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政治局會議明確“六穩”,加大基建投資補短板

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在此情況下,下半年如何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下稱“會議”)提出了六個“穩”,即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7月31日召開的此次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六穩”是會議的大亮點,把穩就業放在第一位,體現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政府在職工安置、轉崗培訓等方面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穩金融在下半年將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金融去杠桿將告一段落。

穩就業放在第一位

“而穩投資、穩外貿、穩外資,體現出政府在經濟上對於投資和出口的重視,後期將通過基建投資對沖房地產的投資下滑,同時通過擴大對外開放、拓寬對外貿易區域等方式,對沖中美貿易摩擦可能的負面影響。穩預期則是因為市場的悲觀預期可能導致投資意願下降。對於宏觀經濟穩定的預期有利於提升企業家投資的信心,激發民間投資的積極性。”劉哲說。

經濟運行穩中有變

會議認為,上半年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主要宏觀調控指標處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初步成效,生態環境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強。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成績單顯示,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平穩,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含金量不斷提高。但同時,投資、消費、出口穩中趨緩,貿易摩擦加劇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對第一財經表示,生產效率的改善、疊加經濟結構的優化,有望為下半年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隨著對外開放擴大和貿易再平衡,中國經濟增長對凈出口的依賴程度正在進一步下降。以供給側改革紅利為基礎,中國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保持平穩,總體受外部沖擊的影響相對有限。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新問題新挑戰主要集中在外部環境變化,主要是指目前中美貿易爭端以及全球經濟複蘇不及預期對中國出口的負面影響,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立場對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的潛在負面影響。

劉哲表示,從新經濟的增速來看,當前中國經濟仍表現出較強的韌性,但中美貿易摩擦是下半年出口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2017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出口已經開始出現放緩跡象,如果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不排除對美出口出現大幅下滑的可能,這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中國經濟面臨的新挑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下半年,在內有經濟下行壓力和信用風險暴露、外有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國內政策需要在穩增長、調結構與去杠桿、嚴監管之間調整和平衡。

會議強調,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時機。要通過機制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願。

章俊表示,這意味著去杠桿的立場沒有發生改變的前提下,要更好平衡去杠桿和穩增長之間的關系。上半年在去杠桿過程中,貨幣信貸過緊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因此下半年政策調整方向是修正過緊的貨幣信貸政策來支持實體經濟的合理融資需求。

劉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降低金融體系自身杠桿率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未來需要化解金融風險不能再單兵作戰,需要與實體經濟結合起來,通過推動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創新,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解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提升實體經濟的活力,從根本上化解金融風險。

財政政策發力擴大內需

會議強調,下半年,要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任務艱巨繁重。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政策合力,精準施策,紮實細致工作。

王軍表示,政策調整的手段,一是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擴大內需,二是通過擴大有效投資穩增長。擴大內需的重點是激發社會活力,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這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勢頭、促進就業的重要舉措。

會議要求,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

章俊表示,下半年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但與貨幣政策總量調控的方式不一樣的是,財政政策更多的是結構性調整。因此積極的財政政策並不意味著要擴大支出規模和提升中央政府杠桿率,更多的是通過減稅以及在執行層面加快支出節奏來實現,更側重於結構性調節來確保流動性能真正進入實體經濟,並起到扶持中小企業和鼓勵產業升級的效果。

王軍表示,對於財政政策而言,可以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結構調整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可以采取更大力度的減稅政策來應對當前市場出清過程中的內外部沖擊。

劉哲分析,預計下半年財政將從基礎設施建設、減稅降費和轉移支付三方面發力。通過對新經濟行業的結構性減稅政策,讓財政政策在培育新供給、新動能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推動供給結構調整。同時,通過加快推進提升個稅起征點、增加納稅抵扣項等個人稅改制度,降低居民的稅收現值,改善收入預期,提升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進一步擴大內需。

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

會議強調,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增強創新力、發展新動能,打通去產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業成本。

劉哲表示,這意味著下半年基建進度尤其是西部地區的民生項目建設會進一步加快,基建對房地產投資下行的對沖和托底作用會更加明顯。

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今年以來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持續下滑,湖南、天津、山西等省份甚至出現負增長。這一方面和去年的高基數有關;另一方面,近期以來按照三大攻堅戰的要求,政府采取了規範清理PPP項目、規範地方舉債融資行為等措施,進一步規範了基建投資資金來源。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近日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確實有所放緩。中央從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角度出發,對項目的合規性、合理性包括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判,對項目包括PPP項目加強了合規性校驗。通過這些手段,下半年一些合規的項目可能會加快落地進度。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

章俊分析說,雖然消費依然扮演經濟增長穩定器的角色,但近期進一步拉動的空間不大。因此下半年擴大內需主要需要依靠固定資產投資,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不變的前提下,基建投資成為穩增長的抓手。目前國內在環保水利建設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例如地下管廊建設等。而且從區域來看中西部地區的基建依然相對滯後,因此下半年政策調整過程中,這些方面都是補短板的重點方向。

在房地產方面,會議強調,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對第一財經稱,房地產投資呈穩步上升趨勢,但整體投資熱度已現降溫態勢,無論從開發投資還是拿地來看,房企更為理性。下半年房地產投資預計仍將維持現有增長水平。

張波認為,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的大背景下,地方性“精準化”調控手段會陸續出臺,下半年預計部分城市還將出臺更為嚴厲的調控政策。隨著調控不斷深入,部分二線熱點城市房價將得到有效控制,但三四線城市還將保持一定熱度。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任紹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7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