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發掘好公司 要識計婆(也母)數 黃國英

1 : GS(14)@2012-09-04 10:20:33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1794
假如有人問:「加你人工好嗎?」相信除飯應外,沒有甚麼選擇。現在作一個簡單思考練習:在甚麼情況下,人工增加;實際落袋金額,卻反而因此下降?並非太大難題,隨便可舉兩例:家住柴灣,原本搭幾蚊電車返北角。加薪五百,轉調屯門上班,每月交通費增至一千,因加得減,其一;同理,加夠一萬,但工作性質改為外出奔走,要自己買車,供養使費遠超一萬,其二。所謂「be careful of what you wish for」,大家實際希望,是在相等的工作條款下,提升薪酬;底線是取得新增收入的代價,不能大於加薪幅度,否則便是搵嚟搞。一萬幾千,看似婆乸數,但背後的街頭智慧,卻很容易在分析公司時忽略。
看公司資本回報率
市場偏好增長股,跨越時代,因為歷任股王,皆有複式快速增長。用婆乸式術語,即是人工連年遞增、身家水漲船高、畀家用愈發疏爽的好仔。故此任何公司,除非早已淪落,自暴自棄,否則必然配備增長故事,新市場、新產品,咩都好啦,總之玩開上游,可以擴展下游;做開下游,可以收購上游;打開亞洲,就可以殺埋歐美,諸如此類。到年度春秋二祭,多會在業績中謂:「向您匯報,本期收入增長若干,成功攻打乜乜、開拓物物。」但盈利、現金流、派息呢?「由於去年新增產能開始折舊,而未產生收入,所以費用上升,導致盈利下滑。集團計划來年投入資本開支若干億,建設新產能,投資金額大部分會以自有資金、借貸支付,但不可排除股本融資的可能性。」即係點?婆乸版繙譯:「阿媽,勁呀,又升職又加人工呀我!」「咁叻仔呀!咁月尾識做啦!」「唔得呀,轉咗新post要揸車。阿媽,方唔方便整住幾萬銀嚟出車?」「……」
單憑公司的營收、規模增長,並不足以判斷,公司是好仔還是衰仔。反璞歸真,在發「打工皇帝」夢前,基本要求是「一樣做咁多,你賺得更多」。以一家公司而言,就是其盈利能力(以資本回報率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來量度)。最優秀者用同樣的資金、人力物力,可以比別家賺更多錢,非但不用伸手,還有力回報股東。有這樣能耐者,意味具有起碼的品牌力、議價能力,屬於好仔的機會較高。好仔要增長,有很大優勢:第一,因盈利能力強,水頭充足;第二,其善用資源能力,又已早獲證明,所以計劃成事機會較高;第三,有品牌力、議價能力,要達到增長,實際投入金額未必很大。
衰公司向股東伸手
相反,盈利能力不高的公司,如果強行要增長,惟有先從借貸入手。但銀行不是傻仔,很快便會關喉(參考業績最差的公司,完全沒有銀行、公司債,不是洗心革面,而是已失信於債主),之後便要向股東伸手。在利息支出、股權攤薄的壓力下,回報會愈見低落。遇上這類衰仔,只能儘早斷絕來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