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看董橋在《蘋果樹下》寫袁勻 亭,說她「仰頭一笑,一臉花影」,多有想像、多豐富的影像、多麼美啊!沒有董橋的功力,而要寫出這個境界?休想。這個文采不是單憑才氣學問便擠得出來的, 而是痴痴地浸淫在文學的萬花色彩裡才會泄出的靈彩。不是這般痴情地投入的人也休想學。動筆之前看董橋的文章我會整天寫不出一隻字來,我會給他的文字嚇窒。 有這樣的人在旁邊而夠膽說自己曉得寫文章,那不是太過分了嗎?可是有個專欄要應付,驚魂甫定還是要動筆的。 這次到意大利的Siena出席Robert Mundell's Santa Colomba Conference。開完會,晚飯時跟祈連活(John Greenwood)坐在一起,他慨然而嘆:若然佛爺(Milton Friedman 1912-2006)尚在,那會多好!他會給今時今日的時勢來個現實世界觀(real world view)。時下聰明絕頂的人太多了,(例如剛從Obama的白宮卸任回到哈佛大學教書的Larry Summers),他們理論多多,手握大權、也文也武,說三道四。祈連活說佛爺可貴之處,除了理論紮實,是他會以最簡單的道理分析眼前的情況。大難當前, 倘若有他開腔,以正視聽,那又多好!我和祈連活都跟佛爺夫婦相熟,講起他們夫婦的故事,我們整夜也講不完。祈連活說起他懷念佛爺夫婦,幾乎每天都上 YouTube看上一個半個小時佛爺的短片,有時甚至失控看上好幾個小時。一言驚醒夢中人,為什麼我這麼笨沒有想過要這樣做!祈連活說,他這個貼士可能是 我在Siena的最大收穫。 說的也是。我依他說的用iPad上YouTube看佛爺生前的演講、訪問,和《Free To Choose》那本書的視像版,嘩啦不得了。這些短片從幾分鐘到幾十分鐘都有,數以百計。佛爺的睿智分析說得鏗鏘有力,道理清晰,一如醍醐灌頂。不管是什 麼的經濟難題,這些短片都是最好的教材,從這些短片你可以看到佛爺以銳利的理據分析過關斬將。不管如何迷惘,經他一說,思路頓即清晰起來,馬上得出結論。 經祈連活一說,我即刻請秘書將網上所有佛爺的短片下載到我的download file去,讓我一有空便可以拿來看一陣子,過癮、過癮。知識誠然是漂亮的。我平時說話多多,在今次會議上卻一句話也沒有說過,只顧專心聆聽經濟學家,金 融、貨幣專家們的見解、分析,而愈聽愈覺得先進國家的經濟金融處境嚴峻。在奧巴馬治下,美國已基本上放棄了對世界經濟和政治的主導權。沒有了美國的主導, 沒有脊樑的歐洲、日本政客都一一變作苟且偷生、胡混過日子的膿包。世界經濟和金融已走入了個死胡同,而這些政客們猶懵然不知。看來世界經濟金融不來一場驚 天動魄的大災難,以美國為首的先進國家領導人是不會醒過來,認真對付深切而嚴重的經濟結構問題,找出解決方案。 在此之前全世界的金融市場將會一片驚濤駭浪;經濟動盪將是常態而非例外!在這樣的關頭,還是避避風頭好。這樣的風頭火勢下投資,哪怕有個豹子膽再又拿驚風 散當飯吃也只會驚惶失措而損手爛腳,犯不着也!投資之道,曉得什麼時候離場比懂得什麼時候進場更為重要,際此變幻時刻還是離場袋起現金攬實老婆瞓個好覺好 得多。從Siena回來,我速速賣掉手上大部分的股票,只剩下一間網絡公司的股票。這公司的生意年年增長兩三成,儘管股價暫時難免會受到衝擊,其價值最終 還是保得住的。至於台灣的地產,反正那是長期投資,兩岸貿易通商愈發達,它們遲早會進一步升值,不用怕。落雨收柴,留住現金在手,大風暴過後將大有作為! 上文提到佛爺掌握世界實況,透過他精闢的經濟分析,往往一語中的,點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投資其實也一樣,我們要是確切掌握一間公司的產品質素及其管理團隊 的優劣,那將會大大提高投資獲利的機會,因為理論和實踐之間,有着很大的知識差距。趙少康便告訴過我一個他親身的投資故事。他兒子大開用蘋果電腦的產品, 覺得很棒,便叫爸爸買蘋果電腦的股票。 趙少康依他說,用兒子的積蓄買了蘋果電腦的股票。買的時候,每股是五十多美元,到股價升至一百一十多元他也沒有賣,後來股價突然又跌回五十多元。空歡喜一 場,他多少對蘋果電腦有了點疑慮,待到股票再升回到七十多元便全數沽出。是的,他賺了四成,那算是不錯了。可是若然他把股票留到現在,股價已漲到四百多 元,那是翻了好幾個番!這是好幾年前的事了,當時大開才不過十多歲,他覺得蘋果電腦好,建議父親投資,於此可見掌握實際情況是投資取勝的關鍵。大開這個孩 子顯然很有投資觸覺,更有天分,現時他在投資銀行當見習,非常投入工作,將來不難會成為極出色的投資家,大家且拭目以待吧!有位我認識了幾十年、在紐約一 間投資基金工作的猶太裔好朋友,他專攻上市不久、規模細小的零售店和酒店業。過去二十多年,他的投資平均每年有近20%的回報,是位成績斐然的投資家。他 投資的原則就是做調查、了解公司的實況。做好資料研究後,他會去光顧零售店,買東西自用或給家人和親戚用,然後記下自己的經驗和別人的意見。他亦會訪問零 售店的顧客,觀察營業員的服務態度,訪問他們,甚至設法試探他們的服務質素。例如要了許多貨品來試,最後不光顧,看他們的態度會怎樣。總之他會從貨品、服 務到管理團隊無微不至地一一探究調查,到每個層面深入了解,直至滿意了他才重錘出擊。 他投資酒店的方法同出一轍。有一次我跟他到New Jersey的酒店作調查,順便去探望一位老朋友。我們入住一間三星級的小酒店,除了到處查看酒店的清潔情況、餐廳的食物,員工的服務態度,他還訪問酒店 的顧客及替他們訂房間的營業部人員,了解其電腦系統和顧客網絡。他更故意弄壞房間裡的電視,看要等多久才有員工來修理,其技能及服務精神如何。鉅細無遺, 事事看個清楚,顯然是他投資成功的要訣,他太明白數據和理論跟真實世界之間的差距了。投資股票固然要掌握實際情況,要投資成功,更要掌握股市和股票的波 動,體味自己的投資心理狀態,學曉應變的技巧。要做到這一點,我建議讀者不妨買本《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來看看。二十多歲時,我便是靠這本書,拿着些少錢在股市賺到夠我創業的第一桶金了。未買股票,我已把這本書看了不知多少遍。這本書的作 者叫Edwin Lefevre,但那是個假名,作者真人是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在上世紀初他是美國最顯赫的股票投資高手之一。這本薄薄的小書充滿投資智慧,讀起來也趣味盎然,值得一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