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家
1 :
GS(14)@2011-05-02 16:26:21http://news.imeigu.com/a/1304233355464.html
新華網長春5月1日電 (記者郎秋紅、姜明明)據吉林省通化市委宣傳部提供的材料介紹,經初步判斷,如家快捷酒店的火災是由於樓梯間失火,濃煙上竄,造成該酒店入住的部分人員傷亡。
火災發生後,通化市委、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就此次事故的善後處理工作做出全面安排,成立處置火災事故領導小組。 目前,各項應急處置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 火災原因正在深入調查之中。
5月1日凌晨3時30分許,通化市東昌區如家快捷酒店發生失火。 通化市委、市政府和東昌區委、區政府領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指揮救火,同時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要求迅速控制火情,全力搶救傷者,調查失火原因,全面做好善後工作。 經過消防官兵30餘分鐘全力撲救,火情全面撲滅。
截止到1日9時,已有10人送至醫院後因窒息經搶救無效後死亡。 3人重傷,暫無生命危險;另有32名輕傷者正在醫院進行救治。 失火現場已經過5次全面徹底搜救,未發現新情況。
2 :
greatsoup38(830)@2011-05-10 17:09:36http://news.imeigu.com/a/1304999072565.html
(i美股訊)如家週一盤後公佈的Q1財報顯示,如家第一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7.566億元(約合1.155億美元),同比增長10.8%。財報同時
公佈一季度如家新開酒店只有32家(其中1家為租賃經營酒店,31家均為特許經營酒店),但其在建酒店數從上季的90家突增至178家;以此計算一季度如
家共新簽約120家酒店,突然加快了開店佈局。
2010年的財報公佈後,如家、7天和漢庭分別表示2011年將新開280家、290家和200家酒店。但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三家酒店的在建酒店數相差很大。

從上表可以看出,如家在2010年末的在建酒店數最少,只有90家;要完成2011年的開店目標數280家至少還要新簽約190家酒店。本季如家突然加快了步伐,新簽了120家酒店。

本季如家新簽約69家加盟店和51家租賃物業,扣除新開酒店數,一季度在建酒店數淨增88家,其中在建直營店淨增50家,在建加盟店淨增38家。
a
3 :
GS(14)@2011-05-18 22:55:35http://news.imeigu.com/a/1305644283225.html
如家被強拆酒店喊冤 總經理稱有內幕
4 :
greatsoup38(830)@2011-05-29 14:51:57http://news.imeigu.com/a/1306481126400.html
如家正式宣布4.7亿美元收购莫泰100%股权
5 :
greatsoup38(830)@2011-05-29 15:56:20http://www.21cbh.com/HTML/2011-5-30/3MMDAwMDI0MTE3Mw.html
經濟型酒店併購潮湧 如家4.7億美元吃下莫泰
6 :
greatsoup38(830)@2011-06-04 18:07:43http://www.eeo.com.cn/2011/0526/202153.shtml
《快公司觀察》記者 劉偉勳 陳勇 姜雷 5月6日,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如家酒店租用的三號樓依舊是搶眼的黃色,只是門上貼上了白色封條,外側圍上了綠色紗網。這座使用聚氨酯泡沫彩鋼板建造的二層小樓已經建成使用4年,但在幾天前的消防檢查中被認定為私搭亂建的違法建築,耐火等級低,5月2日被消防部門臨時查封。
成立9年來不止一次地暴露消防隱患和高速擴張中的潛在風險,但中國最大的經濟型酒店如家酒店集團(NSDQ:HINN)第一次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而受到政府和公眾的廣泛「安檢」。
