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市場正在進一步開放。
5月3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管局”)發布最新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表,截至目前,獲得投資額度審批的機構有152家,共計1015.03億美元。
其中,銀行類合計30家,證券類合計58家,保險類合計46家,信托類合計18家。進一步來看信托業,今年5月份信托公司較4月份在額度上同比增長1.8億美元,原因在於有3家信托公司獲得新增額度:重慶信托新增0.5億美元、國投泰康信托新增0.7億美元,民生信托新增0.6億美元。
而根據4月的數據,信托類QDII額度增加了3.8億美元:中海信托、長安信托分別新增額度2億美元、1.8億美元。
至此,60多家信托公司已有18家獲批額度共計83.1億美元,占比8.19%。
金融機構若想拓展海外業務,離不開QDII。QDII是經有關部門批準,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內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等機構投資境外資本市場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的一種制度安排。
重慶信托表示,QDII額度獲批是監管機構對公司資產管理能力的認可,公司將以此作為國際業務發展的又一突破口,進一步提升財富管理能力,更好地為高凈值客戶提供全球資產配置的綜合金融服務、與國際同業機構開展更多深度合作,構建專業化、市場化、特色化的國際業務板塊。
自2015年3月以來,盡管有很多機構獲得QDII資格,但是外管局的QDII總額度一直停滯在899.93億美元,不再釋放新的額度。
直到2018年4月11日,外管局表示,將穩步推進QDII制度實施,擴大金融市場開放。
外管局稱,遵循宏觀審慎管理思路,針對不同類型機構的業務特征,綜合考慮QDII機構管理資產規模、內控合規等因素,秉持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穩步推進QDII各項工作,更好滿足境內市場主體跨境資產配置需求。
外管局還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推進QDII改革,根據國際收支狀況、行業發展動態以及對外投資情況,進一步完善QDII宏觀審慎管理,服務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助推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此後,QDII額度釋放的速度迅速加快。第一財經統計,在此後的不到兩個月內(4月12日~5月31日),共有37家不同類型機構新獲QDII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