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價值投資視角下的「死亡清單」 王海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69cd2b0100xpz9.html

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孫子兵法》

善用兵者,必先修諸己而後求諸人;先為不可勝,而後求勝。  ——《准南子·兵略》

我們從來不去試圖成為非常聰明的人,而是持續地試圖別變成蠢貨,久而久之,我們這種人便能獲得非常大的優勢。                                          ——查理·芒格

想知道我會死在哪個地方,然後永遠不去那個地方。——查理·芒格引用一位鄉下人說的話

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普魯士數學家雅各比

 

古今聖賢都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那就是先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求勝;要想獲得A,就要先想著如何避免非A。比如,我們每個人都想獲得幸福,那麼我們首先應該避免落入悲慘;我們想要獲得健康,那麼我們應該避免酗酒、毒品和艾滋等等;

 

同樣,我們要想在投資之路上獲得成功,那麼我們應該懂得如何避免失敗。

 

我曾經提出過一個概念,即投資生命,意思是說以投資為事業的人,其投資收益率一定要超過社會財富的增速(M2,否則把寶貴的光陰放在投資事業上就完全是浪費,其投資生命的存在完全沒有意義,可以毫無疑問的宣判其投資生命的終結。(背景知識:M2增速約等於GDP增速加CPI增速,過去20年,1990年-2010年,M2增長46.5倍,年複合增長率約21.1%,未來十年,保守估計GDP增長至少6%7%CPI5%左右,也就是說M2增速應該在12%左右,所以投資人的目標收益率至少在12%以上

 

同樣,對於不想為「第二次富裕」再次拚搏,渴望「老有善終」的朋友來說,這個概念仍然非常有用。如同肉體生命一樣,投資生命也沒有來第二次的機會;對於玩政治的朋友來說,「政治生命」有且僅有一次。在這種思維框架下,我們應該找出導致投資生命終結的「致命的行為模式」,列出清單,並努力規避之。

 

下面是我做投資以來總結一些應該避免的「行為模式」,列出如下清單(之所以取名「死亡清單」,是因為「死亡」二字可以給人以更大的警惕感):

 

「慢死」模式

所謂「慢死」模式,即長達多年(五年甚至十年)的超低的正收益率甚至負收益率。長期的低收益或負收益會嚴重的損害複利,投資人碰到這種情況就如果遇到鈍刀子的絞殺,傷害極大。目前,我總結了以下幾種模式:

1、避免偽成長股。企業在我前文所講的成長六字方針(提價、降本、增量)上面毫無作為。

2、避免不思進取的管理層。例如,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名利雙收之後,胸無大志,偏安一隅。

3、避免為確定性成長的優質企業支付過高的價格。例如貴州茅台2007年年末至2011年創新高,四年收益為零,考慮通貨膨脹,收益仍然為負。

4、避免過度分散。過度分散的關鍵弊端在於「對小倉位企業缺乏關注度,容易心生怠慢之心,最要命的是對投資標準的放鬆損害資金的使用效率」。

 

「快死」模式

所謂「快死」模式,即遭受短期的巨虧,這種巨虧甚至是一種永久性損失,那麼,結果是極其傷害「複利效應」的,投資人應該盡力避免。我總結了以下幾種模式:

1、避免「地雷」股。最近幾年爆發的地雷股特別多,如伊利股份、海普瑞、華蘭生物、海油工程、南車北車等等。投資人應該警惕企業可能存在的短板,例如,客戶集中度過高(如單一大客戶佔銷售額的30%以上甚至50%以上)、渠道商集中度過高、供應商集中度過高、食品安全、政策風險、過度依賴創始人、強勢替代品的競爭等等。

2、避免不道德的管理層。研究核心管理層的誠信記錄、察言觀行。管理層的德行較差就有財務造假的可能,一旦爆發出來,極有可能面臨短期的巨虧。另外,管理 層好大喜功,盲目建立低效率的多元化商業帝國的妄想和行為也是極其不道德的,應該遭受唾棄的,兩面針的管理層就是這種典型。

3、避免成長概念股。成長股和成長概念股完全不同,成長股的成長是客觀的可實現的成長,而成長概念股的成長則是主觀想像臆測的沒有邏輯支撐的成長,短期的爆炒之後必然迎來急速的下跌,比如2010年1月份暴漲的海南旅遊島概念股ST羅頓。

4、避免「短錢長投」。有安全邊際的企業仍然可能經歷暴跌,本應該加倉的機會反而因為資金撤出而變成永久性損失。很多實力較小、對客戶缺乏黏著度的「陽光私募」(五千萬到幾個億不等)很容易在此遭受「滑鐵盧」。

5、避免「不合理的使用槓桿」。槓桿的成本、期限以及實際投資收益率決定槓桿使用的成敗,避免在市場亢奮的時候使用短期高成本槓桿,當然,可以在市場極度悲觀的情況下使用低成本的長期債務槓桿。

6、避免為不確定性的成長支付過高的價格。防止出現「雙殺」的局面。

7、避免過度集中投資。我碰到過有些投資者,他們奉行「一股原則」,不管是「無知者無畏」還是「藝高人膽大」,我都認為這種風險極大,即使是芒格,我也會勸其放棄這種觀念,因為人是有限理性的生物,不是上帝,必須要為這種「有限理性」預留一定的安全邊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