5月1日凌晨,位於通化市東昌區的一家如家快捷酒店發生樓體火災,造成10死41傷。這起事故隨後被認定為涉嫌人為放火,5月2日七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全部抓獲。
目前通化火災的失火原因和具體責任仍有待權威部門認定,但通化如家酒店在火災中顯露出的疑點,經濟型酒店行業資本驅動下的如家模式、如家在公共安全與經濟利益之間的重心失衡,似乎都與這場意外之火絲絲相關。
注定的悲劇
對於5月1日的大火,吉林通化消防支隊王孝偉稱,此次發生火災的地點是位於東昌區的雙龍大廈一樓。該大廈共有8層,地下一層和一樓、二樓為娛樂場所,3樓至7樓為如家快捷酒店。
某種程度上,如家酒店在這次火災中是被殃及的受害者,但從已經披露的信息來分析,無論是火災發生後如家酒店消防設施和工作人員發揮的作用,還是物業單位此前存在的消防隱患,都存有瑕疵。
多位酒店業資深人士表示,從通化如家酒店的情況看,如果火災出現後消防設施和工作人員能正常發揮作用,恐怕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人員傷亡。
通化如家快捷酒店與其他機構合租一棟物業的模式,被業內人士形容為「夾心面包」,其與KTV、美食城等業態合租同一棟樓宇雙龍大廈。這種合租模式及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被認為是此次發生火災的重要誘因之一。
國內第三大經濟型酒店錦江之星首席運營官俞萌認為,如家酒店在物業選擇上的缺陷注定了悲劇的發生。為了快速發展,如家酒店降低了物業選擇標準,酒店和KTV之類共處一個物業屢見不鮮,早就埋下了隱患。城門失火必會殃及池魚。
據俞萌分析,酒店與其他單位合租物業時,有很多責任,包括消防安全責任難以分清。租賃單位為了各自的安全,往往會把安全通道鎖閉,安全設施出現故障時有時無法及時維修。如果酒店樓下是餐飲企業,還會面臨更大的消防安全壓力。
一位從通化如家酒店現場逃生的人士表示,當時其住5樓,發生火災時,感覺呼吸不暢,滿屋子都是煙,出門發現黑煙一片,什麼都看不見,樓道上擠滿了人,安全出口也被堵死。
有信息顯示,此次火災中的遇難者以7樓的和5樓賓客居多。
不過通化消防支隊王孝偉強調,火災發生時,該大廈的自動噴淋系統是正常的。
據通化當地人士介紹,通化如家酒店為如家酒店的加盟店,2007年租用了雙龍集團的雙龍大廈的3-7層作為酒店,當時為減少損失,在消防證照未齊時就進行了試營業。開業時,共有房間116間。
上述人士稱,該酒店2007年就已經裝修完畢,但因為消防一直不過關,才拖至2008年7月23日正式開業。
但4個月後,如家入主的雙龍大廈被當地消防部門通報存有火災隱患。
接近消防部門的人士稱,雙龍大廈發生火災並非偶然,其幾次抽查都被查出問題。後來,由於業主為當地老牌企業和納稅大戶,最後也不了了之。
據瞭解,通化雙龍集團年產值(工業)3.2億元以上,是通化市的骨幹企業和利稅大戶。
重心失衡
此次通化如家酒店發生火災前,如家酒店曾多次暴露出不同程度的消防安全隱患。
2008年,如家瀋陽市南京北街店涉嫌偽造「消防許可」,犯罪嫌疑人被刑拘。2009年,如家在江西省南昌市象山北路上新開設的一家酒店,在沒有取得任何證照,消防也尚未通過驗收的情況下就開門營業。2010年11月,鄭州一如家酒店著火,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通化事故發生後,在如家酒店自查和政府部門檢查中,又有多家酒店發現了安全隱患。如家酒店北京交道口有限分公司的3號樓和2號樓四層,就是在北京警方日前進行的「亮劍」行動中被查出問題的。
如家酒店這些不同時期被曝光的安全隱患儘管只是個案,但由此反映出整個行業快速擴張中對速度、規模的追求和對公共安全這一基本要素的忽視。
通化如家酒店選址時採用的合租模式,被認為是為了追求速度和控制成本而降低了酒店安全因素的權重。
中國經濟型酒店網CEO胡昇陽認為,在物業選擇上,如果酒店租賃的是整棟物業,風險會更為可控。如果選擇了樓中樓,而且消防上的隱患不能消除,應當考慮放棄這樣的物業。
如家酒店CEO孫堅5月5日對本刊表示,中國的獨棟物業不多,企業發展中,不僅僅是如家酒店,國內多家經濟型酒店企業都有相當數量的門店採用了合租物業的模式。
