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毒氣城 中國佔7個
1 :
GS(14)@2013-01-17 01:21:37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116/18135857
內地數十個城市連續多日遭毒霧霾襲擊,揮之不去之時,亞洲開發銀行(下稱亞行)發佈中國環境分析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10大城市,中國佔了7個,分別為太原、北京、烏魯木齊、蘭州、重慶、濟南和石家莊;中國500大中城市不到1%達世衞組織推薦空氣質量標準。毒霧霾持續不散,民眾怨聲四起,中共領導人辦公的中南海再被踢爆裝有空氣淨化設備,享受「特供」惹眾怒。
題為《邁向環境可持續的未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分析》的報告,由亞行聯手中外環境專家完成,前日在北京清華大學發佈,正值中國大部分地區遭毒霧籠罩之時。報告指,儘管中國政府一直積極治理污染,但去年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仍有7個在中國。
[■異見藝術家艾未未戴上防毒面具,抗議北京空氣污染嚴重。路透社] ■異見藝術家艾未未戴上防毒面具,抗議北京空氣污染嚴重。路透社
太原第一 北京第三
這十大空氣污染最重城市按排序分別是:太原、意大利米蘭、北京、烏魯木齊、墨西哥墨西哥城、蘭州、重慶、濟南、石家莊和伊朗德黑蘭。報告指,中國最大的500個城市,只有不到1%達到世衞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其原因與中國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機動車及工業迅速擴張有關。
前日,全國74個監測城市仍有33個監測數據空氣質量達「嚴重污染」程度。霧霾天氣令各城市道路管制、企業停工、機場關閉、港口停運,醫院呼吸病人大增,部份學校停體育課,市民工作生活受到很大影響。民眾對自己成為「人肉吸塵器」、當局卻一籌莫展大表不滿。
有網民翻出湖南遠大集團為中南海安裝空氣淨化器的宣傳單張做話題,指證中央領導人辦公的中南海空氣與外不同,包括政治局常委會議室、中央書記處會議室、會見外賓的懷仁堂、中辦會議室等,均裝備了遠大品牌的空氣淨化機。有網民哀嘆:「難怪他們(中央領導)對空氣問題不出聲。」「他們甚麼都享受特供,連空氣也是!」「對此我們只能無語!」
中南海裝空氣淨化器
民怨四起之時,國家環保部又引頸討戮,日前在官方網發佈採購啟事,稱要為機關購買空氣淨化器,競價截止時間為昨日。輿論一片譁然,網民熱議:「我們被迫呼吸毒氣,他們竟要用公款買新鮮空氣!」「周生賢(環保部長)下台!」環保部昨午回應稱,購買空氣淨化器是「用於檔案室防塵」,但網民斥是欲蓋彌彰。
面對民怨,今年3月將上位任總理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副總理李克強,昨專門回應稱,空氣污染是長期積累的問題,要嚴格執法,淘汰落後產能,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又籲公眾加強自我防護,「全民參與,共同治理」。
連日來受毒霧霾困擾的北京昨迎來降雪天氣,對大氣中的污染物起到一定清除作用,空氣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淨化。據中央氣象台分析,今日開始,中等強度冷空氣將影響北方及東部地區,此後霧霾天氣將自北向南減弱。週一(14日)上午,北京發佈史上首個霾橙色預警,這也是霧霾預警中的最高級別。
人民網/新浪網
2 :
GS(14)@2013-01-17 01:21:47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116/18135865
內地空氣污染日趨嚴重,舉國關注。中央電視台昨在節目中引北京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的研究指,去年北京、上海、廣州及西安因PM2.5(即空氣中可吸入肺的微粒)引發多種疾病造成過早死的人數,或高達8,500多人。鍾南山說:「霧霾天氣或比香煙更易致肺癌。」
央視記者過敏面腫
央視昨日的「新聞1+1」不但聳人聽聞,還透露央視記者唐湘偉在北京時曾患上嚴重過敏症,空氣污染嚴重時他病情加劇,導致整個面部浮腫;兩年前他被派到英國,由於英倫空氣比北京潔淨很多,他的皮膚過敏症大幅緩解,停藥一年,不治自癒。
廣州《南方週末》刊文指,近年北京外國人圈流傳帶玩笑意味的疾病名「北京咳(Beijing Cough)」,它與「北京客」諧音,更代表對北京空氣污染嚴重的生理反應,有外國人到北京後,會不由自主地咳嗽,離京回國後咳嗽又自然消失。日駐華使館昨緊急通知在華日人少外出,儘量呆在室內。
持續的霧霾天之下,肺癌和霧霾天的關係問題又一次拉扯著老百姓的神經。
內地媒體昨日引述中國工程院院士、沙士專家鍾南山在兩年前的一個論壇上提起了一個不一樣的看法,指研究顯示「霧霾天氣或比香煙更易致癌」。調查顯示,肺癌的高發年齡,是40到60歲之間,其中居住在人口密度高、汽車密度大、霧霾天氣嚴重地區的人,患病的機會率高。
央視網/網易/《錢江晚報》
3 :
hh0610(1603)@2013-01-17 08:56:11重庆都算严重,我估计全球几百个城市都唔合格。
目前是沙尘暴,不是毒雾,苹果又来混熬视听。 粒子原于中亚蒙古西伯利亚荒漠化,源头唔解决,大陆冇得搞。
中亚城市,又或乌兰巴托呢d,沙尘暴一起,暗无天日
4 :
八旗子弟(15368)@2013-01-17 12:21:25如今的伦敦虽然仍被欧盟视为欧洲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但雾霾天数已在逐年降低。图为2011年10月,被浓雾遮蔽的伦敦标志性建筑“伦敦眼”。
强推立法 关掉污染大户 私车进城收拥堵费
本报讯伦敦和洛杉矶这些英美国家的大都市,也曾深受空气污染的毒害。这两座昔日的污染城市的经验是多管齐下,科学标准、立法保障、民众监督……一个都不能少。不过,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伦敦和洛杉矶几乎都用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基本实现“云开雾散”。
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既与燃料结构有关,也是人口、交通、工业、建筑高度集聚的结果。对于这样一个综合性的难题,必须结合地形、气象、能源结构、绿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筑布局、交通管理、人口密度等多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考虑,采用综合性的办法加以解决。
专题撰文:李明波
伦敦篇
治理空气污染利器:
一.立法提高监测标准,改善空气质量;
二.科学规划公共交通,减少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三.控制汽车尾气、减少污染物排放;
四.科学地建设城市绿化带。
本报讯 伦敦曾以“雾都”闻名于世。在上世纪50年代,工业革命一百年后的英国伦敦尝到了工业化的恶果。
当年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描绘为“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霭,在1952年12月4日,变成了震惊世界的杀手: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浓雾整整有五天不散。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大雾之后几个月,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这是20世纪全球最严重的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5 :
八旗子弟(15368)@2013-01-17 12:26:041952年12月5日-9日,由于逆温层作用及连续数日无风,煤炭燃烧产生的多种气体与污染物在伦敦上空蓄积,12月5日开始,城市连续四天被浓雾笼罩,能见度极低,司机甚至需要人坐在引擎盖上指引才能开车。四天的浓雾造成1.2万人死亡,这是和平时期伦敦遭受的最大灾难。这一事件直接推动了1956年《英国洁净空气法案》的通过,英国政府通过推动家庭转向天然气等取暖、从大城市迁出火电厂、 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建立节能写字楼、提高现有建筑能源利用率、利用新能源等方式,经过近三十年努力,才甩掉了“雾都”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