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基金今(6月11日)起開賣,六大基金公司鉚足了勁盡可能擴大產品影響力。不過一早便有消息稱,基金公司收到窗口指導,戰略配售基金募資上限或下調至200億元。不過,隨後該消息被指為虛。
對於基金的投資者而言,一是關心三年的鎖定期,二是關心CDR的定價問題。因為定價關乎到獨角獸基金的潛在收益率。
“美國股市已經連續上漲多年,加上美股是一個相對有效的市場,不太可能被低估,所以回國後的定價是合理的。而按照國內的炒作傳統,回國後對國內投資者而言的價格便屬於高估。” 一位受訪PR人士向第一財經坦言。
獨角獸基金大賣
6月6日拿到批文後,6家基金公司進入瘋狂宣傳模式,基金公司加班到半夜是常態。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小視頻、圖片、手機短信、炒股軟件等獨角獸基金的資料隨處可見,甚至被塞到了菜市場買菜的大媽手里。
在這種狂熱的氛圍中,有消息稱,六家基金公司接到了監管層下發的下調規模上限的窗口指導,戰略配售基金募資上限或下調至200億元。
6月11日上午,第一財經從一家發行“獨角獸基金”的公募人士處了解到,該公司的戰略配售基金的發行規模從原計劃的500億上限下調至200億上限。
“為最大限度保護持有人利益,我司決定在規模達到或接近200億的時候結束募集。”某發行“獨角獸基金”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原來定的是500億上限,現在領導傳達下來,改為了200億上限。“個人的上限還是50萬。”他說。
不過,另一家發行“獨角獸基金”的公募人士則向第一財經表示,他們公司並未接到下調上限的通知。
目前的一種說法是,“戰略配售基金募資上限或下調至200億元”是誤讀,戰略配售基金的規模門檻是50億元即可設立,上限仍為500億元不變,只是要求各基金公司根據自身管理風格,適度發行可行可控規模的基金產品,即不到500億元也可結束募集。
“我理解控制200億,是讓基金公司避免非理性競爭。周末的時候看到基金公司都很拼,有點過度宣傳。500億目標的話有點過度宣傳的嫌疑。另外就是按照CDR發行的節奏,合理安排發行節奏,不可能一下子發出來,因此也不需要500億那麽多,200億是和發行節奏所匹配的。”某老牌公募基金人士如是分析。
當上述六家基金公司推出“獨角獸基金”時,對該類基金的爭議就不曾停歇。
“一是這些獨角獸公司的發行價估值問題,二是三年的鎖定期問題。”某市場人士表示。
獨角獸基金銷售狂熱,在銀行、券商、第三方、基金公司直銷等各大渠道中,銀行遙遙領先,在各大銀行中,招行目前賣的最好。
截至6月11日下午的最新消息是,六只基金全市場最新銷售數據為,華夏賣出26億左右;匯添富賣出26億左右;南方銷售超過30億;易方達賣出在40億左右;嘉實20多億,招商最多,賣出了100多億。
CDR定價考量
與獨角獸基金收益率息息相關的核心問題之一,便是發行價格的確定。如果CDR的發行定價比較合理,那麽獨角獸基金的潛在收益率值得期待,如果CDR發行定價較高,導致出現破發的情形,那潛在收益率將不太理想。
有分析人士認為,發行價格大概率會比在美股的交易價格便宜,這一推斷是戰略配售基金值得投資的前提,否則投資者直接買美股或者QDII基金就可以。
天風證券則認為,CDR的發行定價既不可能完全按照A股市場現有的發行定價,也不會完全按美股市值來進行估值和定價,其詢價結果極有可能介於兩者之間。
某公募戰略配售基金經理也認為,戰略配售新基金,獲配比例是萬分之三,如以工業互聯例,戰略配售約拿到是1-3%的比例,公募基金有量的優勢。“戰略配售基金在新的CDR發行階段通過配售進去的,獲得的是發行價格,這個前提下,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
此外,根據監管部門的問答指引,“將要求發行人及其承銷商根據企業各自的特點,本著審慎定價、公平配售、有利於市場穩定和企業長遠發展的原則科學設計發行方案,在充分詢價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發行價格。”
在上述PE人士看來,大部分回歸A股的是龍頭企業,而海外市場的定價處於相對合理的估值水平,如果折價上市,對戰略配售投資者來說則有利可圖。
“目前的相關規則已經明確,由國內機構在通過詢價確定價格,也就是說定價權在國內投資者手里。”上述戰略配售基金經理表示。
有分析人士認為,定價在參考存量股票價格的同時,可能會引入 A 股行業估值水平、企業市銷率、市凈率等其他指標作為參考,利於創新企業境內上市的價格發現。
第一財經也看到,在某銀行理財經理給客戶的宣傳資料如是寫到:產品形態類似於PE,直接拿到優質上市公司回歸的原始股份,預期回報高,沒有參與到打新的資金不投資於任何風險資產,只做固定投資。
不過多位受訪機構人士坦言,三年鎖定期下,戰略配售基金的風險同樣不容忽視。上述PE人士便認為,如果以犧牲三年流動性為代價去換取一定的折價,這種投資的風險不可不防。
天風證券也表示,需要註意的是,戰略配售基金發行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對老基金贖回的情況,屆時會使現有A股市場存量資金減少而對其流動性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