合租物業成為國內經濟型酒店的常態,一方面是因為隨著經濟型酒店的「跑馬圈地」,適合開設酒店的獨棟物業越來越少,租金也不斷上漲。出於快速擴張和降低成本的考慮,一些胡同舊房等不太適合開辦酒店的物業也被選中;另一方面,經濟型酒店即便租下了整棟物業,如果物業面積較大酒店自身難以消化,通常也會分租一部分物業給其他單位經營。
模式隱憂
從零起步到上市創造財富神話,如家酒店只用了4年時間。
成立於2002年的如家一直是中國經濟型酒店標竿,也被認為是資本市場改造傳統產業的經典。其模式核心是定位於租賃和改造傳統二、三星級酒店,主打簡潔而標準化的客房產品,通過直營和特許加盟快速大規模複製,實現擴張-上市-圈錢-再擴張的循環。
如家酒店2002年6月由創辦了攜程旅行網的季琦、沈南鵬等人聯合國企首都旅遊集團投資組建。2003年,如家酒店引入IDG、新加坡梧桐創投等投資者。在資本助推下,2004年,如家酒店在8座城市開設了26家酒店。2005年,如家在22座城市共開設了68家酒店。
2006年10月,如家酒店以中國酒店業海外上市第一股的身份登陸納斯達克,融資1.09億美元,開盤當日即大漲六成,其曾經的PE值達186倍,高於互聯網公司百度當時的PE值。與此同時,如家酒店創始人和高管的身價也迅速飆升。
在季琦看來,如家模式受到資本追捧的主要原因是,輕資產、高投資回報率、標準化、易於複製擴張。
如家酒店的快速成功讓經濟型酒店在中國風生水起,大量資本爭相湧進這一行業,其中不乏以快速上市並套現退出為目的而湧入的各路資本。有數據顯示,2006年經濟型酒店行業增速達到140%,2007年超過190%,後來者的思路幾乎與如家酒店的發家史如出一轍——先大干快上、再吸引風投,接著跑馬圈地,最終上市套現。
如家上市之後,漢庭酒店和7天酒店也成功在美國上市,但更多的中小規模經濟型酒店仍徘徊在資本市場門外。企業間激烈的競爭,尤其是不計成本地「圈」物業和挖人才,讓相當一部分經濟型酒店的經營業績不如預期。
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如家酒店保持了快速擴張,門店數量長期位居行業首位。據公司網站信息,如家共有839家開業酒店,該公司2011年計劃新開酒店數量在260-280家,其中包括100-110家直營酒店,160-170家特許經營酒店。這一擴張速度,將打破中國酒店業開店速度的歷史紀錄。
在資本力量的推動下,包括如家酒店在內的各大經濟型酒店近年在大舉擴張的同時,還採用各種措施控制成本,力圖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滿足資本市場對投資回報的期望。不過這些旨在提高效益的做法,可能稀釋酒店的管理能力,並降低酒店在安全投入上的力度,給酒店的長遠發展埋下隱患。
例如,一些經濟型酒店為了降低成本,改造廠房時不加裝窗戶,裝修時使用非阻燃材料,安全管理也不夠到位。尤其是一些加盟商,為了及早收回成本,往往在還未獲得各種證照的時候就提前營業。
北京市消防局人士稱,酒店消防安全,首要是要在建立或改造的初期,就在設計上將一些安全隱患排除,比如管道布線、防火材料使用等等。
錦江之星首席運營官俞萌表示,有些經濟型酒店從簽下物業到開業只花了三個月時間,而在正常情況下,三個月內不可能辦完所有審批手續。
在俞萌看來,一些經濟型酒店在建築上沒有使用對消費者安全健康有利的產品,而是一味地為了迎合投資者,總是希望投入少一點。
火災已經使得高速擴張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顯現。這對管理能力是一大挑戰。如果處理不好將來可能會出現多米諾骨牌似的悲劇。
最近幾年,如家酒店也在加大特許經營和三、四線城市開店的力度,這些措施的核心都是低成本擴張。在其規劃中,新開酒店中60%都是加盟店,未來5-8年完成3000家酒店的佈局。
如家酒店CEO孫堅並不認為通化事故與如家模式中的高速擴張和利益訴求有直接關聯。他對本刊表示,作為企業,如家酒店沒必要辯解,而是應該去反省,更多地關注未來自己的改善。
不過,從首都鬧市中如家酒店的查封來看,這可能不是一個局部的修復。
7 :
greatsoup38(830)@2011-06-11 17:59:37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6283
笑到最后的如家接下来会面对整合莫泰的各种问题,而其它竞争对手则会趁机加速扩张。
历时半年的莫泰争夺战终于在2011年5月27日下午3点见了分晓。
