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醫保目錄調整利益鏈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92840&time=2011-08-19&cl=115&page=all

以藥品進入醫保目錄為目標,醫藥商與醫保系統官員形成利益輸送。案發重慶,折射全行業
財新《新世紀》 記者 劉長

 

  雖已立秋,山城重慶仍然保持著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8月17日下午,位於渝北區新牌坊一路的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大樓,在高溫的炙烤 下,略顯寂寥。自今年1月以來,這裡至少有四名處級幹部被檢方帶走——由此引發的重慶醫保系統人事地震,多名官員、醫生和藥商身陷囹圄,被外界統稱之為 「重慶醫保窩案」。

「進不進醫保目錄, 差別太大了。」差別體現在醫院走的量上面,這是藥商爭先恐後競爭醫保名單的動力所在。鐘志兵/CFP


  此事早有端倪。今年1月的重慶人代會上,重慶市檢察院檢察長余敏在檢察院工作報告中提到,2010年,重慶「嚴肅查處養老、低保、新農合、城鎮 醫保等社保領域職務犯罪71人,涉案金額561萬元」,其中包括璧山縣社保局原副局長張亮受賄和對多達200餘人的騙保行為大開綠燈的案件。余敏還談 及,2011年重慶檢察系統將「積極預防和查辦社會保障、公租房建設」等領域的職務犯罪。

  話音未落,包括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醫保處處長蔡岩、醫保處調研員呂傑、重慶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主任王宏、副主任康曉晴,以及重慶市藥品集中採購服務中心主任鄧先碧在內的一批官員和醫藥商,相繼被調查。

  半年之後,隨著案件的陸續開庭,重慶醫保窩案輪廓漸次顯露:以藥品進入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下稱醫保目錄)為目標,醫藥商與重慶醫保系統官員形成利益輸送,在醫保目錄調整過程中上下其手,最終左右目錄調整結果,形成一條「醫保目錄調整腐敗」鏈條。

  截至目前,除了部分案件已起訴或宣判,重慶檢方對該系列案的查辦仍在進行之中,部分官員和藥商仍在等待司法起訴。整個系列案的相關內情仍有待信息的進一步公開,但反思醫保目錄調整中的程序漏洞、梳理醫療保障領域的監管盲區,已迫在眉睫。

窩案源起

  重慶醫保窩案發端,源自重慶市江北區檢方對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腐敗窩案的查處。

  2009年初,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周榮福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其時,重慶反腐已到達醫藥領域。當年,僅重慶市沙坪壩區就抓了包括沙坪壩區中 醫院院長陳怡在內的五名醫院院長。在一次飯局上,周榮福提醒兩位與其關係密切的藥商:最近市裡的醫院出了很多事,「大家都小心點」。

  此前,周榮福剛接受了一筆20萬元的賄賂。他決定讓行賄人另外從公司再借來一筆現金給他,他再將錢打回去,在賬面上留下已經還款的跡象。此一技術處理並未奏效。一年後,周榮福被重慶市江北區紀委「雙規」,並於2010年9月17日被移送江北區檢察院處理。

  因周榮福案發,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包括藥劑科主任左筠、內一科主任彭力在內的多名醫務人員被帶走調查。相關司法材料顯示,包括院長周榮福在內的多名醫院工作人員均收受了藥品、醫療器材供應商或代理人的行賄。其中多筆受賄均來自一家名為「重慶泰宇醫藥有限公司」的企業。

  工商資料顯示,重慶泰宇醫藥有限公司(下稱泰宇公司),於2007年7月由王德志和楊曉共同出資成立,註冊資本198萬,王德志為控股股東,持股60%,公司經營範圍為化學原料及其製劑、抗生素原料藥及其製劑等。

  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的三年時間裡,泰宇公司一直與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有藥品供應關係。其中,為使泰宇公司在該院開設藥品銷售賬戶, 王德志行賄周榮福5萬元。此後,泰宇公司與該醫院簽訂了「大輸液」項目的藥品採購合同,2010年3月,該合同臨近到期,為繼續得到周的關照,王德志買下 一台17萬元的輸液設備,送給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並向周榮福行賄3萬元。

  但隨著周榮福被「雙規」,他們的生意結束了。2010年底,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腐敗案收官,院長周榮福獲刑11年,兩位科室主任左筠和彭力均獲刑三年,緩刑三年,醫院其他涉案人員因情節輕微,未移交司法處理。

  但風暴並未結束。隨著對行賄人王德志案查辦的深入,一場撼動重慶醫保系統的大地震爆發在即。

  王德志,1965年生,重慶市渝中區人。在重慶醫藥界,她默默無聞,但在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腐敗案中,她是被查出的最大行賄人。在接受檢方調查時,她供稱:其代理的藥品從進入醫保目錄到進醫院銷售,每一環節均需找人、送錢。

