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本科生在北上廣深的就業比例持續下降,新一線城市受青睞

隨著新一線城市的快速發展和對人才的爭奪,本科畢業生在北上廣深的就業比例持續下降。

麥可思研究院日前發布《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91.9%。從近5年數據來看,本科畢業生在“北上廣深”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28.2%下降到2017屆的22.3%。

除了應屆畢業生之外,畢業半年後曾在“北上廣深”就業的本科生在3年後又離開的比例,從2012屆的13.7%上升到了2014屆的21.7%。湧入新一線城市就業的外省本科畢業生占比不斷上升,2015-2017屆的比例分別為28.2%、32.0%、35.6%,其中,在杭州就業的近三屆本科畢業生中外省人占比最高,為55.3%。

此前5月底,智聯招聘發布的一份“2018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力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從歷年數據來看,自2014年以來,期望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就業的應屆畢業生比例處於不斷下降的狀態,在新一線城市持續推出的人才吸引政策,和新興產業迅速崛起的影響下,大學生求職已經不再盲目崇拜一線城市的光環。

在2018年應屆畢業生眼中,期望就業地比例最高的依然是新一線城市,例如成都、杭州、重慶、武漢等地,占比為40.18%,同比上升了2.68%。二線城市的獲青睞程度有所上升,占比為25.94%,同比上升了4.74%。

畢業生對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的青睞度為何不斷提升?一方面是因為一線城市較大的生活壓力。另一方面則是新一線城市自身近幾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的發展,再加上從去年開始的人才爭奪戰,對畢業生的吸引力不斷上升。

以武漢為例,在武漢大學工作的周老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十幾二十年前留在武漢工作的畢業生絕大多數選擇在體制內,如公務員、事業單位,去企業的也大多是到武鋼、武船等大國企,但如今留在武漢的畢業生大多數是到東湖高新區的上市公司上班,收入也較高。

武漢名校華中科技大學的2017年研究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2017選擇在湖北省就業的達到了45.56%,為主要就業省份,該比例連續4年超過了40%。而到北上廣地區就業的研究生占比22.75%,僅為湖北的一半。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說,隨著一線城市房價、教育、交通等各種要素成本的上升,不少新一線城市通過基礎設施的改善,通過人才新政、創新驅動等吸引大量人才流入,戶籍留人與產業留人相互促進,通過競爭快速發展,新一線城市更獲得人才的青睞。

在西安,此前5月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7年3月1日實施戶籍新政以來,截至目前已新遷入落戶64.5萬人,相當於一年遷入一個中等城市。其中僅2018年第一季度,西安自市外遷入落戶人口達到24.49萬,超過去年全年的戶籍人口增長數。

除了人才爭奪,不少新一線城市如武漢、西安等通過發展校友經濟,不僅帶來了大量投資,更為大學生留在這個城市提供更多載體平臺,激發了城市發展新活力。目前,武漢、西安的校友經濟模式已吸引多個城市複制。比如,成都已明確提出“蓉歸故里”計劃,沈陽已開展“三引三回”活動(即引老鄉回家鄉、引校友回沈陽、引戰友回駐地活動)。

最新的例子是南京,根據當地媒體報道,上個月南京組團專門赴武漢和西安兩地調研學習。該市正在籌備校友經濟大會,同時借鑒武漢、西安等地成熟做法,進一步挖潛校友經濟,助力創新名城建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8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