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企業(0051)專區
1 :
GS(14)@2014-08-12 00:26:15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943
前專區
2 :
greatsoup38(830)@2015-03-12 02:23:02盈利降33%,至8億,輕債
3 :
greatsoup38(830)@2015-05-24 01:45:2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22/news/ea_eab1.htm
家族信託「除名」 吳光正持股降
2015年5月22日
【明報專訊】吳光正全退會德豐(0020)系後,其持股量亦疑似出現變化,據聯交所資料顯示,吳光正持股量大幅下降至11.75%,未有再披露過去透過家族信託持有、市值逾400億元的會德豐股權。會德豐發言人表示,持股變化主要由於吳光正上周退任董事職務,惟他仍然是包玉剛家族信託受益人之一。
聯交所資料顯示,吳光正與太太包陪容於周二(19日)更新股權披露,由於未有再申報過去透過匯豐信託持有的48.98%股權,吳光正的持股量由原來約60.73%,大幅下降至11.75%。
發言人:私人仍持11.75%會德豐
會德豐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該匯豐信託屬包玉剛家族持有,吳光正目前仍是受益人之一,只是由於他在上周退任會德豐董事後,按例毋須再披露信託持股,而他目前申報仍持有的11.75%會德豐股權,則屬於吳光正家族的私人持股。至於接替吳光正擔任會德豐主席的兒子吳宗權,會否申報包玉剛家族權益,則暫不清楚。
已故「船王」包玉剛於1991年去世前,已就其龐大財產作出分配,其中當時規模較大的海上業務及資產,交由長女包陪慶的外籍丈夫蘇利文打理,而吳光正則接手會德豐及九倉(0004)等陸上業務。以包玉剛信託目前持有會德豐48.98%股權計,市值相當於約444.5億元,惟由於會德豐同時控股九倉、海港(0051)、有線寬頻(1097),以及持有綠城(3900)及遠洋地產(3377)等投資(見圖),意味該信託實際相等於控制整個會德豐系上市王國。
不過,吳光正多年來仍有不少私人投資,其中主要是包括連卡佛、Joyce(0647)以及意大利著名品牌Ferragamo股權在內的零售王國,目前已交由女兒吳宗恩掌管,至於源自岳父的上市王國,則由兒子吳宗權接掌。
4 :
greatsoup38(830)@2015-08-14 14:05:58盈利增20%,至5.7億,2億現金
5 :
GS(14)@2016-03-02 17:04:02盈利增4成,至11.3億,輕債
6 :
GS(14)@2016-03-16 14:45:202016-03-15 HJ
會德豐邁收成期 中線勝九倉
會德豐(00020)為九倉(00004)控股公司,其核心盈利增幅遠勝九倉,儘管九倉績後滑落,會德豐表現仍能穩升,近年不斷積聚土地儲備,終於踏入收成期。去年會德豐綜合總盈利142.32億元,按年跌35.3%,在扣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及相關影響後,核心盈利為105.98億元,增長30.8%,每股核心盈利5.216元,已派第一次中期息每股0.425元,將派第二次中期息0.725元,全年股息1.15元,增長7.7%,股息比率由26.7%降至22%;每股股東權益增加5.5%,至99.26元。
會德豐去年多次增持九倉股權,由2014年底的55.08%增至59.1%,應佔九倉核心盈利約63.23億元,增11.8%,另由新加坡會地提供2.63億元,增5.2%,直接由會德豐貢獻盈利40.12億元,增82.6%。
九倉經營投資物業為主,亦有物業發展、酒店、物流以至寬頻及電訊等,其業績於日前已有專文討論。新加坡會地於新加坡經營物業,並涉及中國物業,而規模所限,對會德豐貢獻不多。
現金回流佳 負債續降
會德豐業務專注於香港物業發展,2014年已步入收成,去年更是豐收,確認銷售額155億元,主要為啟德的兩幢商業大廈售予花旗及宏利,稅前利潤率28.8%,雖非高利潤,但大宗交易已算不俗。去年另有將軍澳區The Parkside入賬,即去年盈利由兩個項目帶動。會德豐在紅磡另有商廈One Harbour Gate興建中,已以59億元出售西座及商舖予中國人壽,較小的東座據報亦有人洽購,連同預售其他住宅項目,去年底預售尚未確認銷售額為125億元,其中90%可於未來18個月內入賬。今年將有3個或以上項目開售,位於將軍澳、屯門及何文田等地,目標暫訂為100億元,有待相關程序及市況配合。
