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梁兆基:施政不妥協 普選難救
1 :
GS(14)@2014-06-16 18:03:3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16/news/ec_gga1.htm
【明報專訊】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早前發表新一份《全球競爭力年度報告》,香港競爭力排名自2004年來首次跌出三甲,主要受管治架構及政治穩定因素拖後腿。金融發展局成員、匯豐亞太區顧問(業務策略及經濟)梁兆基認為,這是對港府的警號。他表示社會近年衝突增,惟反對者不是完全無理。他指出,港府回歸以來仍停於「精英管治」行政主導,未有正視如何吸納民意並政治妥協。
政策評分拖累競爭力 給政府警號
股市有上有落,市場瞬息萬變,梁兆基接受訪問時說,國際排名也有升有跌,不同城市各有優勢,而數字上落亦毋須緊張,但有需要明白排名背後的信息。香港今次在報告下跌一名,不會一沉不起,競爭力也不會「即時變差」,「否則新加坡就好大件事?成日都跌在下面,最近才上番來」。不過,港府在「政府政策」評分有退步,就是不爭事實,「(對排名下跌)你可以有很多解釋,立法會、有人扯後腿……但我不理是什麼原因,是差了。」他指是次競爭力排名下跌,帶給港府的信息是一個「警號」。
嘆「該做無做」 規劃失當拖慢基建
香港今年經濟表現評分優於去年,但受政府效能表現評分拖低,梁兆基嘆香港近年「應該做的沒有做」。建高鐵遇上遷拆示威、增建機場第三條跑道碰上白海豚,梁兆基隨口數來兩三項基建遇阻,「現在連垃圾(處理)都搞不到」,「你是怎樣的一個商業城市?」梁兆基說商業城市需政策、基建,軟硬件雙配合,現在「全部也拖慢,自然影響競爭力」。
「這些(基建)搞這麼久都不行,這是否表示反對聲音不對呢?不是,而是在規劃上肯定有問題。」梁兆基相信,政策拖慢的問題可能是出於政府醞釀、推展政策的過程,「若你解決到環境、拆遷的問題,我不相信反對者會盲目反對」。
民意膨脹 殖民年代行政主導不適用
梁兆基說,回歸前後管治模式有大改變,民權、民意日漸膨脹,「但沒有以民意為主導的政治制度,仍用行政主導,那一定會crash(有衝突)的」。他憶述,殖民政府行政主導強,推動政策速度也快,「有點新加坡味道」,但回歸以後民權意識漸增,殖民地年代的「行政主導」思維,已不適用於今天民權意識高漲的社會。
應融入民意 指政府「衝突多於摸索」
「政府執行上要撫平民意、擺平利益,要用另一套手法處理,要真的做諮詢,規劃前、中、後期也要做好,而行政立法關係也要和諧,否則政策只會多人反對。」不過,他認為,回歸以來港府亦未曾思索如何在《基本法》「行政主導」的框架下融入民意,政治妥協的管治文化仍未形成,觀乎過往港府表現亦「衝突多於摸索」。
梁兆基說,《基本法》寫明特區政府要行政主導,若港府不建立妥協文化,即使特首普選產生亦解決不了問題,「怎選也沒有用」,「因我們不完全是西方模式,也不是完全殖民模式,但香港從來沒有思考在既定基本法下,行政主導如何和民意基礎(磨合)、普選特首下如何執行妥協方案」。至於特首梁振英是否懂得妥協?梁兆基笑言問題已超出可回答範圍,「你說評選哪一個做得到(妥協),哪一個人做不到,你問泛民或建制派應會有更多意見」。
明報記者 梁卓怡
2 :
GS(14)@2014-06-16 18:05:1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16/news/ec_gga2.htm
總行成佔領據點 自信不受影響
2014年6月16日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在5月答問大會上表示,中環不少金融、工商及專業服務機構,正準備因應佔領和癱瘓中環而民事索償,不過,多個商會表示未有所聞。匯豐會否向和平佔中提民事訴訟?作為匯豐亞太區顧問,梁兆基聽「佔中」便面色一沉,不置予評,但透露他們「只在」研究一旦佔中發生,如何維持公司正常商業運作,「因我只是商人,又不是警方,不是要對付它(佔中)」。
研佔中應變方案
匯豐總行地下近年成為示威者的「佔領據點」。2011年香港示威者響應「佔領華爾街」行動,在匯豐地下紮營抗議「金融霸權」及社會不公﹔數月前泛民在匯豐總行門外紮營絕食,爭取的則是真普選。
「若有一班人坐在你家門外,你應該也會有不方便。」對於公司成為示威者留宿「熱點」,梁兆基自信公司「整體運作也不會受你(示威者)影響到」,他表示尊重公眾示威權利,「但你(示威)又唔係針對我,度先抵死﹗」
位處中環核心 笑言如新「三支旗杆」
梁兆基打趣說,匯豐總行已猶如昔日天星碼頭「三支旗杆」,「等於你以前等人,會約在天星三支旗杆」。他認為,匯豐位處中環核心地帶,位置或較有象徵意義,「但我不是說我們間銀行有代表性」。
政制不成問題 法治清廉更重要
梁兆基一再重申不評論佔中問題。他認為,對商界來說,政制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全世界做生意什麼政制也有,不止是民主國家才可以做生意」。他認為,商界在共產、民主國家也可生存,「跨國機構在什麼地方也可以做生意,政制不是問題,反而是社會是否和諧穩定,是否有法治、治安和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