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明公司”的家族治理

1 : GS(14)@2010-11-27 13:05:20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29/zNMDAwMDIwODAzNQ.html

和多数创一代一样,“大明公司”的开创者朱元璋精力充沛,能力超群,白手起家,为家族奠定了良好的事业基础,为了防止家族大权旁落,在运营公司的后期,他废除了“CEO”一职,将“董事长”和“CEO”职权合为一体,直接管理“六部”和公司各个大区。就在朱元璋逝世不久,家族就发生了权力内斗,他亲自选定的继承人被迫去职,分管北方大区的家族成员朱棣成了公司的掌门人。

朱棣非常能干,是个名副其实的“创二代”,他力排众议,将大明公司的总部迁到北京,并进行了规模浩大的总部建设;上马大型文化工程《永乐大典》;派遣助手六度到海外“路演”,进行大范围品牌推广;数度主动出击,将公司潜在的竞争对手——蒙古——驱逐出核心市场。可是,数代而下,大明公司的掌门人开始厌倦家族事务,兴趣各异:有热衷于收集珍禽猛兽、喜欢动刀动枪的;有热心于宗教事务的;甚至出现了杰出的手工艺人,更有28年不主持公司经营会议的纨绔子弟。坦白说,公司中后期家族内部的干才实在有限。

不过,由于还有一个叫“内阁”团队在操持业务,家族事业还是有惊无险地趟过了百余年。名义上公司没有CEO,这个团队以顾问的名义,参与战略决策,维持公司的日常运营,间或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比如,在东南大区成功驱逐了倭寇。吊诡的是,恰是家族较为勤勉的掌门人崇祯频繁介入运营,不断更换管理团队,公司最终整体破产。

有人评述,中国的家族企业是“集权式、帝国式管理,有点像中国的传统政治”,公司权力架构有着“君君臣臣”的遗存,展望未来10 年,中国式的家族继承将会是一个持续的主题。那么,中国的家族企业,可以从“大明公司”获得哪些有意思的灵光?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从历史的角度,与我们分享了明朝政治制度的一些特点。

主强臣弱VS臣强主弱:明朝皇帝决策和行事风格的变化,关键在于内阁的出现。

《21世纪》:明朝的君臣关系的总体特点是怎样的?

毛佩琦:有些朝代皇帝勤勉,但是未必管得就好,有些朝代,皇帝不怎么管事,但是国家治理得还可以。明朝君臣关系大体有两种表现:第一种,主强臣弱,比如朱元璋就是个强势皇帝,事无巨细什么都要管,丞相会分权,他干脆废掉,直接管理六部,还设立了“四辅官”,明成祖朱棣大事也是自己拿主意。这个时期皇帝自己决定得多,大臣决策成分相对弱。

可是,明朝中后期情形改变了,不断出现“臣强主弱”的情形,这种情况第一次出现在正统年间,明宣宗死后继位的英宗皇帝才9岁,朝中“三杨”辅政;正德皇帝不怎么管事,宰辅杨廷和也很强势;最突出的是在万历初年,万历登基不过10岁,张居正主宰了明朝政局近10载。

《21世纪》:明朝前期的皇帝都非常强势,后期的皇帝普遍都没什么作为,甚至部分人都不怎么理政,为什么会有这种风格的变化?

毛佩琦:关键是内阁的出现,内阁开创于永乐年间,正统年间大体制度成型。“内阁”起初是一个类似秘书班子的机构,后来慢慢演变为决策机构,国家大政方针需要皇帝给出指示,内阁大臣先把建议是写在一张纸,贴在奏章上面,就是“票拟”,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皇帝说“可”,就作为皇帝意见发出,如果皇帝意见有所不同,内阁再做修改。

内阁没有直属的办事衙门,没有官署或者执行机构,决策执行的权力主要在“六部”,但文人参与决策,分散君权,决策更为科学化。过去有人说,明朝专制主义登峰造极,只适用于朱元璋统治时期,明朝多数时期的政治运行制度是“皇帝——内阁——六部”,君臣共议决定大政方针。

内阁出现之后,还产生了“廷议”制度,像册立皇太子、出征、迁都、分封亲王等国家大事,朝廷召集内阁、六部九卿及相关官员在皇帝面前,不定期开会,“廷议”虽然不是西方的议会制民主,但各方面意见都有机会得到表达。

廷议制度中最典型的事件莫过于“俺答封贡”,朝廷专门举行廷议,要求不同意见的大臣写下意见,署上姓名,进行“实名投票”,投票结果是双方人数对等,一时间没有办法决定,后来发现一位重要官员没有与会,请他到会场,最后“封贡”议案以微弱多数通过。

《21世纪》:即使决策非常开明,最终拍板定调的还得是皇帝,在力量对比方面,皇权难道不是一边倒吗?