如家酒店集团(以下简称“如家”)CEO孙坚宣布如家以总价4.7亿美元成功收购了莫泰168国际控股公司(以下简称“莫泰”)100%的股权。其中3.05亿美元为现金支付,其余部分以每股20.185美元、总计815万股在交易完成时发行并支付。按照其CEO孙坚的话说,直到他宣布消息的“前10分钟”,收购才算尘埃落定。
如家现在稳坐中国经济型酒店第一名的位置。在本身拥有的848家酒店外,它通过收购得到莫泰的144家直营店和137家特许加盟店,提前半年完成了孙坚要在2011年底达到1000家店的开店计划。单纯从酒店数目来看,如家已经把第二名的7天远远甩在了身后—后者只开出了619家酒店。莫泰的酒店分布在81个城市,在华东区布点尤其密集。它的旗下除去莫泰168外,还有比168定位稍高的莫泰268和适合年轻背包客的Yotel QQ两个品牌,后两者分别只有6家酒店。
这一交易的最大悬念始终在于价格。
就在如家并购成功的前一天,网上流传的价码还是“如家5亿美元收购莫泰59%股权”。但最终,如家成功压价,用4.7亿美元拿下了莫泰100%的股权。这一价格之优惠,使得早已选择退出的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江”)的一位管理者在当晚的一个饭局中流露出些许惋惜之意。
“要是锦江之星知道最终是这个价格,当初也不会退出了吧!”在发布会上,孙坚当众开玩笑说。
从2010年年中开始,摩根士丹利就放出话来,表示要将自己持有59%股权的连锁酒店品牌莫泰出售,开价10亿美元。国内排名前5位的经济型酒店几乎全部闻风而动。锦江是最早表达竞购意向,却也是最早退出的一个。据一家经济型酒店的高层透露,第一轮谈判摩根士丹利给出的价格区间在9亿美元上下。2010年12月,在锦江之星内部的年度会议上,一位高层对这个交易下了结论:“价格太高,谈不拢”—这是锦江决定退出竞购的信号。
但也有业内人士说,锦江退出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资金。相反,锦江是诸多竞争者中最不差钱的一个。去年并未大幅扩张的锦江在2011年第一季度发力,仅1月至3月份就新开40家酒店,酒店总数达到了457家,在经济型酒店中排名第三,排在如家、7天之后。锦江退出的原因是它的“酒店情结”在作怪。锦江是做高端酒店出身,对于硬件设施的要求一向高于其他竞争对手,而莫泰以内部硬件损耗程度大著称。锦江担心自己就算成功并购也会面临耗资巨大的改装工程,最终得不偿失。另外莫泰旗下的酒店多半集中在华东地区,与锦江之星在区位上的互补优势并不明显。
目前拥有619家酒店的7天坚持到了3月的第二轮竞标。孙坚承认说,“7天、汉庭想要收购的愿望比如家强烈,因为它们想尽快扩大规模而在短时间内超过我们。”但7天同样止步于摩根士丹利固若金汤的“价格底线”。在第二轮竞标之后,7天因为未按时递交投标书被视为自动退出。后来有传闻说摩根士丹利考虑降价到6亿美元时,7天甚至想过吃“回头草”,可见其对这桩交易的恋恋不舍。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业务重点在华东的莫泰对于在华南发展的7天来说互补性很强,但以7天现有的规模和管理模式,消化莫泰200多家店非常困难。
这期间还蹦出过一个“搅局者”宜必思(Ibis)。作为法国雅高酒店集团(Accor)旗下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宜必思是在2011年2月第一轮竞标开始后介入的。宜必思自2004年在天津开了第一家店之后,一直采取购地自建物业的方式发展,扩张速度缓慢,至今在中国仅有50家店,据说这是由雅高集团全球CEO德尼·埃内坎本人亲自推进的项目,想借收购莫泰一改之前的运营模式。雅高一度被舆论认为是如家的强劲对手,但据业内人士说,2010年,雅高还曾有意向锦江出售宜必思中国所有酒店物业,只是这一合作始终未谈妥。因此也有人怀疑雅高可能是摩根士丹利找来托市哄抬价格的帮手。
事实证明,雅高并不坚定,等到4月中旬第三轮竞标开局时,谈判桌上只剩下了汉庭和如家。
最终让汉庭铩羽而归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性价比问题。据说,汉庭创始人季琦后来觉得与其花那么多钱来收购莫泰这样一个盈利状况不佳的品牌,还不如自己开店扩张。如家的一位高层曾将莫泰形容为“鸡肋”。莫泰的问题在于内部管理标准化程度低,大量的物业面临升级换代,价格不菲,消化不易。但即便如此,如家也不愿将200多家门店拱手让给汉庭。因为现有473间酒店的汉庭一旦拿到莫泰,便会连同7天,对如家构成极大的威胁。相比汉庭,如家的准备更充足,手头资金充裕。早在2010年12月14日,如家就宣布拟发行1.6亿美元优先可转换票据,以用于“拓展新的业务”。
