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金融混業與投資影響的思考 艾露恩之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04d50100uich.html

 中國法規上是分業經營的,但現在卻有越來越明顯的混業趨勢。大銀行紛紛收購保險公司,平安集全了金融牌照,人壽也一直在收集銀行、證券業的優質股 權。金融行業間的分界越來越模糊,那將來競爭格是怎麼樣的呢?銀行、保險、證券業,這三個行業將來誰將佔據主導地位?佔據主導地位的關鍵是什麼?哪個行業 在未來最有投資價值?這是我努力思考的問題。

  銀行的靠規模擴張、利差獲利的模式提升空間已不大了,銀行轉型的方向主要是中間業務加財富管理。保險行業現在的產品90%是分紅類保險,即承擔利率風 險的理財方式,當然風險不超過保監會設定的2.5%。證券業的主要任務是拉新開戶客戶,提供通道型業務,財讓客戶自已理,證券公司自已炒股水平似乎也不怎 麼樣,安於收取佣金,再賣一些理財產品。最好搶一些銀行的客戶,申購基金和理財產品都可以給一些費率上的折扣,但苦於接觸不到客戶。

  從三個行業中均可以看到一個顯著特徵,金融就是幫助客戶管理錢,在當前的中國社會階段中,大多數人不僅僅是守住錢就行了,而且追求財富的保值、增值。三個行業哪一個能更好的服務於客戶、吸引客戶、幫助客戶完成這個任務,誰就能發展壯大,總資產繼續膨脹。

  先說銀行,理財有先天的優勢,他知道誰是有錢人,他能接觸到他,從各家銀行的私人銀行服務來看,把大多數的有錢人都圈進去了,提供各方面的綜合服務、 從PE到紅酒各種類型的投資方式,賺取的主要是手續費,方式可以概括為圈客戶。中國的私人銀行剛剛興起,由於中國本身銀行和政策的限制,還不能提供涵蓋全 球的資產配置和各種複雜結構產品,服務手段和方式還不豐富。不過銀行正在迅速豐富和發展這方面的能力,象收購保險公司、信託公司等等不正好派上用場嗎。短 板缺少的是高水平的證券投資能力,宏觀經濟研判能力,資產配置組合能力。這些正是高盛等頂尖投行的核心能力,中國銀行的資產總額很大,但和項尖投行相比大 而不強。總的來說,好處是銀行處在經濟交換的核心位置,客戶盡在掌握中,網點就像金融超市,場子開好了,將來賣啥都可以,只是多個產品而已。壞處是主業的 信用風險不好管控,利差市場化後有下降趨勢。

  再說保險。保險對人壽做過分析,我採用的是巴菲特的浮存金成本方法來看負債成本,我明確的知道壽險和財險的不同,但本質上是可以轉化過來的。以 2010年計,按我的測算,相比招行2.9%的負債成本,人壽是2.2%,收益率招行3.93%,人壽5.11%。看到了吧,成本壽險遠低於最好的銀行, 收益率遠高於銀行。所以人壽為什麼要去做金融混業呢,主業比銀行賺錢多了,風險還好管控。只要保費能源源不斷的增長,保險就沒必要去做別的行業。問題就出 在這,在保監會無微不至的呵護下,在保險一堆假設在資產中劃出股東權益和負債的會計方式下,保險公司的賺錢能力極強又不引人注目。缺點就是他的客戶都是不 賺錢的,只能以保障和規划來說服客戶,但這樣銷售就成問題,造成保險的名聲不太好。而銷售最好的平台就是銀行,就像金融產品的大賣場一樣。所以保監會對保 險公司的要求是對銀行要一參一控,所以保險公司最熱衷於購買銀行的股份。但是控股銀行還是和廣泛的和銀行開展合作孰優孰劣?能廣泛合作最好,但銀行都培育 自已的嫡系,將來尤未可知。多說一句,平安控股深發展我不看好。

  證券和基金無疑是朝陽行業,從老百姓來說理財最好是把握住低點,買一組優質公司,然後長期持有是最理性的,但不現實。大陸也缺乏惠理基金這樣正宗的價 值投資者。這個行業中中信、招商證券是最有前途的,但他們的資產規模和行業滲透率不具備上面兩個行業的體量。這幾年在同質化的競爭下,特別是在中國牛短熊 長的先天環境下收益微薄,無差異化的競爭沒有誰會是贏家。 

    我想未來銀行日子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會很好過,在金融行業中仍會佔據最重要的地位,但系統性的風險難測。保險是最賺錢的,關鍵是如何處理好銀保這條生命線, 還有就是國家會不會出台有利於行業發展的政策,畢竟空間還在,有沒有控股優質銀行的機會。證券週期性強,將來就是有牛市,也不要幻想07的高估值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