毛佩琦:皇帝全然不听取大家意见,这种情况在明朝发生得不是太多,即便他想自行其是,一样要找支持自己的大臣来帮忙做论证。

事实上,明朝内阁有“封驳”制度,任何皇帝旨意,如果大臣觉得不合适,可以将皇帝驳回,拒绝执行,因此明朝皇帝想一意孤行,有时候绝难做到。

有人说清朝皇帝如何勤政,明朝皇帝如何颓废,其实不客观,相比之下,清朝大臣更多是奴才,明朝人对皇帝要求的标准高,明朝人参政意识、民主意识更强。明朝的御史可以坐在城门下,不让皇帝出去。万历要换太子,搞“三王并封”,廷杖大臣,最后还是拗不过大家的意见,只能作罢。有人说,明朝是“绝对的专制主义”,这是极大的误解。

《21世纪》:除了内阁和廷议,明朝还有哪些措施鼓励大家发表意见的?

毛佩琦:明朝有一个特殊之处,理论上,臣民都可以上书言事,这种说法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在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督察院依照“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可以监督内阁和各省,六科给事中则按六部设置,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察六部事务。他们不光向同僚提建议,也经常批评皇帝,而且觉得批皇帝光荣。明朝有一种有趣的舆论风气,如果监察官员提了意见,皇帝震怒,被廷杖了,大家都认为被打的人,有风骨,皇帝可以打人板子,可往往最终不得不听从劝谏。

清朝同样有御史,但是直接将批评矛头对阵皇帝相对就少,比如,大臣就挡不住乾隆大肆游山玩水,大兴土木。相比较而言,明朝大量知识分子仗义执言,思想解放,个性张扬,其大背景是社会经济的进步,是受到王阳明“心学”影响,与相对开明的政治制度很有关系。

慎用“藩王”: “历史的经验看,“藩王”要慎用,家庭内部成员,具有合法的贵族身份,相比较职业经理人,更容易挑战主事人的权威,尤其掌权的是二代继承人。”

《21世纪》:明朝的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听政,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最“懒惰”的,朝廷是如何运转的?

毛佩琦:首先要理解“上朝”的职能是什么,就是每天和大臣见一个面,有事讨论,无事散会,有隆重的礼仪成分,没有太多实质意义。比如,嘉靖皇帝长期住在玉熙宫办公,跟在紫禁城听朝会,不都一样?大事他没有不知道的。

万历皇帝是常年不见大臣,主要大事他还是要决策,万历“三大征”,他一样得调度指挥,就是其人个性有些执拗,想听的就听,不爱听的他懒得听。有批评说,万历倦怠,导致朝廷中大量职官无人担任,但是他自己有种说法,觉得要这么多官员也没用,不是不知道缺官,而是他故意的。其实,那些不怎么参与日常政务的皇帝都明白,朝廷制度相对完善,祖宗成法俱在,官员各司其职,国家机器一样能运转正常,其实不用他们每天忙着下命令。反倒是宽松的环境,使得社会出现了活泼开放的局面。

《21世纪》:许多历史作品,都将明朝的宦官系统视作与文官系统并列的一股政治力量,如何理解宦官明朝统治中的作用?

毛佩琦:宦官代表的是皇帝,直接执行皇帝的命令,皇帝利用宦官监察百官,执行自己的意旨。毕竟是家长制的封建王朝,难道只允许官员监督皇帝,不允许皇帝监督官员?其实宦官系统是皇帝制衡文官系统的一支重要力量。

当然,明朝宦官存在独断专行,欺上瞒下这样的行为,还闹出了土木之变、魏忠贤乱政这样的祸害,但是宦官也做过不少好事,郑和下西洋、阮安营建北京这些大家都知道,甚至刘瑾这样的,还清丈过田亩,清查腐败,惩处贪官。读书人十年寒窗即使中了进士,也可以授七品官。可是,宦官仅仅因为接近皇帝,就可施加影响,这令读书人大为不平,题目攻击宦官身体残缺,心理阴暗,并不完全公允。

明朝宦官问题虽然权重,但宦官的力量从来没有强过皇权,皇帝想罢职就罢职,不像汉、唐,宦官甚至能决定皇帝的废立。宦官是明代政治天平中华那个的一极,是皇帝用于驾驭全局的工具,文官要避免皇帝的绝对权利。

《21世纪》:明朝前期,藩王地位很重,后期影响似乎式微了?

毛佩琦:朱元璋的初始想法,亲生的儿子镇守各地,天下太平,他分封儿子为亲王,安排到全国要害之地。虽然朱元璋对亲王肯能出现的威胁作了一些防范,但他还是没能控制亲王做大,更没料到他一死,藩王会向小皇帝叫板,家族企业一样要考虑,用不用“藩王”?历史的经验看,“藩王”要慎用,特别是在权利继承上可能出现几个中心的时候尤其应当避免。家庭内部成员,具有合法的贵族身份,相比较职业经理人,更容易挑战主事人的权威,尤其掌权的是二代继承人,用人的前提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为亲,做企业和治国都是如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7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