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說,微處理器,是所有電子產品運行的心臟。安謀,就是這顆心臟的藍圖設計師。 安謀位居在所有半導體供應鏈的最上端(見第一百四十二圖),IC設計公司就是它的客戶,安謀把它的微處理器設計藍圖,賣給IC設計公司,例如聯發科。安謀再協助聯發科,開發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微處理器。 「這就像是蓋房子,安謀賣的是一個房子的基本設計藍圖。但IC設計公司買了這個藍圖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這個房子裡,要設計幾個房間?廁所、餐廳要多大?都可以重新修改。」安謀市場行銷部協理戴重任(Steve Taylor)形容。 安謀透過賣藍圖給IC設計公司,收取授權金,等到IC設計公司賣出根據藍圖所設計、生產出來的晶片之後,每賣出一顆晶片,就要付給安謀每一顆晶片的專利費,大約是每顆晶片售價的百分比來計算。 優勢一:只賣設計 收專利費,不用負擔製造與銷售 這樣的經營模式,讓安謀成為賣腦袋的公司,因此才能夠以一千九百人的規模,同時服務七百五十家的簽約合作授權公司,進行一千個以上的晶片開發計畫。 透過授權,代表安謀也依賴客戶,因此安謀模式最大挑戰來自兩個地方:一是如何不讓客戶變成互相競爭的對手,而減低了與安謀合作的意願;二是如何不讓客戶感覺,安謀從客戶身上拿到過多的利潤。 以一九九六年諾基亞採用德儀、安謀的解決方案,大獲成功為例,「當年德儀,就不希望我們再跟別的手機晶片供應商合作。」安謀總裁都鐸‧布朗(Tudor Brown)說。 優勢二:跨界應用 家電到手機,都適用它的設計 但如果安謀不擴大合作,就不可能成長,因此婉拒德儀要求,安謀要做的事,就是讓市場的餅越來越大,讓客戶的商機不虞匱乏。 現在的安謀,從單價不到一美元的家電專用微處理器,到每顆兩百美元以上的伺服器用微處理器,都提出解決方案,讓客戶的商機變大,也才能造就安謀幾乎在人類生活中,無所不在的隱形晶片帝國。 再來,就是敏感的授權金及晶片專利費。以安謀最強的智慧型手機晶片為例,每支智慧型手機使用了五至六顆安謀架構晶片,一顆晶片的專利費僅新台幣兩元多至四元,數字小到讓IC設計公司沒感覺。 相較於英特爾的經營模式,從矽智財、設計、製造、封測到銷售一手包辦,幾乎是整條魚都吃下肚。 攤開英特爾去年財報,靠著賣晶片的英特爾,高階個人電腦處理器每顆售價就要新台幣萬元起跳,毛利率高達六五%,但因為背後龐大的營業費用,包括管理、研發、銷售成本,淨利率為二六‧二七%。 但只吃魚頭,靠著賣頭腦的安謀,毛利率只有二六‧三%,但淨利率二一‧一四%,英特爾將所有半導體供應鏈從魚頭、魚肚到魚尾全都吃下,也只比安謀多賺不到六個百分點,安謀架構的應用範圍,卻比英特爾廣得多。 論獲利能力,它不輸英特爾;論前景,它未來看好,這正是資本市場給予高度評價,讓它平均每位員工創造的市值是英特爾五‧二倍的原因。 優勢三:省電思維 搭上行動裝置時代,前景看好 晨星半導體董事長梁公偉分析,現在的英特爾已經把安謀當成頭號敵人在觀察,因為整個科技產業的發展,已經朝向行動裝置時代,在這個戰場,英特爾已經不具備優勢。 「這不是英特爾的錯,過去英特爾在個人電腦市場就已忙不完了,安謀是從手機市場跨過界來跟英特爾競爭。」梁公偉說。現在的英特爾已經陷入「competitive trap」(競爭陷阱),面對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對手。 關鍵,就在安謀與英特爾,完全不同的設計思維。 當記者在劍橋的安謀執行長華倫‧伊斯特(Warren East)辦公室進行專訪時,一進入辦公室,伊斯特的第一句話是:「對不起,我沒開燈,這樣拍照、採訪沒關係吧?」 一開始,我以為這只是伊斯特個人的習慣,沒想到,我再到安謀技術長麥克‧穆勒(Mike Muller)辦公室時,他也一樣不開燈,跟伊斯特一樣只打開門、開窗戶用自然光對談。 