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乏焦點 秋拍成交意外萎縮 德勤:反映內地市場投機減 健康現象
1 :
GS(14)@2014-12-31 01:33:5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29/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中國藝術品市場近年歷盡起起跌跌,3年前才剛超越美國晉升為世界上第一大藝術市場,2012年就因打貪腐和查稅門即刻跌倒谷底,成交額縮水近一半。去年一度回暖重拾增長,惟今年四大拍賣行秋拍成交額卻意外「縮水」,按年跌近四分一。惟有業界人士指,成交下跌與缺乏「天價」拍賣品有關,並指市場正逐漸「正常化」。
業內普遍反映,今年拍品匱乏的問題尤為明顯,估價過億藝術品更是一品難求。
過去2個月,一直被視為來年市場風向標的秋季拍賣會陸續落錘,中港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保利(北京)及嘉德(中國)成交額同比全線下跌,合共成交約11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跌24%。除早前豪擲2.8億元拍下明成化「雞缸杯」的上海富豪劉益謙以創中國藝術品拍賣世界紀錄的3.48億元拍下明永樂御製「刺繡唐卡」搶盡風頭外,其他天價藏品寥寥無幾,難以延續2013年增長勢頭。
四大行成交按年跌24%
德勤藝術與金融全球主管Adriano Picinati Di Torcello認為,今年各大拍賣行出現的秋拍縮水現象,是中國藝術品市場走向健康的跡象。他稱,「現在中國藝術品市場慢慢鞏固,開始淘汰一些投機的因素,買家們更具有分辨藏品的能力,而不是像2009至2011年時盲目地一擁而上。」
他亦表示,隨藝術品作為一種資產類別被越來越多投資者接受,尤其在現時全球經濟不明朗、投資選擇有限的情況下,2015年對藝術品投資的需求會繼續增加。儘管中國藝術品走向成熟,他亦提醒投資者警惕投機因素,根據德勤2014年藝術與金融報告調查,有78%的藝術專家認為現時中國藝術市場的投機水平在7以上(1至10,10為最高)。
畫廊:中國藝術保雙位增長
專做中國現代藝術畫廊Art Futures總經理Jon Reade(圖)亦看好中國藝術品市場前景。他指,現半數客人為投資者,藝術愛好者僅佔三成,並指中國現代藝術增長每年都保持雙位數,是世界範圍內表現最好的藝術類別,越來越多投資者用購買藝術品作為分散投資風險的方式。
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但對藝術品市場未必是壞事,「當經濟下滑,人們傾向於將資金投入固定資產,如黃金、藝術品等,對藝術品市場會有一個短期的積極作用。」
2 :
GS(14)@2014-12-31 01:34:1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29/news/ec_eca2.htm
【明報專訊】有「內地蘇富比」之稱的保利文化(3636)今年初才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不過,保利在香港舉行春秋拍賣會已有兩年時間。今年保利(香港)秋拍總成交8.22億元,較去年的9.89億元有小幅下跌。執行董事張益修表示, 市場有波動並不是壞事,雖然天價拍賣品數量減少,但客戶數量仍穩步增長,未來亞洲藝術的潛力會被發掘出來,甚至10年內可與歐美市場比肩。
雖然在香港舉行拍賣,但具國企背景的保利掌握了大批內地收藏家的人脈,客人有6成來自內地。不過,他透露,隨著亞洲藝術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越來越高的聲譽,在過往的4次拍賣中,海外買家數量錄得180%的增長。
中國藝術市場漸成熟
張益修坦言,中國藝術市場初期上升太快,市場不健全,投機者居多而真正懂藝術的人少。不過,他認為「一個階段的小插曲並不影響市場總體走勢」,經過兩年調整,藝術品的美學和歷史價值逐步得到買家肯定,不再金融獨大。
雖然中國市場仍未成熟,但張益修指,近年「流拍在減少」,投機者亦被慢慢被過濾出市場,保利亦加強了對買家信用記錄的審核,反映市場近年在逐步走向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