大銀行(601818.SH),增持股數分別達到330萬 股、92.0137萬股、32.5萬股、28.5萬股、290.6422萬股和16129萬股。

除去海虹控股、*ST偏轉和禾盛新材,其餘三隻股票均來自大消費和金融概念股票。

資料顯示,兵器財務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等27家兵器系統企業成立於1997年5月。

對於金融股的追捧,還來自中國石化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石化財務),其在今年三季度分別增持了3417.9248萬股交通銀行(601328.SH)和70萬股南京銀行(601009.SH)。

湖南華菱鋼鐵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下稱華菱財務)在今年三季度增持了30萬股洽洽食品(002557.SZ)、新增了57.5萬股貝因美(002570.SZ)。

在 可選消費概念股中,華菱財務還新增了72.6萬股德力股份(002571.SZ),另外,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上汽財務)也新增了 28.9243萬股德力股份;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下稱中電財務)新增了809.6641萬股賽輪股份(601058.SH)。

除去兵 器裝備製造以外,上海電氣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上電財務)和潞安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潞安財務)同樣增持了醫療保健股,其中上電財務新增了 55萬股舒泰神(300204.SZ),潞安財務新增了50萬股理邦儀器(300206.SZ)和58.28萬股金城醫藥(300233.SZ)。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員朱贇的研究表明,從基金持倉行業來看,基金在三季度增持了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和電子等行業,基金在大消費類板塊配置比例仍較高。

從財務公司的持倉風格來看,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和電子信息等行業的配置和公募基金不謀而合。

上 述基金經理告訴記者,由於今年三季度政策調控的越加嚴厲,市場對於未來的經濟走勢逐漸擔憂,「週期性行業由於未來業績增長不確定因素較高,所以機構一般都 進行減持或者不配置,但是大消費概念不一樣,這些公司明年業績增長較為確定,所以機構在配置的時候往往都會偏重這一點。」

熱衷「打新」創業板

資料顯示,中國的財務公司是多數隸屬於大型集團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基本由企業集團內部集資組建,其宗旨和任務一般是為企業集團內部各企業籌資和融通資金。

世紀證券分析師姜子旻告訴記者,更多時候,財務公司相當於企業集團的內部銀行,可以集中集團內部的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尤其在緊縮貨幣政策的情旻況下,可以緩解公司資金狀況,「當然,為了創收,財務公司往往會選擇風險相對較小的『打新股』來進行投資。」

從目前新增的股數來看,財務公司新增的股票大多是「打新股」的限售股轉為流通股的表現,其中財務公司更熱衷於參與創業板的「打新」。

Wind數據統計,創業板開板兩年以來,23家財務公司合計動用23億元左右參與了172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新股申購。目前,這些「打新」賬面收益約4.6億元,23家財務公司平均收益近2000萬元。

根 據滬深兩市三季報顯示,目前財務公司因「打新股」轉為持有流通股的創業板家數有9家,分別是福安藥業、高盟新材(300200.SZ)、海倫哲 (300201.SZ)、舒泰神、理邦儀器、天澤信息(300209.SZ)、金力泰(300225.SZ)、金城醫藥和上海新陽 (300236.SZ)。

上述9只創業板股票合計約551.78萬股,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市值約1.21億元。

WIND 數據顯示,還有8只創業板股票因為打新解禁之後還被財務公司持有,分別是葛洲壩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葛洲壩財務)持有的136萬股量子高科 (300149.SZ)、90萬股華中數控(300161.SZ)、80萬股先鋒新材(300163.SZ)和88萬股大華農(300186.SZ);五 礦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五礦財務)持有的60萬股騰邦國際(300178.SZ)和39萬股福安藥業;中船重工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船財務)和 中國一拖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一拖財務)分別持有的120萬股和60.72萬股的振東製藥(300158.SZ);兵器財務持有的60萬股騰邦國際 和潞安財務持有的39萬股福安藥業。

另外,一些財務公司也在解禁之後減持了部分創業板公司,其中上電財務減持了91萬股漢得信息 (300170.SZ)和6萬股的天立環保(300156.SZ)、中電財務分別減持了90萬股佳士科技(300193.SZ)和31萬股鐵漢生態 (300197.SZ)、華菱財務減持了4.978萬股的科泰電源(300153.SZ)、航天科工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航天財務)減持了5.8179 萬股的向日葵(300111.SZ)。

記者注意到,在整個創業板「打新股」過程中,上電財務是最積極的財務公司,一共達到74次;其次是中電財務的70次、中船財務為67次、國機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機財務)為61次、東航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東航財務)為58次……

而打新創業板較少的是中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核財務)和中廣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廣核財務),分別僅有1次。

財務公司「打新股」更熱衷扎堆,一般被財務公司參與的創業板中均有4個以上的財務公司參與打新。

其 中,寧波GQY(300076.SZ)以12家財務公司的獲配數量成為最受青睞的公司,其後是被11家財務公司相中的特銳德(3000001.SZ)、華 誼嘉信(300071.SZ)、奧克股份(300082.SZ)、三川股份(300006.SZ)和金利華電(300069.SZ)。