  「檢察機關錄口供時,她說了一些事情,作為線索,抓了很多人,帶出了後面的一串案子。」知情人士稱,王德志案,正是整個重慶醫保窩案的源頭。

醫保系統地震

  相關司法材料顯示,2010年底,重慶江北區檢察院偵查監督科在審查泰宇公司王德志行賄案時,發現了重慶醫保系統官員涉嫌職務犯罪的線索。王的供述及相關線索,被移交給江北區檢察院職務犯罪局進行初查。

  2011年1月27日,重慶市檢察院第一分院對重慶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主任王宏執行逮捕。以此為發端,2011年1月起,重慶市醫療保險管理中 心副主任康曉晴、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醫保處處長蔡岩、醫保處調研員呂傑,以及重慶市藥品集中採購服務中心主任鄧先碧等一批官員,相繼被檢方帶走。

  涉案諸人多屬重慶市人保局系統,其中蔡岩、呂傑所在的醫保處為重慶市人保局下轄處室,王宏、康曉晴所在的醫保中心則為重慶市人保局下轄的二級單位。鄧先碧所在的藥品集中採購服務中心,則歸口重慶市衛生局管理,鄧同時任重慶市衛生局副調研員。

  資料顯示,涉案諸人多履職不久,其中王宏為1963年生人,早年為重慶涪陵一鄉鎮幹部,2009年9月剛任職重慶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主任,為正 處級。蔡岩與王宏同齡,自2009年7月起任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醫療保險處處長。呂傑2002年自部隊轉業到原重慶市勞動保障局,也是在2009 年剛升任為醫保處調研員。只有醫保中心副主任康曉晴已在醫保系統工作多年,其自2004年起即為重慶醫保中心的副主任。

  財新《新世紀》記者調查採訪獲知,除鄧先碧案目前仍在檢方偵辦之中,案情尚不明朗外,涉案眾醫保官員均涉嫌在醫保目錄調整工作中為藥商謀取利益,並收受藥商賄賂,從而形成了自國家藥監局鄭筱萸案揭示的新藥審批腐敗之後,又一新的腐敗類型——醫保目錄調整腐敗。

  據檢方指控,為幫助藥商將藥品納入醫保名單,醫保中心主任王宏收受三名藥商的賄賂75萬元。而醫保中心副主任康曉晴亦多次收受同一藥商的賄賂 11.3萬元,對價是幫助藥商將兩種藥品納入醫保目錄。醫保處調研員呂傑則將醫保目錄調整工作中的專家名單透露給藥商,收受三家藥商的賄賂計14萬元。

  醫保處長蔡岩同樣捲入了藥品目錄調整工作中的職務犯罪,目前涉案金額不明。與醫保官員們一同被帶走的,還有重慶市大小藥商,數量已逾兩位數。接近案情的人士稱,部分藥商目前已取保候審,其中一部分仍將面臨追訴。

逐鹿醫保目錄

  細察2010年重慶的一次醫保目錄調整工作,可窺見重慶醫保窩案一角。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通知,2009年12月,重慶市啟動「2010年重慶市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這次調整僅限於乙類藥品,甲類藥品按國家規定不再進行調整,調整品種總數為243個。

  為組織此次目錄調整工作,重慶市方面成立了領導小組,並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醫療保險處、工傷保險處、市醫保中心抽調專人組成辦公室,負責藥品目錄調整的日常工作。涉案官員蔡岩、呂傑、王宏、康曉晴等人,均是目錄調整工作的會務、工作人員。

  消息甫出,重慶各大藥商即聞風而動。醫保系統各部門,隨之成為各路藥商爭相角逐的目標。最早行動的是重慶衡世醫藥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藍建洪,他在2009年下半年即聯繫了醫保處調研員呂傑,並在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宴請呂,送上現金1萬元。

  不久,2010年3月的一天,一個40多歲的婦女來到醫保中心主任王宏的辦公室,請王幫忙把其公司代理的「血必淨注射液」納入醫保目錄。此人正是江北區第一人民醫院腐敗案的行賄人王德志。在辦公室內,王宏答應王德志關注此事,後者簡單感謝後離去。

  據王宏供述,此前,原重慶市社保局局長、現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侯小川曾當面告訴王宏:有人要來找你幫忙,使藥品進入醫保目錄,請在不違反政策的情況下給予對方幫助。王表示同意。

  侯小川,在2006年5月至2009年3月間任重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黨組書記,2009年3月後任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黨組副書記,2010年7月調任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委市政府信訪辦主任。

  與呂傑、王宏等人一樣,醫保中心副主任康曉晴也接受了藥商的請託。這位叫韋宏的藥商,是貴州拜特製藥有限公司駐重慶區域經理。上一年度的醫保目 錄調整中,康曉晴已幫助韋宏將其代理的「丹參川芎嗪注射液」順利納入重慶市乙類醫保目錄,並收了韋的3萬元賄賂。而這一次,韋宏又帶著一種名為「甘露聚糖 肽注射液」的藥品資料,找到了康。

  不久,醫保目錄調整工作正式開始,重慶市召開了三次醫保藥品評審專家會議。出席會議的專家名單和座次表,被呂傑一一提供給了藥商藍建洪。在受賄2萬元後,康曉晴也向藥商韋宏提供了評審專家的名單。藥商隨之對專家們展開了公關。

