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中環:總之要做啲嘢 CK
1 :
GS(14)@2013-06-08 15:55:01http://smartjobscmp.blogspot.hk/2013/06/blog-post.html
一盤生意,總會有起有落。生意向上的時候,管理層雄心壯志,一時又請新人跑數,一時又擴大後勤的支援部門,忙到不可開交。然而當市況不理想,生意淡薄的日子裡,管理層又在做甚麼?
我認識的受薪管理人員當中,有不少會在這個時間,「夾硬」找些東西去做,例如研究甚麼創新發展項目,目的是為了在市況低迷時,為機構尋找新的商機和收入。這種事情,為甚麼在市況好的時候不好好準備,要等到市況低迷的時候才去做?理由很簡單,市道好的時候,人人都掛住在原有的生意上賺錢賺業績,誰會有興趣去搞甚麼創新項目?
可憐的是,這些所謂創新的項目,其實鮮有成功機會的。市況低迷的時候,公司收入減少,財政相對環境好的時候來得緊絀。那些新項目,在「研究」初期還可以,但一旦被認為有機會「可行」的話,便要投入大量資金了。這一關,通常過不了。市況已經夠差,公司的收入也少了,你還要在這個時候花錢投資一項沒有十足把握的項目?管理層肯,股東也未必肯放過你吧。管理層對此其實都心裡有數,不過市況低迷的時候,受得人高薪厚祿,也總要「搵啲嘢嚟搞」,否則無所事事,容易招人話柄,自己的飯碗也變得不穩陣了。
在這些日子裡,要「夾硬」找東西去做,隨了那些「開源」的項目,你當然也可以選擇「節流」。管理人有時會喜歡美其名地將公司的架構來次大重組,籍以將過份臃腫的架構清除。搞一場大龍鳳,員工被左調右調,其實都是大戲一場。到了最後,其實還不過是「裁員」的結局罷了。
有些公司規模大,裁員的工程一搞就大半年。殊不知,裁員工程都還未完,經濟就反彈了。生意增加,裁減了部份人手的機構又忽然「唔夠人用」,搞不好還要被逼在市場上高價搶人。早前那個多麼偉大的「裁減成本計劃」執行到天一半地一半,到底還要不要繼續落去?
受薪的管理人員,最難頂的是,在任何的市況底下,都不能夠「閒著冇嘢做」,否則股東會質疑你存在的價值。但做得生意時間耐,你會慢慢發覺,在那些市況低迷的日子,你閒著甚麼都不做,可能比你夾硬找些事情去做,來得更有「效率」。有時我都會想,這些時候,其實不如放個大假,對公司來說可能是最有著數的。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