上述基金經理認為,財務公司之所以熱衷參與「打新」創業板,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網下配售相對於二級市場購買風險較小、收益相對穩定;二是創業板更容易被市場炒作,「一旦價格被拉升,更利於獲得較高的回報。」

央企財務更兇猛

和國企財務公司不同,央企財務公司無論是在打新股,還是二級市場投資都強悍許多。

從打新準確度來說,寶鋼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寶鋼財務)、中廣核財務、中核財務都達到了100%的準確率,每筆都打新盈利。

WIND 數據顯示,作為央企下屬的財務公司,兩年來共參與創業板打新37次,排名第八;賬面盈收3122萬元,排名第六。其中,讓獲得最大賬面收益的股票是神州泰 岳(300002.SZ),其2009年9月以每股58元網下獲配7.2萬股,解禁時候價格一度達到113元左右,解禁後的單筆賬面收益近396萬元。

一位央企上市公司董秘昨日告訴記者,國資委目前對央企集團的考核中有一項就是對財務公司的考核,「如何加強央企集團資金的管理和運用, 就看財務公司的管理如何?」

《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中規定, 設立財務公司旨在「加強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業集團資金使用效率」。

上述董秘認為,央企財務公司如果能夠積極穩妥開展自營證券投資、新股申購、戰略配售等證券投資業務,那麼,就能夠通過資本市場進一步提高企業集團資金效益,「目前,央企財務公司涉足股市較為活躍的,主要就是兵器裝備財務、五礦財務、中電財務等幾家大型央企。」

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現身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的央企財務公司中,兵器財務的次數最多,達到14家公司;其次是五礦財務,達到13家;緊隨其後的是葛洲壩財務,達到10家;中電財務,達到9家……

在兵器財務持有的14家公司中,醫療保健行業最多,達到6家,分別是西南合成(000788.SZ)、太安堂、復星醫藥(600196.SH)、康恩貝(600572.SH)、福安藥業和江中藥業。

在 五礦財務持有的13家上市公司裡面,消費股佔據了7家,分別是萬里揚(002434.SZ)、中順潔柔(002511.SZ)、森馬服飾 (002563.SZ)、時代出版(600511.SH)、三江購物(601116.SH)和力帆股份(601777.SH);醫療保健也持有兩隻股票, 分別是益盛藥業和福安藥業。

和央企一樣,國企財務公司也青睞於消費股。

其中,華菱財務持有洽洽食品、老闆電器、貝因美和德力股份;潞安財務持有金新農、洽洽食品……

難以捉摸的路徑

記者注意到,在部分央企財務公司的投資路徑中存在一些難以捉摸的情況,尤其對於高送配的把握相當精準。

2011年10月18日,康恩貝發佈2011年三季報,其中兵器財務持有135萬股位列第七大流通股股東,相對於二季度來說,其減持了420萬股。

查閱康恩貝歷年公告後,記者發現,兵器財務首次出現在康恩貝的2010年年報中,當時其以持有326萬股位列第六大流通股股東。

也就是說,兵器財務是在2010年第四季度殺入康恩貝的,按照康恩貝2010年四季度每股成交均價19.43元,其持倉成本在6300萬元左右。

同時新增出現在康恩貝2010年年報中的還有兩隻私募基金——甬江6號和富錦7號,以及華寶投資有限公司和廣發策略優先。另外,原本持有785.06萬股的廣發大盤也加倉了214.94萬股。

在2010的分配方案中,康恩貝「每10股派1元並送2股轉增8股」。

在隨後的2011年一季度,甬江6號和廣發策略優選、廣發大盤全部退出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富錦7號減持了25.03萬股,而兵器財務則按兵不動,康恩貝2011年一季度的每股成交均價為20.16元。

在隨後的2011年二季度,兵器財務加倉229萬股,上述基金經理認為其應該是「送轉的新增股票,那麼兵器財務的每股成本應該降至10元以下。」

2011年三季度,康恩貝下跌了29%,而兵器財務在這個季度大幅減持了420萬股,按照康恩貝三季度每股成交均價13.4元推算,這筆減持至少獲利1400萬元左右。

對於上市公司高送配的精準把握,兵器公司並非個案。

2011年10月19日,新都化工(002539)發佈2011年三季報,其中第一大流通股股東為中電財務,其持有658.62萬股。

記者在查閱了新都化工今年1月10日公佈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中籤及配售結果公告」發現,中電財務並非其網下配售機構。

中電財務首次現身新都化工是在其2011年半年報中,當時以持有166.72萬股成為第一大流通股股東。按照新都化工2011年二季度每股成交均價30.04元推算,中電財務持倉成本在5000萬元左右。

除去網下配售解禁股以外,同時作為新增流通股股東出現的還有宏源內需成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8月10日,新都化工披露2011年半年報,半年分配方案為「每10股轉增10股」。

截至11月4日收盤,新都化工報收15.27元,10月以來上漲1.47元。如果持有658.62萬股的中電財務在此期間沒有減持,那麼僅四季度以來的賬面浮盈就近千萬元。

雖然其影響力遠不如基金、券商、社保基金等機構,但財務公司獨特的投資風格仍受到市場的關注,不僅打新股創收頗豐,對於上市公司「高送轉」方案的精準把握的確令人驚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