以綜合賬計,會德豐淨債務789.27億元,較上年減少18.3%,淨負債權益比23.2%,不計九倉及新加坡會地,淨債務為322.58億元,按年減少10%,淨債務權益比為16%。去年會德豐仍在增持土儲,亦增購九倉股權,耗資不菲,而債務仍減,可見會德豐的現金回流良好。去年底管理的土儲,可供興建870萬方呎,包括代九倉管理估計約210萬方呎,其土儲可供4至5年的發展,其中位於將軍澳地盤較多。
本港樓市似乎是暫時見頂,未來調整幅度則言人人殊,但今年完成的物業已預售相當,樓市的轉變是影響明年或以後的業績,以現有資料看,會德豐今年的整體業績將勝去年。
對物業發展而言,未來展望相當重要,是關乎對股份評價的高低,上周五以33.4元收市,核心P?E 6.4倍,息率3.44%,P?B0.336倍,市場對其評價已有保留。同日九倉股價40.95元,P?E11.3倍,息率4.64%,P?B0.403倍。會德豐的盈利約38%來自物業發展,P?E自然較低,再加上慣例的控股折讓,P?E更低,而且會德豐的息率低於九倉。
所謂展望,是個別不同。九倉的展望受零售市場影響大,對會德豐而言,除受九倉影響外,亦受樓市影響。理論上,會德豐較為吃虧,但去年會德豐的表現則優於九倉,筆者於去年3月中亦指會德豐折讓大,應勝九倉一籌,當時會德豐P?E9.4倍,息率2.83%,P?B0.4倍,股價37.65元;九倉P?E14.6倍,息率3.56%,P?B0.503倍,股價50.75元。一年後的今日,兩者雖跌,但九倉跌19.3%,會德豐只跌11.3%,反映兩者的折讓收窄,其中理由相當複雜,可能是九倉對零售業的敏感度,更甚於會德豐對樓市的反應,亦可能是會德豐去年業績確實較佳。
憧憬重組未必成事
昨天的表現,是九倉較會德豐為佳,原因是九倉績後曾見挫低,會德豐並無異樣,且在穩升。筆者上周認為九倉會跑輸大市,是以中線而言,短線難作準。至於會德豐,中線展望或稍遜於大市,但相信仍優於九倉,其實差異不會太大 ,兩者均受零售及樓市氣氛影響,因而策略應以短線為主。
至於兩者重組之說,只是憧憬,看來不易合二為一,九倉旗下的海港企業(00051)及會德豐旗下的新加坡會地未能私有化,是兩者合併的障礙,還得考慮最終控股者於合併後的股權多寡,目前吳氏家族佔會德豐60.63%,會德豐則佔九倉59.1%,穩佔絕對控制權。此外,最重要的是歷史悠久的九倉股東對價值的觀感,同樣是合併關鍵。
?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會德豐邁收成期 中線勝九倉
7 :
GS(14)@2016-08-04 15:03:19盈利降12%,至5億,輕債
8 :
GS(14)@2017-03-03 14:33:47盈利降40%,至6.6億,輕債
9 :
GS(14)@2017-08-04 16:23:47盈利增10%,至5.3億,輕債
10 :
GS(14)@2018-03-02 12:23:55盈利增80%,至13億,輕債
11 :
GS(14)@2018-07-02 10:59:47本公告乃海港企業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則統稱為「本集團」)根
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09(2)條及香
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的內幕消息條文(按《上市規則》的定義)
而刊發。
一年多以來,本公司已不時提醒股東及投資者,本集團的發展物業分部貢獻在二○一
七年之後會縮減。最新提示載於日期為二○一八年三月一日的本公司二○一七年年報
內的主席報告書:
「發展物業貢獻自二○一二年起主導集團財務業績,在二○一七年佔集團收入及營業盈
利逾80%及核心盈利逾70%。集團已累計出售或預售逾95%可發展總樓面面積,當中
99%已確認入賬。蘇州時代上城已告全面落成,是最後一個高利潤項目,標誌著對集團
貢獻的分水嶺。上海南站及蘇州國際金融中心是僅餘的兩個未完成項目。未來集團不能
再倚賴此分部的貢獻。」
此外,該主席報告書亦就本集團在香港的新酒店提供了以下最新情況:
「The Murray於年初開始招待顧客,還需時間建立業務。與此同時,土地及樓宇折舊和
利息成本將會對酒店的盈利能力構成壓力。」
據最近對截至二○一八年首五個月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審閱,本公司董事會
(「董事會」)謹告知股東及投資者,本集團截至二○一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
核心盈利(即不計入投資物業重估差額的股東應佔盈利)預期會較二○一七年同期下
跌超過70%。
12 :
GS(14)@2018-08-03 17:47:08盈利降80%,至1.2億,輕債
13 :
GS(14)@2019-02-28 12:37:54盈利降7成,至4.7億,輕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