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書福“牽牛”悟出海外並購真諦丨燕說車市

對很多人來說,放牛是過去貧苦生活的寫照。但不甘寂寞的“放牛娃”——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卻在“牽牛”的過程中,悟出了不可多得的商業智慧。恰逢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李書福親自撰寫萬字長文,披露六次創業風雨兼程的艱難坎坷。

李書福的創業之路起步於一輛自行車和幾百元人民幣買的一部手提照相機,從開照相館到回收廢舊零部件,從生產電冰箱配件到裝潢材料,第五次創業搞摩托車,經歷了千難萬苦,直到35歲,李書福方才有機會叩開汽車制造的大門。

不怨天尤人,不左顧右盼。李書福說,吉利三十多年的實踐與探索,他覺得“勤奮、踏實、苦幹、與人為善是正道”。“創造人類幸福全靠自己辛勤勞動、刻苦工作,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也是我一貫堅持的原則。”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每一個創業者的生命底色都離不開奮鬥。但從放牛娃到知名汽車集團董事長,吉利用三十年從一家民營企業成長為步履穩健的跨國汽車集團,速度和效率非一般創業者所能及,助推“草根創業者”李書福在汽車這條賽道上加速前進、後來居上的是他善於在平凡生活中學習和總結,由此悟到的深刻智慧。

談到放牛,李書福表示:我從牽牛的實踐中悟出一些道理,與牛溝通交流,雖然用彈琴的方式很難奏效,但只要方法得當,態度真誠,就會實現有效溝通。比如白天把牛餵好,晚上還要為牛驅趕蚊子,這都需要有合適的方法才能讓牛滿意。小時候的我就是騎在牛背上,一邊請牛吃草,一邊看書學習,完全可以實現合作多贏。晚上還要在牛棚周邊點燃牛煙,把蚊子趕走,讓牛好好休息,這樣牛也高興,我也快樂。

放牛的時候,李書福回憶到,自己八九歲,而且由於營養不良,個子長得很矮,很難登上牛背,但為了登上牛背,他暗地觀察,想了好久終於找到技巧:先把牛牽到草長勢較好的地方,請牛低頭進食,然後利用牛的左大腿,在牛行走彎曲時,我一邊用手抓住牛的脖子,一邊用腳飛快地踩上牛的大腿關節,這樣就能很輕松地登上牛背,實現雙贏。

牽牛故事中透露出來的合作、堅持以及協作技巧,讓筆者想起吉利收購沃爾沃背後的故事。以當年吉利的體量,收購沃爾沃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為“蛇吞象”,如何做到蛇吞象,回過頭來看,用上述“牽牛”理論便能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吉利收購沃爾沃最終是在2010年才得償所願,但在這之前,李書福其實早在2002年,吉利剛剛拿到轎車準生證時,就已經埋下了“計劃”。用了八年時間,一方面與福特汽車數度溝通、初期被斷然拒絕,但他仍蟄伏等待,為並購網羅人才,做充分準備。直到金融危機爆發,福特萌生出售沃爾沃股權的年頭,李書福找準機會,看準福特的關鍵訴求,態度真誠、多次溝通,最終成功完成了當時中國汽車史上最大的海外並購案。

從收購沃爾沃到英國蓮花汽車的股份、馬來西亞寶騰汽車以及戴姆勒集團股權,此後多次海外並購,上述從牽牛中得出的樸素理論,都有效地助力李書福一次次“登上牛背”。

時至今日,坊間關於李書福的傳言和故事很多,但總結三十多年來的創業歷程,李書福說成功沒有秘訣:“做事情必須認準一個方向,堅定一個信念,提煉一種精神,凝聚一股力量,完成一個使命。”他說:實業就是實業,搞實業必須持之以恒,不能急於求成,實業賺不了快錢。一定要打基礎、練內功,千萬不能隨泡沫飛揚,跟妖風起哄,否則風口過後將會留下一片狼藉的淒慘景象。退潮以後,裸泳者將會很難看,搞得不好有可能回不了家。

這些樸素的理論和深刻的認識,在這個激進的時代,恰如一記警鐘,敲響在那些借造車之名行撈錢之實的人的身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5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