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樓周記:唱好言論慎防被
1 :
GS(14)@2012-05-05 14:44:32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308990
香港人向來見慣風浪,對於樓市大起大落絕不恐懼,正所謂食得鹹魚抵得渴,只要不過度借貸借到盡的話,絕對無問題;若然到頂都唔知,不只小市民,即使經驗豐富的發展商也警覺性極低。
早前發表的數據表面似乎很好,首季落成量僅得 600伙,施工量亦不過 1.5萬伙,美國聯儲局維持低息至 2014年底,以及本地樓價指數就快破 97年高峯位等等。
縱使有官員不斷發出對樓市泡沫的警號,亦有行內人士反駁官方,收緊按揭對置業者不利的言論。正由於利好利淡消息齊來,站在利益集團者而言,永遠不會唱淡樓市。
老樓年前主持一個講座時,與會一名大型發展商很坦白對台下聽眾表白:「作為賣樓者,唔會叫買家唔好買樓,只會叫大家喺調整時候傾價。」表態清晰,反映了無論在甚麼時候只會向公眾傳達對樓市唱好言論,並不全面和客觀。
買家易受氣氛感染
事實上,不知情者很容易受到賣樓氣氛所感染,一面倒的單向現象令買家陷入迷局,忘記了自己能不能負擔得來、或是被人潮影響判斷。老樓曾聽過以下個別個案。「首先由代理商帶入展覽館後,足足花了一個小時才完成整個參觀程序,到最後地產代理一方面游說快做買樓決定,二來把有利樓盤和樓市的報紙影印本作為指標,原本只有意買一間自住,但因先做大手客買樓次序押至最後,現場完全不知道銷情而焗住買。」
上述情況正出於一個已售出九成單位的新盤身上,這點正因為為了賣到好成績的銷售手段,老樓亦有類似的親身經歷,莫非親往地盤視察鎖定單位和座數,好易墮入圈套,要買的單位一早被預留,未賣的單位只口頭出價而已。
劉兆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