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蚊一張「偽娛樂雜誌」
1 :
GS(14)@2011-01-08 16:51:432011-1-1 iM
2011年的1月1日,一出街到樓下「7仔」,一份每月一期,每期一張,每張一蚊的「偽娛樂雜誌」正式面世。
一份無狗仔隊無緋聞,一張阿嬌大頭相做封面的娛樂雜誌——《黑紙》,一反傳媒常態,一味玩食字以「懶醒、懶感動,懶好笑」,一邊為時下年輕人發聲,一邊膽粗粗憑?創意搞生意,一年已賣了16萬份「偽文學雜誌」,一於「升呢」攻入便利店,變身首份發行近10萬份的「偽娛樂雜誌」。
一份《黑紙》是一年前由商台出道及結識的林日曦、林強及阿Bu三名「八十後」柴娃娃「亂咁?」而誕生的,每張字寫滿約70句句子,大部分是年輕人流行的「搞Gag句」,過去一年就用了「黑」、「老」、「仇」、「後」、「鬼」、「冷」、「小」、「反」、「狗」、「打」、「分」、及「死」為不同月份的主題,例如第一期的第一句是「世上最黑的事,是白事。」
「一句句短句集合在一張紙,形式就似是Facebook、Twitter或微博的Status,是時下年輕人的表達方式。」已由DJ變成填詞人並在「天比高創作夥伴」主理文字創作部的林日曦指,自從轉工後在天水圍工作,跟在商台工作的林強及阿Bu兩名死黨很難才有機會見面,於是「吹吹吓」,決定「搞??」,曾想過搞「食字會」,專玩食字「搞爛Gag」,但因為三個大男孩腦袋也想不出一個絕世食字好名而放棄,最後認為《黑紙》的概念可行便「通頂」度蹺寫作。
最緊要開心過癮
一心以「最緊要開心過癮」為目標,不是由錢出發,三人行不計較賺蝕誓要玩創新,「就是未見過有人出一張紙的雜誌,所以決定用一張紙,如果見過,我地就唔做啦﹗」為了慳錢,他們找朋友「拍心口」做設計,自己找印刷廠,甚至親自運貨做發行,把雜誌送到書店出售,陳強說,「有一次,我們拿?6,000份《黑紙》,由銅鑼灣坐地鐵發行送到觀塘,好重,足足行十步要停一步。」
一分一毫,處處節省開支,總算僅僅收回成本,蝕份人工。一年過後,既然能夠回本,便加入一點商業元素,陳強指,「雖然無諗過錢,但一定要鍾意,出版了一年,原來又可以同人分享,又真係有?人受喎,又賣了16萬份,咁就變了一盤小生意。商業的定義不一定要搵一百萬,小有小做。」
一個點子,改變了整個雜誌的思維。「如果繼續以同樣的模式寫落去,無?寫,也無人買,後來想到了找『7仔』便利店,我們完全唔識,一開始就打去『7仔』熱?。」陳強憶述,「最初無諗過7仔會啋我?,點知傾傾?,佢?就話可以試,果陣先識驚呀﹗佢?全港有900幾間分店,如果按以前每月1萬多銷量,即每間只得十幾張?」
只要創意乜都可以
一轉路?,他們認為要打入7-Eleven便一定要轉走Mass(大眾)市場。由本來閉門創作,三人憑?傳媒界的人脈,找來藝人阿嬌做第一個訪問,變為「偽娛樂雜誌」,並以「殺」為第一期主題,發行近10萬份。「究竟阿嬌最想殺是誰?」,訪問內容同樣以短句形式寫作,內容則讓藝人可以透過另類雜誌發聲,令觀眾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及另一面。
一蚊一張,他們認為以一蚊去買這個行為,已經是對該雜誌的欣賞,總比免費得來的雜誌更加珍惜。懶理人家說10分鐘已經可以在書局看完,懶理蝕時間蝕人工,他們要的是一份認同,也希望從此建立一個創意品牌,最近又參與演唱會創作、T恤設計、婚禮口號,阿Bu話,「我?搞乜都得,由婚禮到喪禮,只要是創意,都可以。」
一個訪問,一句鐘,一句跟一句的爛Gag。
﹏﹏﹏﹏﹏﹏﹏﹏﹏﹏﹏﹏﹏﹏﹏﹏﹏﹏
每周一“蹺”
創蹺人︰林日曦、林強、阿Bu
創蹺時間︰2010年
成效︰
˙2010年共賣出16萬份《黑紙》
˙2010年底集合全年《黑紙》,推出售價100元的珍藏版,賣出逾2000冊
致勝關鍵︰
˙以創新意念製作,原創文字
˙透過商台節目作為宣傳推廣,吸引年輕人及學生群讀者
˙最初以另類書店及潮流店舖售賣,包括Kubrick、G.O.D等,銷量穩定後才攻入7-Eleven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