在谈判过程中,为了压价,如家采取了拖延战术。为此,他们曾几次对外放消息说自己有可能退出谈判。摩根士丹利眼见莫泰上市无望,急于在世博会结束后经济型酒店的销售高峰期刚过之时尽快将其脱手。到第二轮竞标流拍之后,摩根士丹利的心理防线终于开始松动,最终,如家用4折超低价格买到了莫泰。业内人士认为,在这个交易中,如家还会以部分股票支付,“这里面是有升值空间的,所以摩根士丹利并不算吃亏。”
“我们看重的是莫泰品牌的价值以及它在上海核心地区的90多家物业,”孙坚解释说,“如家目前在这些地方总共也只有70多家物业。”莫泰直营店的租期平均还有10年左右才会到期。
“今后用同样的钱拿到同样物业的机会非常少,因此对我们很有吸引力。”如家CFO颜惠萍说。
排除掉价格问题,外界对如家吞下莫泰的质疑普遍集中在如家如何运营和整合莫泰这一品牌上。
莫泰最让业内人士诟病的是其客房数量。如家和汉庭的单体酒店基本都只有100至120间客房,这样很容易达到房间数和服务人员配置的优化。莫泰一开始寻找物业时,大部分酒店是由工业用地改建的,所以有不少酒店的客房数在300间以上。经济型酒店讲究的是满房,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摊薄运营成本,莫泰的入住率只有75%,与如家、7天超过95%的水平相比差距明显—且如家并无运营这种体量酒店的经验。孙坚也承认,未来如家最急迫的问题就是“解决房量过大的问题”。
一位研究过莫泰装修成本的业内人士估算说,莫泰平均每个客房的造价是7万元,比如家每间房间的成本高出2万元—它在装修上使用的一些材料比如家更贵,面积过大的大堂和餐厅也摊高了单间客房的造价,但它在对酒店硬件的后续维护上却始终做得不好。这不但导致长期以来莫泰酒店业务的利润率一直低于如家,也使得顾客的体验打了折扣。
之前如家收购门店数量只有26家的七斗星,“用了两年时间才真正完成整合”。如家的一位内部人士预测说,这次整合莫泰的281家门店,如家至少要花费3至5年的时间。
如家目前采取的做法与之前并购七斗星截然相反—七斗星当时被全部并入如家,全部刷成了其标志性的黄色。而如家此次决定保留莫泰168品牌独立运营,莫泰268和Yotel QQ维持现状。“莫泰的设计理念比较时尚,可能会被打造成比如家稍微高端一点的品牌,用来弥补如家风格上的单一。”上海盈蝶酒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胡升阳说。莫泰加入如家后,如家的产品线中,莫泰168、如家快捷酒店和它的高端品牌和颐将形成品字形布局,有利于如家今后在细分市场扩张。
如家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和人事有关:莫泰的店长在业内以擅长单打独斗闻名,这从侧面反映出莫泰集团管理标准化程度不高,品牌对分店的支持力度不够。有报道称,莫泰当年为了快速扩张门店,有不少单体酒店是独立成立公司运作,酒店的店长甚至相当于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不少店长因此获得很大的采购等自主权。同时,莫泰对下辖137家加盟店的管理力度始终不够,能保证统一服务标准和预定的只有自己的直营店。强调中央集权管理的如家一旦接手,就意味着必须对莫泰原有的员工进行洗脑。到时,人员大规模流动不可避免。为稳定民心,如家采取的策略是暂不涉及人事变动,并稳住曾持有莫泰20%左右股份的创始人沈飞宇。据说,孙坚私下同沈已经有过多次私人交流。
“趁如家分散精力去平衡数个品牌,7天正好集中精力发展单一品牌。”7天的CEO郑南雁说。其它竞争对手也都在试图利用如家忙于整合的这一时机加速扩张。2011年,7天计划开店300家左右,汉庭则计划新增200家酒店,锦江之星预计开店数为120至160家。在资本市场,如家也将遭遇另一个对手—格林豪泰。自2006年如家赴美上市后,国内前五大经济型酒店唯独排名第五的格林豪泰迟迟未有动作。如今,格林豪泰纽交所上市几乎已成定局,最快5月底就能挂牌。格林豪泰计划上市融资1.5亿美元,超过了如家、7天和汉庭上市的融资额度。
联系编辑:
[email protected]
文|CBN实习记者 王清 CBN记者 昝慧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