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002230.SZ)8月13日晚發布半年報顯示, 2018 年上半年這家智能語音龍頭企業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五成、凈利潤同比增長兩成的情況下,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同比下滑七成,主要是因為增加研發和市場投入,今年上半年增加員工近3500人,包括知名的人工智能專家。
2018年上半年,科大訊飛實現營業收入3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52.68%;實現毛利16億元,同比增長 56.02%,這主要系業務拓展、 銷售規模擴大,醫療、教育等各行業應用業務增長所致。
同時,科大訊飛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1.74%;但是,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019.9萬元,同比減少74.39%。
對此,科大訊飛解釋說,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正值人工智能產業爆發的窗口期,加大研發投入、生態建設投入和市場投入。2018 年上半年公司員工同比增長近 3500 人,帶來薪酬、費用提升。其中,2018 年上半年新增研發費用 2.29 億元(研發費用總額達 5.87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63.84%);新增銷售費用 3.19 億元(銷售費用總額達 7.33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77.10%)。
其次是2018 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的毛利增幅超過營業收入的增幅,而從歷史上公司業務收入的季度分布特點來看,大部分收入主要在下半年(2017 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收入比例為 1:1.6),而公司對關鍵人才和新增崗位已基本招聘就緒,2018 年下半年人員增幅將顯著低於上半年人員增幅。
第三是2018 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的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為 1.1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88.52%。科大訊飛正在建設智能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同時科大訊飛還在安徽打造中國聲谷的項目,相關政策支持以政府補助等多種形式逐步落地。此外,科大訊飛圍繞人工智能生態體系的上下遊投資亦產生了初步的收益。
目前的國際環境也會對科大訊飛有一定影響。科大訊飛表示,從短期來看,來源於海外的收入占比極少,目前國際環境對公司銷售收入的直接影響非常有限。在備受關註的芯片方面,科大訊飛和國內外有影響力的芯片廠商均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包括 NVIDIA、英特爾、ARM、高通、DSPG、MTK等,科大訊飛亦戰略投資了人工智能芯片初創企業寒武紀。
截止2018年6月份,科大訊飛以智能語音和人機交互為核心的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已開放近百項AI能力和場景方案,累計終端數已達17億(去年同期是14.7億);日均使用次數46億(去年同期是37億);第三方創業團隊達80萬(去年同期是37.3萬元)。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