這個習慣,來自於安謀成立時的基本信念:省電、省成本。 伊斯特說,「Acorn(安謀前身)設計微處理器時,就決定做一件不同的事,決定要設計更小、更簡單的東西,低耗電、低成本就成了我們的微處理器設計的基本守則,一定要思考省電。」 他更進一步說,「就英特爾發展的歷史來看,他們想的是運算能力(computing performance),所以他們從一八六到二八六,再到三八六,不斷的演進,每一代新的晶片,都要比下一代更快。安謀想的進步,不只是運算得更快,而 是如何有效率(efficiency)。如果你追求的是如何越來越快,就很難省電,手機就是一個很好測試晶片效率差異的產品。」 因為手機電池的大小是固定的,而電池技術的進步也很有限,安謀的省電思維正好符合手機的需求,讓安謀成為全球手機晶片背後的霸主。 從手機所衍生出來的行動裝置,也因此成為安謀的主要戰場。 安謀從一九八五年(編按:當時是Acorn電腦公司旗下部門)設計出第一款ARM1微處理器,技術演進至今,現在安謀處理器已比當年運算速度快六百倍,體積只有當年的八百分之一,耗電量更是當年的六百分之一。 「現在就連英特爾,內部都在研發ARM-like(類安謀)架構的CPU,」一位半導體業者透露。 優勢四:夥伴關係分享利潤不通吃,具成本優勢 若以安謀針對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開發的最新Cortex A9雙核心處理器為例,在重度使用之下,平均電耗還不到現行最低功耗單核心英特爾X86小筆電處理器裝置的五○%。 不僅省電,因為與半導體供應鏈共同分享利潤,就連成本,安謀架構也比英特爾更具優勢。 拓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分析,目前一台個人電腦平均成本五百美元中,英特爾分走其中一百五十美元至兩百美元,微軟賺走一百美元,兩者合計成本在二百五 十至三百美元;若改採Android及ARM架構,兩個成本各約五十美元,使用Android+ARM只要一百美元成本,是Wintel架構的三分之一。 當「Wintel(Windows+Intel)與「AnARM」(Android+ARM)兩大陣營對決,誰有競爭力?從成本與經營模式看,答案很明顯。 「未來的行動裝置微處理器戰場,安謀與英特爾將展開一場獅王爭霸,安謀像是一隻新獅王,率領著高通、恩威迪亞(nVIDIA)等獅群,這些半導體公司個個 年輕力壯,相較之下,英特爾像是隻年老力衰的獅王,想盡辦法捍衛自己的領土。」楊勝帆指出,英特爾計畫推出低耗能的微處理器,但最快要明年下半年才會推 出。 也就是說,英特爾的反擊,最快也得一年後才能出手。 「英特爾未來設計出的產品,能否與安謀抗衡,還難以評估。」楊勝帆認為,「但以現在科技產品演進的速度,一年後,恐怕市場就已經大勢底定了。」 【延伸閱讀】無所不在的隱形帝國!—安謀晶片各項產品市占率 微處理器市占10% 客戶:福特、任天堂硬碟市占85% 客戶:希捷、東芝網路設備市占25% 客戶:AWOX印表機市占65% 客戶:惠普、富士通平板電腦市占99% 客戶:iPad、Kindle、黑莓PlayBook手機市占95% 客戶:諾基亞、蘋果、摩托羅拉、三星、HTC數位電視市占35% 客戶:三星、Sony Bravia、Vizio 註:市占為2011年預估值資料來源:安謀今年第1季財報、安謀官網整理:劉于甄 【延伸閱讀】安謀、英特爾經營模式比較 安謀模式:分享、開放 優點:夥伴多、市場大 缺點:單價低、對客戶依賴高 開放的安謀,有錢大家賺! 矽智財-安謀提供設計圖IC設計-聯發科 (付簽約金給安謀)IC製造-台積電IC封測-日月光晶片銷售-聯發科(付晶片專利費給安謀) 英特爾模式:主導、封閉 優點:獲利高、有效率 缺點:夥伴少、市場受限 封閉的英特爾,一條龍全都包!矽智財、IC設計、IC製造、IC封測、晶片銷售一手包辦 |