  王宏則將藥商王德志所拜託的藥品名字,寫在小紙條上,交給了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醫保處處長蔡岩,由蔡出面找到此次藥品調整的專家組組長史某某,請史在評審時關注該藥品。

  經過後續的公關,最終,藥商王德志、藍建洪、韋宏各自的藥品,均進入了醫保目錄。醫保官員王宏、呂傑、康曉晴也分別從藥商處拿到了5萬元、10萬元和5萬元的「感謝費」。2010年10月,藥商們請託的藥品正式進入醫保目錄,開始執行。

  據公訴機關指控,王宏還收受了另外兩家醫藥公司的賄賂,同樣涉及將藥品納入醫保名單,兩筆賄賂達70萬元之巨。

  其中,重慶中豪藥業公司總經理趙斌曾多次行賄王宏。據趙斌供述,他曾想將自己代理的「小牛脾去蛋白提取物」納入醫保目錄。但王宏告訴他,這種藥 品用量很小,很難納入醫保名單。趙斌遂再次行賄王宏10萬元,王宏承諾在2011年4月之前辦妥此事,但未等到這一天,王本人即被抓。

醫保的江湖

  「進不進醫保目錄,差別太大了。」一位重慶資深藥商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藥品是否進醫保目錄,最大的差別體現在醫院走的量上面,「以前可能銷10支,進了醫保隨便就能賣上百支」。這正是藥商爭先恐後競爭醫保名單的動力所在。

  但是,醫保目錄究竟該如何調整、哪種藥能進目錄,遊戲規則十分模糊。以重慶為例,《2010年重慶市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 調整工作方案》規定:藥品目錄由專家評審確定,相關行政主管機關僅負責目錄調整的組織工作,不參與備選藥品的投票遴選,也不接受藥品申報和推薦。

  具體到藥品調整的範圍,重慶方面規定:「重點考慮評審專家建議增補的藥品,優先選擇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的品種。」進入醫保目錄藥品的選出,按規定應從由重慶市上報國家的專家庫人員中抽選,組成遴選專家組,然後由遴選專家通過投票方式對藥品進行遴選。

  但是,專家們以何種標準遴選、投票,並無詳細規定,只能由專家們求諸內心。「進不進醫保目錄,就看各自的本事。」多名重慶醫藥商均認為:專家組的評選,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完全看專家們舉手」,不公開,不透明。

  王宏「落馬」後,曾告訴辦案人員:自己雖身為重慶醫保中心主任,但哪種藥品能最終入圍,自己並沒有決定權,但那些藥商認為他是主任,醫保事項均由其管,紛紛上門請託,有的則打著某某領導的旗號而來。言辭之間,頗顯無奈。

  相關司法材料亦證實:實際操作中,王宏確實沒有一錘定音的權力,他和其他落馬官員們一樣,採用了聯絡專家組、提供內部信息、充當中間人等角色。

  據接近案情的人士分析:王宏等人並非實權人物,在醫保案利益鏈條上僅為中間人,隨著案情的進一步深入,或將有更多的官員和藥商涉案。此外,參與了2010年初重慶醫保目錄調整的專家組成員,亦將是案件未來查辦的指向。

  2011年7月15日,醫保處調研員呂傑率先獲刑,被江北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年。7月26日,醫保中心主任王宏受賄案在江北區法院開庭,王被 控受賄76萬元,當日庭審焦點在於王宏是否利用了職務之便。王宏在庭審中辯解稱:受賄的錢均不是其主動索要的,且醫保目錄的調整也不屬於其職務範圍,故不 應認定受賄。

  據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重慶醫保窩案其餘涉案官員也將陸續受審。由於省級醫保系統官員集體淪陷的情況,迄今為止在全國都極為罕見,重慶方面在處理此系列案過程中十分低調。知情人士稱,首位獲刑的醫保案官員呂傑即是在看守所內宣判的。

  原重慶市衛生局副巡視員、藥品集中採購服務中心主任鄧先碧是目前涉案官員中級別最高者,外界僅知其於2011年初被檢方帶走,並於5月被免去副 巡視員職務,具體案情則仍籠罩於山城的迷霧之中。多名重慶醫藥界人士稱,鄧先碧涉案,亦是收受了醫保系列案中涉案藥商之一的巨額行賄,但此一說法仍有待證 實,並需相關司法信息的進一步公開。

  「醫保目錄的調整沒有標準,所以就一定會亂來。」重慶醫藥界一位關注醫改多年的人士認為,重慶醫保窩案,正暴露了國內醫保目錄調整中的亂象,要 釐清這一問題,需要制定調整的標準,比如,「藥品價格不能高過多少」,「臨床有效率不能低過多少」,等等。從符合這些標準的藥品中選取,夠格的再增補進醫 藥名單」。

  「專家組是人治,定了標準才是法治!」這位人士說。

  財新《新世紀》記者戴廉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