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滬股通成效 需看兩年
1 :
GS(14)@2014-11-25 11:47:3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125/news/ea_eaa5.htm
【明報專訊】滬港通成交額持續偏低,即使昨日受內地減息刺激略有增加,滬股通及港股通的成交額,仍分別佔滬市及港股總成交相當低的比例。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昨日強調,不能單單用頭幾天的成交額去評論這項長期制度的成敗,由於這是嶄新的制度,亦是全球首例,相信要兩年時間甚至更久,才能看到成果。
歐達禮昨日笑稱,過去一周市場對滬港通負評不絕,主要圍繞成交量過低而討論,但他認為市場過分眼於短期表現,而忽略滬港通是一項長期制度。「我們注意到北向交易大都是機構投資者,且以對基金為主,互惠基金及其他長線投資者沒必要急衝進市場。」
部分基金經理仍未準備好
過去一星期,港府及港交所(0388)已分別就滬港通成交低作出解畫,但主要歸咎於市問題。不過歐達禮則承認,部分基金經理未必有足夠的時間作準備,例如要更多時間作股票研究、預備法律文件、更改內部監控規則等等,沽A股前要提早搬倉的買賣規矩亦不同,這些「結構性問題」都需要時間解決。
另一方面,南向交易冷清,歐達禮認同,主要由於50萬元人民幣的資產限制,同時因為不少內地人早已在港投資。但他指出,現時討論是否放寬資產限制,為時尚早。他相信,隨A股市場估值較吸引,人民幣又有升值前景,北向交易額高於南向的情會持續一段日子。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陳錦榮則在另一場合稱,境外投資者對滬港通反應未見熾熱,非因為投資者對A股公司的管治有特別大的顧慮。他指滬港通僅實施約一周,不少投資者仍抱觀望態度,要以較長遠角度去觀望未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